【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贯通式反循环冲击器
本技术涉及流体压力驱动的冲击工具
。
技术介绍
气动潜孔冲击器广泛应用于矿石探测、地下岩样采集、建筑工程、水电、港口、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前期岩样探测,从我国目前应用气动潜孔冲击器钻进方法来看,现一般多为正循环钻进,孔口直接排渣,灰尘飞扬,对操作人员和设备危害严重,不利于环境保护。由于钻孔与钻杆间的环状面积大,在钻进过程中就形成了,当风量虽然能满足潜孔冲击器正常供风量时,而不能满足环状面积排渣上返风速的要求,从而造成钻孔的排渣能力低、孔底岩屑堆积严重、钻进效率降低、钻头体磨损严重、钻进较困难,加之环状面积上返的高速气流、岩屑对孔壁的冲刷,很容易出现孔壁坍塌,导致孔内事故的发生,原有钻进方法无法时时取样,无法准确判断地层情况,无法满足矿物勘探使用,同时尘渣吹出孔后四处逸散,污染环境,影响作业人员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贯通式反循环冲击器,结构简单、钻岩精确、气体损耗小,提高了冲击功,能不受孔壁坍塌的影响,可以时时进行取样,有效提高了钻探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贯通式反循环冲击器,包括双壁钻杆接头(17)、气缸(1)、配气座(3)、逆止阀(4)、弹簧(5)、中心岩样管(7)、外套管(2)、活塞(9)、导向套(10)、保持环(13)、前接头(11)及钎头(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6)、导流罩(12)及杂物过滤网(15),在气缸(1)的上端内侧依次安装有配气座(3)、逆止阀(4)和支撑座(6),弹簧位于逆止阀(4)和支撑座(6)之间并套装在支撑座(6)上,支撑座(6)套装在中心岩样管(7)上,所述杂物过滤网(15)设于配气座(3)上的配气孔处,并通过设于气缸(1)内的挡圈(16)固定;气缸(1)的上端内侧与双壁钻杆接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通式反循环冲击器,包括双壁钻杆接头(17)、气缸(I)、配气座(3)、逆止阀(4)、弹簧(5)、中心岩样管(7)、外套管(2)、活塞(9)、导向套(10)、保持环(13)、前接头(11)及钎头(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6)、导流罩(12)及杂物过滤网(15),在气缸Cl)的上端内侧依次安装有配气座(3)、逆止阀(4)和支撑座(6),弹簧位于逆止阀(4)和支撑座(6)之间并套装在支撑座(6)上,支撑座(6)套装在中心岩样管(7)上,所述杂物过滤网(15)设于配气座(3)上的配气孔处,并通过设于气缸(I)内的挡圈(16)固定;气缸(I)的上端内侧与双壁钻杆接头(17)的下端连接,气缸(I)的下端穿入外套管(2)的腔内并与外套管(2)配合,气缸(I)的外圆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并与外套管(2)内壁上的环形凹槽一起形成气道,在气缸(I)上与外套管(2)配合部分的下端设有径向通气的第一配气孔(8)和第二配气孔(24),在所述气缸(I)配合部分的上端还设有斜向气孔(22),所述导流罩(12)连接在前接头(11)上并与前接头(11)和钎头(14) 一起形成负压区(25),所述外套管(2)轴向限位于导流罩(12)和气缸(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全文,李淑梅,葛东辉,张飞,
申请(专利权)人:宣化苏普曼钻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