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卸料平盘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020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3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螺旋卸料平盘过滤机,该过滤机包括加料斗、环形滤盘、滤盘支撑驱动、中心平台、错气盘、螺旋卸料机构、对中挡轮、支撑托轮以及接渣斗;其中,所述的过滤机至少包含2个加料斗、2个接渣斗以及2个螺旋卸料机构;所述的中心平台分别与环形滤盘、加料斗以及螺旋卸料机构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加料斗位于环形滤盘的上端,滤盘支撑驱动位于环形滤盘的下方并与环形滤盘连接;所述的螺旋卸料机构末端设置有接渣斗;该过滤机具有寿命长、结构简单、产能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螺旋卸料平盘过滤机
本技术属于固液分离的过滤设备,具体是以真空为动力的固液分离用双螺旋卸料平盘过滤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大型平盘过滤机为单螺旋卸料,这种滤机的整个环形滤盘内采用单一螺旋卸料。在物料无需反复洗涤时,为提高产能,通常提高过滤机转速,这就造成大型平盘过滤机机械磨损严重。设备大型化后,其卸料是该设备的薄弱点。为保持一定的效率,在滤盘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设备的大型化,滤盘外围的线速度将很大,为了清渣完全,螺旋卸料的转速将随之增大。这就容易造成甩料现象,并且滤渣与螺旋之间的摩擦增加,螺旋与滤布的寿命随之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寿命长、结构简单、产能高的双螺旋卸料平盘过滤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为一种双螺旋卸料平盘过滤机,该过滤机包括加料斗、环形滤盘、滤盘支撑驱动、中心平台、错气盘、螺旋卸料机构、对中挡轮、支撑托轮以及接渣斗;其中,所述的过滤机至少包含2个加料斗、2个接渣斗以及2个螺旋卸料机构;所述的中心平台分别与环形滤盘、加料斗以及螺旋卸料机构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加料斗位于环形滤盘的上端,滤盘支撑驱动位于环形滤盘的下方并与环形滤盘连接;所述的螺旋卸料机构末端设置有接渣斗。采用至少2个加料斗、2个接渣斗以及2个螺旋卸料机构在相同转速下,这样机构的效率是单螺旋的多倍,对特定物料的处理能力提高1.5倍,平盘大型化后,同时降低平盘的运行转速,平盘外围线速度与螺旋转速都随之降低,使得设备运行更平稳,降低了生产故障率,提高了开车率。其中,所述的加料斗、接渣斗和螺旋卸料机构均为2个,并且加料斗、接渣斗和螺旋卸料机构对称分布在平盘过滤机上。采用2个加料斗、2个接渣斗以及2个螺旋卸料机构对称分布,可以使得设备运行更加的平稳,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双螺旋卸料平盘过滤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附图1-2,本技术采用一种双螺旋卸料大型平盘过滤机,该过滤机包括2个加料斗1、环形滤盘2、滤盘支撑驱动3、中心平台4、错气盘5、2个螺旋卸料机构6、对中挡轮、支撑托轮以及2个接渣斗7 ;错气盘5位于中心平台4的几何中心部位与中心平台4连接,中心平台4分别与环形滤盘2、加料斗I以及螺旋卸料机构6的一端相连接;加料斗I位于环形滤盘2的上端,滤盘支撑驱动3位于环形滤盘2的下方并与环形滤盘2连接;螺旋卸料机构6末端设置有接渣斗7,加料斗1、螺旋卸料机构6以及接渣斗7对称分布在平盘过滤机上。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螺旋卸料平盘过滤机,该过滤机包括加料斗、环形滤盘、滤盘支撑驱动、中心平台、错气盘、螺旋卸料机构、对中挡轮、支撑托轮以及接渣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机至少包含2个加料斗、2个接渣斗以及2个螺旋卸料机构;所述的中心平台分别与环形滤盘、加料斗以及螺旋卸料机构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加料斗位于环形滤盘的上端,滤盘支撑驱动位于环形滤盘的下方并与环形滤盘连接;所述的螺旋卸料机构末端设置有接渣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旋卸料平盘过滤机,该过滤机包括加料斗、环形滤盘、滤盘支撑驱动、中心平台、错气盘、螺旋卸料机构、对中挡轮、支撑托轮以及接渣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机至少包含2个加料斗、2个接渣斗以及2个螺旋卸料机构;所述的中心平台分别与环形滤盘、加料斗以及螺旋卸料机构的一端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巍符庆良张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