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961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红冲模具,属于红冲模具结构改进的技术领域,包括模套、下凹模、冲头、顶杆;模套上开设有纵向通孔一,下凹模可滑动配合安装在纵向通孔一内,同时下凹模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可复位的弹性体;冲头安装在模套的上方,且与下凹模的位置相对应,冲头上开设有纵向通孔二,顶杆可滑动配合安装在纵向通孔二内,冲头下端可在纵向通孔一内配合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红冲模具,可控制冲压飞边大小,取消切边工序,生产成本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冲模具
本技术公开一种红冲模具,属于红冲模具结构改进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红冲模具,具有冲压飞边过大,浪费材料,需要切边工艺的特点,导致生产成本高,加工工序多,流转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制冲压飞边大小,取消切边工序的红冲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冲模具,包括模套、下凹模、冲头、顶杆;模套上开设有纵向通孔一,下凹模可滑动配合安装在纵向通孔一内,同时下凹模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可复位的弹性体;冲头安装在模套的上方,且与下凹模的位置相对应,冲头上开设有纵向通孔二,顶杆可滑动配合安装在纵向通孔二内,冲头下端可在纵向通孔一内配合滑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凹模的上端面与模套的上端面齐平,这样可方便坯料的放置。所述下凹模的下端外壁向外凸设有凸台,纵向通孔一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凹槽,凸台可滑动配合安装在凹槽内。当凸台上移到凹槽顶侧壁时,由于受到凹槽顶侧壁的限位作用,同时下端有弹性体的支撑作用,下凹模保持静止状态,此时下凹模的上端面与模套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本技术一种红冲模具,在冲头对放置在下凹模上的坯料进行冲压的过程中,顶杆、冲头、下凹模会一起在模套的纵向通孔一内向下运动,直至下凹模被压到最底端而无法再继续向下运动后,锻压机滑块带动顶杆、冲头继续对坯料施加向下压力使其充满型腔。由于在冲压过程中,下凹模陷入在模套内,致使冲头与下凹模的外壁受限在模套内,因此可以实现控制飞边的大小。同时,由于飞边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又可以取消切边工序。飞边大小的可控性,使得产品的投料重量可根据产品的大小形状节省相应的比重,模具的投料只需要原来的1/2。此外,本技术中,可在纵向通孔一内配合滑动的冲头下端外圆可根据纵向通孔一直径的加大而加大,达到自由控制冲头冲压部位壁厚的功能,增长冲头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红冲模具,包括模套3、下凹模5、冲头2、顶杆I。模套3上开设有纵向通孔一 31,下凹模5可滑动配合安装在纵向通孔一 31内,同时下凹模5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可复位的弹性体6。冲头2安装在模套3的上方,且与下凹模5的位置相对应,冲头2上开设有纵向通孔二 21,顶杆I可滑动配合安装在纵向通孔二内21,冲头2下端可在纵向通孔一 31内配合滑动。作为优选设置,下凹模5的上端面与模套3的上端面齐平,这样可方便坯料4的放置。具体实现下凹模5的上端面与模套3的上端面齐平的优选方案是:下凹模5的下端外壁向外凸设有凸台51,纵向通孔一 31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凹槽311,凸台51可滑动配合安装在凹槽311内。当凸台51上移到凹槽311顶侧壁时,由于受到凹槽311顶侧壁的限位作用,同时下端有弹性体6的支撑作用,下凹模5保持静止状态,此时下凹模5的上端面与模套3的上端面齐平。弹性体6优选为弹簧。结合图2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先将顶杆1、冲头2,通过工装固定到锻压机滑块上,顶杆I相对于冲头2可做上下运动。下凹模5下端面受到弹性体6给他一向上的弹力。工作时锻压机运转,锻压机滑块带动顶杆1、冲头2向下运动与下凹模5接触,锻压机的压力大于下凹模5下端面接触的弹簧弹力,锻压机滑块连同顶杆1、冲头2、坯料4、下凹模5 —起向下运动(坯料的变形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到达底板支持面后下凹模5停止向下运动,锻压机滑块带动顶杆1、冲头2继续对坯料4施加向下压力使其充满型腔。锻压机滑块带动顶杆1、冲头2向上运动,下凹模5受弹簧弹力向上运动(弹簧弹力大于下凹模5自身的重力加下凹模5与模套3之间的摩擦力),顶杆I在产品脱离下凹模5后相对冲头2做向下运动,顶出产品,一个产品冲压工序结束。本技术可以实现控制飞边的大小。同时,由于飞边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又可以取消切边工序。飞边大小的可控性,使得产品的投料重量可根据产品的大小形状节省相应的比重,模具的投料只需要原来的1/2。此外,本技术中,可在纵向通孔一31内配合滑动的冲头2下端外圆可根据纵向通孔一 31直径的加大而加大,达到自由控制冲头冲压部位壁厚A的功能,增长冲头2的使用寿命。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套、下凹模、冲头、顶杆;模套上开设有纵向通孔一,下凹模可滑动配合安装在纵向通孔一内,同时下凹模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可复位的弹性体;冲头安装在模套的上方,且与下凹模的位置相对应,冲头上开设有纵向通孔二,顶杆可滑动配合安装在纵向通孔二内,冲头下端可在纵向通孔一内配合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套、下凹模、冲头、顶杆;模套上开设有纵向通孔一,下凹模可滑动配合安装在纵向通孔一内,同时下凹模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可复位的弹性体;冲头安装在模套的上方,且与下凹模的位置相对应,冲头上开设有纵向通孔二,顶杆可滑动配合安装在纵向通孔二内,冲头下端可在纵向通孔一内配合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建安赵敏阮泽宝郑红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