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5810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在由于例如带的转向动作而使感光体附近的带张力在近前侧和远侧不均匀的状态下,也能使转印压在带的宽度方向上保持均匀。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40Y,40M,40C,40K),其具有形成调色剂像的感光体(41);环状的带(51),其与感光体对置且进行旋转移动;转向辊(58),其对该带施加张力,调整带的宽度方向移动位置;转印辊(52Y,52M,52C,52K),其将该带向感光体按压而形成转印调色剂像的转印夹持部;转印压调整机构(122),其调整该转印辊将带向感光体按压时的按压力。并且,根据转向辊的调整状态,控制由转印压调整机构调整的转印辊的按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带状输送部及带状中间转印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而具有四个图像形成单元。在各图像形成单元中,使感光体带电并按照原稿图像消除电荷,进行所谓的曝光,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利用显影部使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的静电潜像上,在感光体上形成调色剂像。附着在各图像形成单元的感光体上的调色剂例如在带状的中间转印体上进行一次转印后,在纸张上进行二次转印。中间转印体(以下,有时称为“带”)架设在多个辊上,转印时,优选在感光体与带状的中间转印体之间形成适当的转印辊隙。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技术,为了抑制因中间转印带的张力而导致中间转印带从像承载体分离,防止发生一次转印不良,得到高画质图像,在中间转印带与各像承载体的转印辊隙的下游侧附近配置冠状按压部件。通过使用该按压部件将中间转印带向各像承载体侧按压,从而即使在利用弹簧等将一次转印辊的轴向两端向像承载体按压的情况下,也防止中间转印带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的一次转印压降低。由此,能够在一次转印辊的轴向上形成均匀的转印辊隙。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3740号公报另外,在使用上述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使中间转印带相对感光体处于适当的位置,例如进行中间转印带的转向控制。即,改变架设有中间转印带的转向辊的姿态,从而改变带的张力,调整为带相对于感光体的位置变得适当。但是,如果在中间转印带的转向动作时,在中间转印带宽度方向的近前侧和远侧产生张力差,则难以使中间转印带与感光体之间的转印辊隙的宽度及压力保持均匀。其结果为,在转印至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像上,出现中间转印带的宽度方向浓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即使在由于例如带的转向动作而使感光体附近的带张力在近前侧和远侧不均匀的状态下,也能够使转印压在带的宽度方向上保持均匀。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其具有形成调色剂像的感光体;环状的带,其与感光体对置且进行旋转移动;转向辊,其对该带施加张力,调整带的宽度方向移动位置;转印辊,其将该带向感光体按压而形成转印调色剂像的转印夹持部;转印压调整机构,其调整该转印辊将带向感光体按压时的按压力。并且,控制部根据转向辊的调整状态,控制由转印压调整机构调整的转印辊的按压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根据转向辊的调整状态(姿态),控制由转印压调整机构移动的转印辊的移动量。即,根据转向辊的调整状态(姿态),使转印辊将带向感光体按压时的位置移动。通过适当地设定由转印压调整机构移动的转印辊的移动量,来适当地调整转印辊将带向感光体按压时的按压力,使带和感光体间的转印压在带宽度方向上保持均匀。由此,能够使转印夹持部在带的宽度方向上的调色剂浓度差在规定值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带张力在近前侧和远侧不均匀的状态下,也能够使带和感光体间的转印压在带宽度方向上保持均匀。因此,能够形成在带的宽度方向上没有调色剂浓度梯度的良好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中间转印单元的主视概况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中间转印单元的立体概况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转印压调整部的结构例的俯视概况图。图5是表示转向辊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一次转印时所参照的校正表的制作处理例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一次转印时所参照的校正表的一例的不意图。图9是表不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校正表的一次转印压调整部的动作例的立体概况图。图10是与图9所示的一次转印辊(黄色(Y))对应的一次转印压调整部70的放大图。图11是与图9所示的一次转印辊(品红色(M))对应的一次转印压调整部70的放大图。图12是与图9所示的一次转印辊(青色(C))对应的一次转印压调整部70的放大图。图13是与图9所示的一次转印辊(黑色(K))对应的一次转印压调整部70的放大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次转印压调整凸轮的动作曲线的一例的曲线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浓度梯度校正曲线的一例的曲线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一次转印时所参照的校正表的修正处理例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中间转印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主视概况图。附图标记说明I图像形成装置;40图像形成部;40Υ,40Μ, 40C, 40Κ图像形成单元;41感光体;50,50A中间转印单元;51中间转印带;52a—端部;52b另一端部;52Y, 52Μ, 52C, 52Κ—次转印辊;58转向辊;59从动辊;60 二次转印部;70 —次转印压调整部;71 —次转印压调整凸轮;72施力部件;73把持部;90控制基板;91a,91b调色剂检测部;100控制部;121驱动辊旋转机构;122 —次转印压调整机构;123转向辊移动机构;124调色剂浓度差检测部;125校正表;131压接用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的例子进行说明。说明将按照下述顺序进行。在各图中,对于共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1.第一实施方式(根据转向动作量控制一次转印棍的移动的例子)2.第二实施方式(在中间转印单元上设置压接用辊的例子)〈1.第一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首先,参照图1对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I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纸张上形成图像,是使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四种颜色的调色剂重合的串列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I具有原稿输送部10、纸张收纳部20、图像读取部30、图像形成部40、中间转印单元50、二次转印部60、定影部80和控制基板90。原稿输送部10具有设定原稿的原稿供纸台11、多个棍12、输送鼓13、输送导板14、原稿排出辊15和原稿排出托盘16。设定在原稿供纸台11上的原稿G由多个辊12及输送鼓13逐页输送至图像读取部30的读取位置。输送导板14及原稿排出辊15将由多个辊12及输送鼓13输送的原稿G向原稿排出托盘16排出。图像读取部30读取由原稿输送部10输送的原稿G或者放置在原稿台31上的原稿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具体地说,利用射灯L照射原稿G的图像。来自原稿G的反射光按第一反射镜单元32、第二反射镜单元33、透镜单元34的顺序被引导,在摄像元件35的受光面上成像。摄像元件35对入射的光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规定的图像信号。输出的图像信号通过被实施A/D转换而被制成图像数据。另外,图像读取部30具有图像读取控制部36。图像读取控制部36对通过A/D转换所生成的图像数据实施阴影校正、抖动处理、压缩等处理,收纳在控制基板90的RAM103(参照图6)中。图像数据不限于从图像读取部30输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形成部,其具有形成调色剂像的感光体;环状的带,其与所述感光体对置且进行旋转移动;转向辊,其对所述带施加张力,调整所述带的宽度方向移动位置;转印辊,其将所述带向所述感光体按压而形成转印所述调色剂像的转印夹持部;转印压调整机构,其调整所述转印辊将所述带向所述感光体按压时的按压力;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转向辊的调整状态,控制由所述转印压调整机构调整的所述按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03 JP 2012-193423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部,其具有形成调色剂像的感光体; 环状的带,其与所述感光体对置且进行旋转移动; 转向辊,其对所述带施加张力,调整所述带的宽度方向移动位置; 转印辊,其将所述带向所述感光体按压而形成转印所述调色剂像的转印夹持部; 转印压调整机构,其调整所述转印辊将所述带向所述感光体按压时的按压力;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转向辊的调整状态,控制由所述转印压调整机构调整的所述按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压调整机构改变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带的宽度方向的倾斜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相对于所述转向辊的调整状态的所述转印压调整机构的控制量; 所述控制部基于存储在 所述存储部中的、相对于所述转向辊的调整状态的所述转印压调整机构的控制量,控制所述转印压调整机构的动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体及所述转印辊分别根据调色剂的颜色而设有多个, 所述控制部针对多个所述转印辊的每一个,控制所述转印压调整机构的动作。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色剂浓度差检测部,该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雄二郎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