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多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5373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器多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至第十一电阻、变压器、整流器、第一至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至第五三极管、稳压管、电位器和双向可控硅。一旦输入电压超过预置电压,第一三极管导通,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截至,双向可控硅无触发电流而关断,主回路被断开。调节电位器,可以预置断开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与多种用电器的电源保护,应用范围广,有效的保护用电器和提高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电路结构简单、采用元件少、成本低廉的特点,有利于普及和推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器多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电器的过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 电器的过压保护器是在当被保护线路的电源电压高于一定数值时,保护器切断该线路;当电源电压恢复到正常范围时,保护器自动接通。而现有技术中的过压保护器的应用单一,一个保护器只针对一种电器,适用范围不广泛看,且电路结构复杂、采用电子元件多、成本较高,不利于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电器的过压保护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电阻至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至第五三极管、稳压管、电位器和双向可控硅,交流电源的零线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器多用保护装置输出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同时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为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器多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电阻至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至第五三极管、稳压管、电位器和双向可控硅,交流电源的零线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器多用保护装置输出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同时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为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第二端,所述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多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电阻至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至第五三极管、稳压管、电位器和双向可控硅,交流电源的零线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器多用保护装置输出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同时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为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第二端,所述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昊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