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金属光泽表面的树脂成形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27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在不镀有害的铬的情况下具有金属光泽表面的树脂成形物。树脂成形物(1)由透明薄片(2)、形成于该透明薄片(2)的背面上的金属光泽层(3)、及在该金属光泽层(3)的背面上与其成为一体地成形的合成树脂(4)构成。透明薄片(2)由具有透明性的、且具有聚碳酸酯、聚酯薄片等耐热性的薄片构成。金属光泽层(3)是在透明薄片(2)的背面上通过蒸镀形成的金属蒸镀层、或用反射墨通过印刷形成的印刷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金属光泽表面的树脂成形物。〔现有技术〕现在,为了对各种制品的表面赋予金属光泽,一般进行镀铬。但是,进行镀铬时所用的铬是有害的,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因素,并且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有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镀有害的铬的情况下具有金属光泽表面的树脂成形物,该铬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因素。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金属光泽表面的树脂成形物上,在透明薄片的背面上形成由金属蒸镀层构成的金属光泽层,在形成有该金属光泽层的薄片的背面侧与其成为一体地形成合成树脂。在这种情况下,金属光泽层既可以这样形成,即,在透明薄片的背面上直接进行金属蒸镀,形成由金属蒸镀层构成的金属光泽层,也可以在另外准备的脱模薄片上进行金属蒸镀,在该脱模薄片上形成可剥离的金属蒸镀层,将该金属蒸镀层贴在上述透明薄片的背面上,然后将上述脱模薄片去除。在采用这种工艺的场合,为了提高金属蒸镀层表面与上述透明薄片的背面的粘着性,最好预先将热熔化性粘结剂涂在金属蒸镀层的表面上,将金属蒸镀层热压接在上述透明薄片的背面上。这样,若在背面形成有金属光泽层的透明薄片的背面上与其成为一体地形成合成树脂,则从外部观察该树脂成形物时,通过透明薄片,可以看到其背面的金属光泽层,呈现好像进行了金属镀层的美感。另外,本专利技术是在透明薄片的背面上通过使用反射墨(ミラ-インキ)的印刷而形成金属光泽层,将合成树脂与其成为一体地形成在形成有该金属光泽层的薄片的背面侧。因此,从外部观察该树脂成形物时,通过透明薄片,可看到其背面的金属光泽层,呈现好像进行了金属镀层的美感。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印刷形成的上述金属光泽层,是用含有以铝箔片作为箔主要成分的反射墨的印刷层,该铝箔片的厚度为0.5μm以下,最好为0.25μm以下,为0.05μm以下更好。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反射墨是含有以厚度为0.5μm以下、最好为0.25μm以下、为0.05μm以下更好的铝箔片作为箔主要成分的墨。若使用的铝箔的厚度较厚,超过0.5μm,则树脂成形物的表面不能得到与金属镀层同等的镜面光泽性。另外,使用的铝箔最好的箔面积为10μm2~2000μm2的铝箔片作为主要成分。用显微镜观测充分稀释的墨,对观测的箔片的面积进行图像解析,可以求出箔片的面积。因此,这里所说的箔片的面积是指箔片的单面面积。箔面积为10μm2以下的箔片多时,往往不能得到高度的镜面光泽。箔面积为2000μm2以上的箔片多时,在网板(丝网)印刷、照相凹版印刷、苯胺印刷等印刷时,易产生线条和印刷不均。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铝箔的箔主要成分的箔面积最好为10μm2~2000μm2,10μm2~1500μm2的箔片更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金属光泽表面的树脂成形物,对通过反射墨的印刷形成有上述金属光泽层的薄片进行成形,在上述背面侧与其成为一体地形成上述合成树脂。即,在树脂成形物具有各种表面形状的场合,首先将形成有金属光泽层的透明薄片赋形为该表面形状。这时,上述金属光泽层是以上述铝箔片作为箔主要成分含有的反射墨的印刷层,故该印刷层由几层极薄的铝箔片无间隙地重叠构成的。因此,通过赋形,透明薄片延伸,即使金属光泽层随之延伸,该金属光泽层的延伸部分的铝箔片向延伸方向移动,但在铝箔片的重叠处不产生间隙。因此,延伸部分的金属光泽层不易产生龟裂和破断,可以提供金属光泽层上没有龟裂和破断的、赋形的树脂成形物。为了容易进行以上那样的赋形,一般对用反射墨印刷的透明软片进行热软化后,再进行冲压成形、真空成形、压空成形等。最好,合成树脂通过夹入成形而形成在形成有金属光泽层的软片的背面侧且与其成为一体。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金属光泽层与一体成形的上述合成树脂之间还设有中间树脂层。通过设该中间树脂层,可以获得下述①、②的作用效果。①将高温加热熔融的合成树脂通过夹入成形等一体成形在形成有金属光泽层的薄片的背面侧上时,可以防止因注射的树脂的热和流动,而使形成金属光泽层的反射墨熔化流动、光泽性降低,可防止因热变形而损伤金属光泽层。②使金属光泽层与一体成形的合成树脂之间的粘着力提高。另外,上述中间树脂层是一层或多层的。在多层的场合,也可以是二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层(与金属光泽层连接的层)最好由部分交联的热可塑性树脂构成。第二层(与一体成形的合成树脂连接的层)最好由没有交联的、或比第一层交联度少的热可塑性树脂构成。中间树脂层也可以含有颜料等。在本专利技术中,设中间树脂层的方法,一般采用这样的方法,即,在透明薄片的背面上形成金属光泽层,再将含有构成中间树脂层的树脂成分和交联剂等的墨或涂敷剂,印刷或涂敷在其上面。〔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断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断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断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断面图。〔实施专利技术的形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树脂成形物11由透明薄片2、形成于该透明薄片2的背面上的金属光泽层3、层叠在该金属光泽层3的背面上的中间树脂层6、及在该中间树脂层6的背面上与其成为一体地成形的合成树脂4构成。透明薄片2由具有透明性的、并具有聚碳酸酯、聚酯薄片等耐热性的薄片构成。金属光泽层3是通过在透明薄片2的背面上直接进行金属蒸镀形成的,或在另外准备的脱模薄片上进行金属蒸镀而在该脱模薄片上面形成可剥离的金属蒸镀层,将热熔化性粘结剂涂在其上面,再热贴在上述透明薄片的背面上而形成的。为了保护上述金属蒸镀层的背面,用聚酯墨进行全面印刷,形成中间树脂层6。这样,透明薄片2的表面外观便具有高度的镜面光泽。然后,将这样在透明薄片2的背面上形成有金属光泽层3和中间树脂层6的金属光泽薄片5安置在金属模中,使中间树脂层6的背面侧朝向内侧,其后将热熔融的合成树脂注射到上述金属模中,使合成树脂4固化后开膜。这样,完成了图示的树脂成形物11的成形。从外部观察该树脂成形物11时,通过透明薄片2可以看到其背面的金属光泽层3,呈现好像进行了金属镀层的美感。因此,在不进行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因素等的有害的镀铬情况下,可得到具有金属光泽表面的树脂成形物11。(实施例2)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树脂成形物21。该树脂成形物21由透明薄片2、形成于该透明薄片2背面上的金属光泽层3及成形于该金属光泽层3背面上的、与其成为一体的合成树脂4构成。透明薄片2由具有透明性的、并具有聚碳酸酯、聚酯薄片等的耐热性的薄片构成。金属光泽层3是在透明薄片2的背面上通过用由下述成分构成的反射墨A或反射墨B的印刷形成的印刷层。反射墨A以厚0.25μm、箔面积20~2000μm2的铝箔片为主要成分的铝箔100重量部,聚酯树脂40重量部,酯系溶剂800重量部,酮系溶剂500重量部。反射墨B以厚0.03μm、箔面积10~2000μm2的铝箔片为主要成分的铝箔100重量部,聚氨酯55重量部,纤维素衍生物10重量部,酯系溶剂1500重量部。该树脂成形物21用由以下工序构成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即,使用上述反射墨A或B,在透明薄片2的背面进行照相凹版印刷或网板印刷。这样,在透明薄片2的背面上形成金属光泽层3,使透明薄片2的表面外观具有高度的镜面光泽。然后,将透明薄片2的背面上形成有金属光泽层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金属光泽表面的树脂成形物,在透明薄片的背面形成由金属蒸镀层构成的金属光泽层,在形成有该金属光泽层的薄片的上述背面侧一体地形成合成树脂而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晃
申请(专利权)人:帝国印刷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