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适用于建筑及小区为满足绿色建筑或LEED认证要求设置。属于建筑给水排水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建筑及小区按绿色建筑设计或申请LEED认证,需要设置雨水利用系统。雨水利用包括雨水入渗、雨水调蓄和雨水回用三个方面。现有技术中,雨水利用系统一般是单独设置,其具备的功能仅限于雨水入渗、雨水调蓄或雨水回用,还未见有将上述三种功能综合在一起的雨水水调蓄回用系统。由于这几种雨水利用装置基本是各自独立设置,因此,现有技术的这种技术方案存在占地面积大、造价高和不适合推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该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具有造价低、占地面积小和提高雨水调蓄效果和回用利用率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包括屋面雨收集装置和路面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屋面雨水收集装置连通屋面雨水弃流井,路面雨水收集装置连接地面雨水弃流井,所述屋面雨水弃流井和地面雨水弃流井的出水端通过排水通道连接雨水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包括屋面雨收集装置(12)和路面雨水收集装置(13),其特征是:所述屋面雨水收集装置连通屋面雨水弃流井(5‑1),路面雨水收集装置连接地面雨水弃流井(5‑2),所述屋面雨水弃流井(5‑1)和地面雨水弃流井(5‑2)的出水端通过排水通道(2)连接雨水综合池(1)的雨水进水端,雨水综合池(1)的上部为储存调蓄部分(1‑1)、下部为储存回用部分(1‑2),储存调蓄部分(1‑1)、储存回用部分(1‑2)直接或间接连通市政雨水管网,构成雨水调蓄通道;储存回用部分(1‑2)的底面设有雨水回用出水端口和补水进端口,所述雨水回用出水端通过供水阀、供水泵连通雨水处理机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包括屋面雨收集装置(12)和路面雨水收集装置(13),其特征是:所述屋面雨水收集装置连通屋面雨水弃流井(5-1),路面雨水收集装置连接地面雨水弃流井(5-2),所述屋面雨水弃流井(5-1)和地面雨水弃流井(5-2)的出水端通过排水道(2)连接雨水综合池(1)的雨水进水端,雨水综合池(1)的上部为储存调蓄部分(1-1)、下部为储存回用部分(1-2),储存调蓄部分(1-1)、储存回用部分(1-2)直接或间接连通市政雨水管网,构成雨水调蓄通道;储存回用部分(1-2)的底面设有雨水回用出水端口和补水进端口,所述雨水回用出水端通过供水阀、供水泵连通雨水处理机房,构成雨水回用通道(8);所述补水进水端通过进水阀、补水泵连通自来水,构成补水通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储存调蓄部分(1-1)通过管道(3)连通雨洪控制井(7),雨洪控制井(7)的出水端连通市政雨水管网,储存回用部分(1-2)通过水阀(4)连通雨洪控制井(7),构成雨水调蓄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雨水综合池(1)内设有溢洪堰(11),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汉军,郭进军,陈杳朋,甘起东,敖郁东,陈健聪,曾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