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喂料下料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4906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喂料下料调节装置,调节穿杆(1)通过调节六角头(2)固定安装在调节拉杆(5)的一端,调节拉杆(5)另一端穿过套筒(17)的中心孔后安装在位置调节板(7)的定位孔(16)中,调节拉杆(5)靠近位置调节板(7)的一端固定设有弹簧限位套(6);套筒(17)和弹簧限位套(6)之间的调节拉杆(5)的外部套装有弹簧(18),旋转接杆(3)的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与套筒(17)固定连接,旋转接杆(3)的另一端与调料板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调料板管(11)下方固定设有底端盖板(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出料口的大小控制下料量的多少和均匀程度,减少人工参与,加大行车式喂料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车喂料下料调节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车喂料下料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饲养家禽早已从散养方式转变为笼式喂养,笼式喂养的家禽易于管理,喂养方便,而且可以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减少家禽之间感染疾病的几率,提高生产效益。一直以来,养禽场大都采用传统的饲喂方法,人工配料、人工搅料、人工投料、人工除粪等,不仅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而且人工投料不均匀,容易对饲料造成浪费,饲料的使用效率低。随着笼养家禽的普及,行业间竞争的增强,以往的手工喂养方式以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种结构和喂料方式的喂料机开始出现。现有技术中,自动喂料装置其结构一般包括机架、喂料箱、喂料管、行走装置。喂料机分为两种:一类采用喂料系统环绕笼舍单独运动的方式进行喂料;另一类采用整体喂料的方式,利用机架带动喂料箱沿着笼舍的方向运动,喂料箱下连接的喂料管同时给每个笼层喂料,一次行走即完成整个喂料过程,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喂料机整体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正在被广大用户所接受。但类似行车结构的喂料机由于只注重整体结构的行走和喂料,并没有对喂料量进行控制,料斗下料不均匀下料量难以控制,或者需要人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行车喂料下料调节装置,安装在行车的料斗(15)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调节穿杆(1)、调节六角头(2)、旋转接杆(3)、调节拉杆(5)、套筒(17)、位置调节板(7)、轴承(8)、底端盖板(10)、调料板管(11)和轴承座(12),位置调节板(7)上端设有多个定位孔(16),位置调节板(7)的下端设有轴承(8); 调节穿杆(1)通过调节六角头(2)固定安装在调节拉杆(5)的一端,调节拉杆(5)另一端穿过套筒(17)的中心孔后安装在位置调节板(7)的定位孔(16)中,调节拉杆(5)靠近位置调节板(7)的一端固定设有弹簧限位套(6);套筒(17)和弹簧限位套(6)之间的调节拉杆(5)的外部套装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行车喂料下料调节装置,安装在行车的料斗(15)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调节穿杆(I)、调节六角头(2)、旋转接杆(3)、调节拉杆(5)、套筒(17)、位置调节板(7)、轴承(8)、底端盖板(10)、调料板管(11)和轴承座(12),位置调节板(7)上端设有多个定位孔(16),位置调节板(7)的下端设有轴承(8); 调节穿杆(I)通过调节六角头(2)固定安装在调节拉杆(5)的一端,调节拉杆(5)另一端穿过套筒(17)的中心孔后安装在位置调节板(7)的定位孔(16)中,调节拉杆(5)靠近位置调节板(7)的一端固定设有弹簧限位套(6);套筒(17)和弹簧限位套(6)之间的调节拉杆(5)的外部套装有弹簧(18),弹簧(18)的一端抵压于套筒(17)上,弹簧(18)的另一端抵压于弹簧限位套(6)上,旋转接杆(3)通过轴承(8)连接调料板管(11),旋转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唐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宁氏牧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