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PS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4846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UPS电源装置,包括第一UPS电源、第二UPS电源、零段厂用电源、一段厂用电源以及用于连接负载的母线线路;所述零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UPS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UPS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一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UPS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路与第二UPS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UPS电源的输出端及第二UPS电源的输出端均与母线线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用电系统的稳定性,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UPS电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UPS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用电系统内,均采用单一的UPS对单一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当任意一台UPS出现故障时,则用电系统就不能正常使用,从而给用电系统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参考图1,在电厂发电的过程中,传统的每台机炉DCS系统采用单台6K的UPS进行独立供电,电力阀门系统则采用30KVA的UPS单台进行独立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不够,当任何一台UPS发生故障时,直接导致机组失控,机炉的安全运行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UPS电源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用电系统的稳定性,安全、可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UPS电源装置包括第一 UPS电源、第二 UPS电源、零段厂用电源、一段厂用电源以及用于连接负载的母线线路;所述零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 UPS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 UPS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一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UPS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路与第二 UPS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 UPS电源的输出端及第二 UPS电源的输出端均与母线线路相连接。所述第一 UPS电源包括第一整流器、第一逆变器及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分别与零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一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及第一电池组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逆变器的输出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与母线线路相连接,另一路通过第一整流器与第一电池组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 UPS电源包括第二整流器、第二逆变器及第二电池组,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分别与零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一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及第二电池组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逆变器的输出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与母线线路相连接,另一路通过第二整流器与第二电池组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零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一开关;所述零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二开关;所述一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三开关;所述一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四开关。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母线线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五开关;所述第二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母线线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六开关。所述母线线路上连接的负载的功率均小于第一 UPS电源的输出功率及第二 UPS电源的输出功率。所述第一 UPS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及第二 UPS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均为100KVA。所述第一电池组及第二电池组的容量均为300Ah,并且满负荷时,最大放电时间为180分钟。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UPS电源装置设有第一 UPS电源及第二 UPS电源,第一 UPS电源的输入端分别与零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及一段厂用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 UPS电源的输入端分别与零段厂用电源的输入端及一段厂用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接,同时第一 UPS电源的输出端及第二 UPS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母线线路相连接,供电过程中,当任意一个UPS电源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另一 UPS电源进行供电,有效的避免单一 UPS电源供电的弊端,从而增加了用电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UPS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零段厂用电源、2为一段厂用电源、3为第一 UPS电源、4为第二UPS电源、5为母线线路、6为第一开关、7为第二开关、8为第三开关、9为第四开关、10为第五开关、11为第六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2,本技术所述的UPS电源装置包括第一 UPS电源3、第二 UPS电源4、零段厂用电源1、一段厂用电源2以及用于连接负载的母线线路5,所述第一 UPS电源3的最大输出功率及第二 UPS电源4的最大输出功率均为100KVA,所述母线线路5上连接的负载的功率均小于第一 UPS电源3的输出功率及第二 UPS电源4的输出功率。所述第一 UPS电源3包括第一整流器、第一逆变器及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分别与零段厂用电源I的输出端、一段厂用电源2的输出端及第一电池组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逆变器的输出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与母线线路5相连接,另一路通过第一整流器与第一电池组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 UPS电源4包括第二整流器、第二逆变器及第二电池组,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分别与零段厂用电源I的输出端、一段厂用电源2的输出端及第二电池组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逆变器的输出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与母线线路5相连接,另一路通过第二整流器与第二电池组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零段厂用电源I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一开关6;所述零段厂用电源I的输出端与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二开关7;所述一段厂用电源2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三开关8;所述一段厂用电源2的输出端与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四开关9;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母线线路5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五开关10;所述第二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母线线路5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六开关11,所述第一电池组及第二电池组的容量均为300Ah,并且满负荷时,最大放电时间为180分钟。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零段厂用电源I的电流经第一开关6输入至第一逆变器中,同时经第二开关7输入至第二逆变器中,所述一段厂用电源2的电流经第三开关8输入至第一逆变器中,同时经第四开关9输入至第二逆变器中,第一逆变器接收所述电流,并将所述电流分为两路,将其中一路转换为母线线路5上负载所需的交流电压后再经第五开关10输送至母线线路5上,为母线线路5上的负载提供电源;将另一路电流经第一整流器输入至第一电池组中,为第一电池组进行充电;第二逆变器接收所述电流,并将所述电流分为两路,一路转换为母线线路5上负载所述的交流电压后再经第六开关11输送至母线线路5上,为母线线路5上的负载提供电源,另一路经第二整流器整流后输入至第二电池组中,为第二电池组进行充电。当零段厂用电源I及一段厂用电源2同时不提供电源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池组及第二电池组来提供电源,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流通过第一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流后为母线线路5上的负载提供电源,所述第二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流通过第二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流后为母线线路5上的负载提供电源。当第一 UPS电源3及第二 UPS电源4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另一个UPS电源为母线线路5上的负载提供电源,同时其中一个UPS电源需要检修、清扫、更换时即可退出所述UPS电源,通过另一 UPS电源为母线线路5上的负载提供电源,另外,当零段厂用电源I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一段厂用电源2为第一 UPS电源3及第二 UPS电源4提供电源;当一段厂用电源2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零段厂用电源I为第一 UPS电源3及第二UPS电源4提供电源,从而有效的提高用电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PS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PS电源(3)、第二UPS电源(4)、零段厂用电源(1)、一段厂用电源(2)以及用于连接负载的母线线路(5);所述零段厂用电源(1)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UPS电源(3)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UPS电源(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一段厂用电源(2)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UPS电源(3)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路与第二UPS电源(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UPS电源(3)的输出端及第二UPS电源(4)的输出端均与母线线路(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PS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 UPS电源(3)、第二 UPS电源(4)、零段厂用电源(I)、一段厂用电源⑵以及用于连接负载的母线线路(5);所述零段厂用电源(I)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 UPS电源(3)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 UPS电源(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一段厂用电源⑵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 UPS电源(3)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路与第二 UPS电源(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 UPS电源(3)的输出端及第二 UPS电源(4)的输出端均与母线线路(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S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PS电源(3)包括第一整流器、第一逆变器及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分别与零段厂用电源(I)的输出端、一段厂用电源(2)的输出端及第一电池组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逆变器的输出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与母线线路(5)相连接,另一路通过第一整流器与第一电池组的输入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S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PS电源(4)包括第二整流器、第二逆变器及第二电池组,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分别与零段厂用电源(I)的输出端、一段厂用电源(2)的输出端及第二电池组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逆变器的输出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与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新民刘涛韩小伟王鹏孔晓博潘小刚同艳萍薛德明贺红侠吴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