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44052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4:37
一种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装置,设置在基础底板内的上层板筋网与下层板筋网之间,所述上层板筋网由上网上层钢筋和上网下层钢筋交叉绑扎而成,所述下层板筋网由下网上层钢筋和下网下层钢筋交叉绑扎而成,装置包括矩阵排列的竖向钢管和连接在竖向钢之间的上层水平连杆组、下层水平连杆组;所述竖向钢管的底端部两侧切有豁口,竖向钢管通过豁口支撑在下层板筋网中的下网上层钢筋上;所述上层水平连杆组顶在上层板筋网中的上网下层钢筋的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钢筋马凳消耗钢筋多、焊接作业多、浪费人力物力,解决了传统钢筋马凳无法稳固支撑上部粗直径钢筋,以及后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水化热过高产生的裂缝和底板防水渗漏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装置,设置在基础底板内的上层板筋网与下层板筋网之间,所述上层板筋网由上网上层钢筋和上网下层钢筋交叉绑扎而成,所述下层板筋网由下网上层钢筋和下网下层钢筋交叉绑扎而成,装置包括矩阵排列的竖向钢管和连接在竖向钢之间的上层水平连杆组、下层水平连杆组;所述竖向钢管的底端部两侧切有豁口,竖向钢管通过豁口支撑在下层板筋网中的下网上层钢筋上;所述上层水平连杆组顶在上层板筋网中的上网下层钢筋的下侧。本技术解决了传统钢筋马凳消耗钢筋多、焊接作业多、浪费人力物力,解决了传统钢筋马凳无法稳固支撑上部粗直径钢筋,以及后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水化热过高产生的裂缝和底板防水渗漏的问题。【专利说明】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
技术介绍
马凳是用于板内的上、下两层板筋之间,起到垫起、固定上层板筋,并使上层板筋可以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支撑装置。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目前,随着建筑的不断增高,基础底板的厚度增大,板内钢筋的直径随之变粗,逐渐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范畴。现代建筑中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则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裂缝内还会渗水,所以会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传统的马凳一般是在现场使用钢筋焊接而成,其焊接作业多,安装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加工马凳会消耗钢筋,浪费钢材资源,增加工程造价,特别是用于支撑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时,无法稳固支撑上部粗直径钢筋,且对后续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过高产生的裂缝及基础底板防水渗漏的问题无明显的帮助。因此,现急需一种更稳定、更经济、更实用的马凳装置,从而节约成本,并有效降低水化热和解决防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装置,要解决传统钢筋马凳消耗钢筋多、焊接作业多、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并解决传统钢筋马凳无法稳固支撑上部粗直径钢筋,且对后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水化热过高产生的裂缝和基础底板防水渗漏的问题无明显的帮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装置,设置在基础底板内的上层板筋网与下层板筋网之间,所述上层板筋网由上网上层钢筋和上网下层钢筋交叉绑扎而成,所述下层板筋网由下网上层钢筋和下网下层钢筋交叉绑扎而成,该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装置包括矩阵排列的竖向钢管和连接在竖向钢之间的上层水平连杆组、下层水平连杆组;所述竖向钢管的底端部两侧切有豁口,竖向钢管通过豁口支撑在下层板筋网中的下网上层钢筋上;所述上层水平连杆组顶在上层板筋网中的上网下层钢筋的下侧,由上层横向杆和上层纵向杆组成,并且上层横向杆和上层纵向杆通过扣件固定连接在竖向钢管的上部;所述下层水平连杆组由下层横向杆和下层纵向杆组成,并且下层横向杆和下层纵向杆通过扣件固定连接竖向钢管的下部。相邻的竖向钢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剪刀撑。所述剪刀撑的上部通过扣件连接在竖向钢管、上层横向杆和上层纵向杆的连接节点处,剪刀撑的下部通过扣件连接在竖向钢管、下层横向杆和下层纵向杆的连接节点处。所述竖向钢管的长度L=基础底板的厚度h_基础底板上部钢筋保护层的高度h1-基础底板下部钢筋保护层的高度h2-下网下层钢筋的直径d。所述竖向钢管的管壁上开有多个空气流通孔。所述豁口与水平面成45度的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构造形式简单、合理,改变原有钢筋马凳只通过钢筋焊接的结构形式,由钢管代替钢筋,节约钢筋资源,节省工程造价;而且钢管代替钢筋可以更好的稳固支撑上部粗直径钢筋,保证了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减少了大量焊接作业。本技术中由钢管代替钢筋,利用钢管内空气的流通性,可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有效减小内外温差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马凳中的竖向钢管下部两侧切豁口,支撑在底板下网上层钢筋上,解决了基础底板防水渗漏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结构安全提高了工程质量。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支撑超厚基础底板的粗直径钢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沿基础底板纵向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沿基础底板横向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竖向钢管的A-A剖`面图。附图标记:1-大理石垫块、2-下网下层钢筋、3-下网上层钢筋、4-下层横向杆、5-下层纵向杆、6-竖向钢管、7-上层纵向杆、8-上层横向杆、9-上网下层钢筋、10-上网上层钢筋、11-基础底板混凝土防水保护层、12-豁口、13-空气流通口、14-剪刀撑、15-竖向钢管的长度L、16-基础底板的厚度h、17-基础底板上部钢筋保护层的高度h1、18-基础底板下部钢筋保护层的高度h2、19-下网下层钢筋的直径d。【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3所示,一种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装置,设置在基础底板内的上层板筋网与下层板筋网之间,所述上层板筋网由上网上层钢筋10和上网下层钢筋9交叉绑扎而成,所述下层板筋网由下网上层钢筋3和下网下层钢筋2交叉绑扎--? 。该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装置包括矩阵排列的竖向钢管6和连接在竖向钢之间的上层水平连杆组、下层水平连杆组。所述竖向钢管6的底端部两侧切有豁口 12,竖向钢管6通过豁口支撑在下层板筋网中的下网上层钢筋3上,豁口与下网上层钢筋3的上侧表面咬合。所述上层水平连杆组顶在上层板筋网中的上网下层钢筋9的下侧,由上层横向杆8和上层纵向杆7组成,并且上层横向杆8和上层纵向杆7通过扣件固定连接在竖向钢管6的上部。所述下层水平连杆组由下层横向杆4和下层纵向杆5组成,并且下层横向杆4和下层纵向杆5通过扣件固定连接竖向钢管6的下部。参见图2所示,相邻的竖向钢管6之间固定连接有剪刀撑14。所述剪刀撑14的上部通过扣件连接在竖向钢管6、上层横向杆8和上层纵向杆7的连接节点处,剪刀撑14的下部通过扣件连接在竖向钢管6、下层横向杆4和下层纵向杆5的连接节点处。参见图1所示,所述竖向钢管6的长度L=基础底板的厚度h_基础底板上部钢筋保护层的高度h1-基础底板下部钢筋保护层的高度h2-下网下层钢筋的直径d。所述竖向钢管6的管壁上开有多个空气流通孔13。参见图3所示,所述豁口 12与水平面成45度的夹角。本技术在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施工中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参见图1?2所示,步骤一:超厚基础底板的下网下层钢筋2和下网上层钢筋3绑扎完成,并在基础底板混凝土防水保护层11的上表面铺设大理石垫块I。步骤二:将竖向钢管6底部的豁口 12卡在下网上层钢筋3表面上,并与下层横向杆4和下层纵向杆5使用扣件连接牢固。步骤三:在竖向钢管的上部设上层纵向杆7和上层横向杆8并使用扣件13与竖向钢管6连接牢固,沿底板四周相邻的竖向钢管之间设置剪刀撑14。步骤四:将上网下层钢筋9支撑在上层横向杆8上。步骤五:将上网上层钢筋10与上网下层钢筋9绑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马凳装置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装置,设置在基础底板内的上层板筋网与下层板筋网之间,所述上层板筋网由上网上层钢筋(10)和上网下层钢筋(9)交叉绑扎而成,所述下层板筋网由下网上层钢筋(3)和下网下层钢筋(2)交叉绑扎而成,其特征在于:该超厚基础底板粗直径钢筋的钢管马凳装置包括矩阵排列的竖向钢管(6)和连接在竖向钢之间的上层水平连杆组、下层水平连杆组;所述竖向钢管(6)的底端部两侧切有豁口(12),竖向钢管(6)通过豁口支撑在下层板筋网中的下网上层钢筋(3)上;所述上层水平连杆组顶在上层板筋网中的上网下层钢筋(9)的下侧,由上层横向杆(8)和上层纵向杆(7)组成,并且上层横向杆(8)和上层纵向杆(7)通过扣件固定连接在竖向钢管(6)的上部;所述下层水平连杆组由下层横向杆(4)和下层纵向杆(5)组成,并且下层横向杆(4)和下层纵向杆(5)通过扣件固定连接竖向钢管(6)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洪刘岩张海滨赛金山王明刘腾腾王国栋李松岷季文君李金元赵亚斌赛菡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