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952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包括:桩体,竖直插入软土地基内,且侧壁设置有透水孔;热交换管,设置于所述桩体内,且两端延伸至所述桩体外部;排水管,竖直设置于所述桩体内;水泵,设置于所述桩体外部,且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上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采用兼具承接上部荷载和与上部建筑换热的功能的能源桩,解决了传统地源热泵占地面积过大及初期投入成本较高的问题,实现了“一桩两用”的功能,让透水管桩兼做能源桩,在桩基工程领域能发挥明显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


技术介绍

1、能源桩基工程作为地下能源结构的一部分,对促进建筑领域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其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地源热泵占地面积过大及初期投入较高的问题,同时还利用了混凝土良好的导热性能及更大的换热面积。

2、能源桩系统可以与建筑桩基同时施工,不会拖延施工进度和挤占施工空间,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具有极大的环境效益。在沿海地区,地下水位浅,软土地基大量存在,钢管桩常用于此类地基的处理。

3、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将钢管桩与能源桩两者结合,解决传统地源热泵占地面积过大及初期投入成本较高的问题,实现了“一桩两用”的功能,将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能够解决传统地源热泵占地面积过大及初期投入成本较高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包括:

3、桩体,竖直插入软土地基内,且侧壁设置有透水孔;

4、热交换管,设置于所述桩体内,且两端延伸至所述桩体外部;

5、排水管,竖直设置于所述桩体内;

6、水泵,设置于所述桩体外部,且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上端。

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桩体的上半部分为平整无孔,且透水孔均布于所述桩体的下半部分。

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桩体的下端呈锥形设置有桩头。

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热交换管包括螺旋管、直管以及连接管,所述直管竖直穿过所述螺旋管的轴心,所述连接管连通设置于所述直管与所述螺旋管的下端。

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管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

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桩体包括底管、顶管以及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下半部分具有所述透水孔,所述中间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燕尾块,所述底管和所述顶管上均设置有供所述燕尾块嵌入的凹槽以及连通所述凹槽且供所述燕尾块滑移嵌入的燕尾槽。

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槽的底壁竖直滑动连接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用于在所述燕尾块滑移至所述燕尾槽内后抵触所述燕尾块的侧壁。

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间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底管和所述顶管上均设置有供所述密封环嵌入的密封槽。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采用兼具承接上部荷载和与上部建筑换热的功能的能源桩,解决了传统地源热泵占地面积过大及初期投入成本较高的问题,实现了“一桩两用”的功能,让透水管桩兼做能源桩,在桩基工程领域能发挥明显的经济效益;

16、2.通过设置具有较强的透水能力的能源桩,可通过排水管排出孔隙中的渗水,从而加速桩周土体固结,快速提高桩侧摩阻力,保证桩体承载的稳定发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上半部分为平整无孔,且透水孔(11)均布于所述桩体(1)的下半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下端呈锥形设置有桩头(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2)包括螺旋管(21)、直管(22)以及连接管(23),所述直管(22)竖直穿过所述螺旋管(21)的轴心,所述连接管(23)连通设置于所述直管(22)与所述螺旋管(21)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包括底管(13)、顶管(14)以及中间管(15),所述中间管(15)的下半部分具有所述透水孔(11),所述中间管(15)的两端均设置有燕尾块(16),所述底管(13)和所述顶管(14)上均设置有供所述燕尾块(16)嵌入的凹槽(17)以及连通所述凹槽(17)且供所述燕尾块(16)滑移嵌入的燕尾槽(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7)的底壁竖直滑动连接有弹性块(19),所述弹性块(19)用于在所述燕尾块(16)滑移至所述燕尾槽(18)内后抵触所述燕尾块(16)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15)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环(5),所述底管(13)和所述顶管(14)上均设置有供所述密封环(5)嵌入的密封槽(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上半部分为平整无孔,且透水孔(11)均布于所述桩体(1)的下半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下端呈锥形设置有桩头(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2)包括螺旋管(21)、直管(22)以及连接管(23),所述直管(22)竖直穿过所述螺旋管(21)的轴心,所述连接管(23)连通设置于所述直管(22)与所述螺旋管(21)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透水钢管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周啸武夏松吴海江伟钟绪超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