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马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916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7:50
一种钢筋马凳,由钢筋焊接而成,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的上端与第二立杆的上端之间的上横杆,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的中段与第二立杆的中段之间的下横杆,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的下端、与第一立杆和上横杆均相对垂直的第一底脚筋,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的下端、与第二立杆和上横杆均相对垂直的第二底脚筋,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与第一底脚筋之间的第一斜杆,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与第二底脚筋之间的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还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所在平面的两侧。钢筋马凳中的上横杆、下横杆及底脚筋可有效控制钢筋每层间距,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可有效控制钢筋水平方向上的钢筋横纵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用于筏基等多层钢筋绑扎质量控制的钢筋马凳
技术介绍
传统的筏基钢筋主要由横向钢筋、纵向钢筋、拉结筋等组成,施工中容易出现每层钢筋间距偏差、水平钢筋间距偏差、浇筑时钢筋移位等问题,特别是钢筋移位,对筏基等基础性能有较大影响。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需要采用钢筋马凳对筏基等多层钢筋绑扎质量进行控制,但现有的钢筋马凳对筏基等多层钢筋绑扎质量的控制效果不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马凳,要解决传统的钢筋马凳对筏基等多层钢筋绑扎质量的控制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马凳,由钢筋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的上端与第二立杆的上端之间的上横杆,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的中段与第二立杆的中段之间的下横杆,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的下端、与第一立杆和上横杆均相对垂直的第一底脚筋,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的下端、与第二立杆和上横杆均相对垂直的第二底脚筋,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与第一底脚筋之间的第一斜杆,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与第二底脚筋之间的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还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所在平面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与下横杆的连接节点处,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与下横杆的连接节点处。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的间距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水平方向钢筋间距。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的长度均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两层钢筋层尚O优选的,所述上横杆与下横杆的间距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每层钢筋间距,下横杆与第一底脚筋的间距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每层钢筋间距。优选的,所述上横杆的长度大于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水平方向钢筋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适合用于筏基等多层钢筋绑扎质量控制的钢筋马凳,可作为钢筋层距、间距、位置的控制工具,可解决在多层钢筋施工时如何保证每层钢筋间距、水平钢筋间距、浇筑导致钢筋移位的问题。本技术中的钢筋马凳制作简便,可采用工程施工中现有的余料废料加工焊接,适用于多层钢筋结构,在第一层钢筋绑扎完成后,按照一定的间距设置本技术,再在本技术上设置第二层和第三层水平方向钢筋。本技术中的上横杆、下横杆及底脚筋可有效控制钢筋每层间距,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可有效控制钢筋水平方向上的钢筋横纵间距,另外,可以通过本技术把三层钢筋连接为一个整体,有效防止了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的移位。本技术中的钢筋马凳可提前根据施工板厚度、面积进行统计,计算本技术的尺寸和数量,提前进行加工,安装过程方便简单,有效保障多层钢筋绑扎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上横杆、2 —下横杆、3 —第一立杆、4 一第二立杆、5 —第一斜杆、6 一第二斜杆、7 —第一底脚筋、8 —第二底脚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这种钢筋马凳,由钢筋焊接而成,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杆3和第二立杆4,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的上端与第二立杆4的上端之间的上横杆1,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的中段与第二立杆4的中段之间的下横杆2,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的下端、与第一立杆3和上横杆I均相对垂直的第一底脚筋7,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4的下端、与第二立杆4和上横杆I均相对垂直的第二底脚筋8,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与第一底脚筋7之间的第一斜杆5,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4与第二底脚筋8之间的第二斜杆6,所述第一斜杆5和第二斜杆6还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杆3与第二立杆4所在平面的两侧。所述上横杆I的长度大于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水平方向钢筋间距。所述第一斜杆5的上端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与下横杆2的连接节点处,所述第二斜杆6的上端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4与下横杆2的连接节点处。第一斜杆5和第二斜杆6起到稳固连接作用。所述第一立杆3与第二立杆4的间距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水平方向钢筋间距。第一立杆3与第二立杆4的长度均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两层钢筋层高。上横杆I与下横杆2的间距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每层钢筋间距,下横杆2与第一底脚筋7的间距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每层钢筋间距。需要注意的是,“第一 ”,“第二”或者类似词汇并不表示任何顺序,质量或重要性,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技术特征。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技术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钢筋马凳,由钢筋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杆(3)和第二立杆(4),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的上端与第二立杆(4)的上端之间的上横杆(1),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的中段与第二立杆(4)的中段之间的下横杆(2),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的下端、与第一立杆(3)和上横杆(I)均相对垂直的第一底脚筋(7),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4)的下端、与第二立杆(4)和上横杆(I)均相对垂直的第二底脚筋(8),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与第一底脚筋(7)之间的第一斜杆(5),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4)与第二底脚筋(8)之间的第二斜杆(6),所述第一斜杆(5)和第二斜杆(6)还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杆(3)与第二立杆(4)所在平面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杆(5)的上端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 )与下横杆(2 )的连接节点处,所述第二斜杆(6 )的上端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4 )与下横杆(2 )的连接节点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3)与第二立杆(4)的间距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水平方向钢筋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3)与第二立杆(4)的长度均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两层钢筋层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I)与下横杆(2)的间距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每层钢筋间距,下横杆(2)与第一底脚筋(7)的间距为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每层钢筋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I)的长度大于待绑扎多层钢筋中的水平方向钢筋间距。【专利摘要】一种钢筋马凳,由钢筋焊接而成,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的上端与第二立杆的上端之间的上横杆,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的中段与第二立杆的中段之间的下横杆,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的下端、与第一立杆和上横杆均相对垂直的第一底脚筋,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的下端、与第二立杆和上横杆均相对垂直的第二底脚筋,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与第一底脚筋之间的第一斜杆,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与第二底脚筋之间的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还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所在平面的两侧。钢筋马凳中的上横杆、下横杆及底脚筋可有效控制钢筋每层间距,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可有效控制钢筋水平方向上的钢筋横纵间距。【IPC分类】E04C5/18【公开号】CN204876361【申请号】CN201520524899【专利技术人】王洪, 李政, 刘军, 李光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马凳,由钢筋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杆(3)和第二立杆(4),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的上端与第二立杆(4)的上端之间的上横杆(1),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的中段与第二立杆(4)的中段之间的下横杆(2),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的下端、与第一立杆(3)和上横杆(1)均相对垂直的第一底脚筋(7),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4)的下端、与第二立杆(4)和上横杆(1)均相对垂直的第二底脚筋(8),焊接连接在第一立杆(3)与第一底脚筋(7)之间的第一斜杆(5),焊接连接在第二立杆(4)与第二底脚筋(8)之间的第二斜杆(6),所述第一斜杆(5)和第二斜杆(6)还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杆(3)与第二立杆(4)所在平面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李政刘军李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