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4369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动作气缸和一可相对固定支架前后移动的拖板;所述动作气缸的本体定位在固定支架上,动作气缸的气缸杆与托板固连;所述拖板上安装有至少一副可开合的软管定位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可实现软管在流水线加工中的精确夹持定位,可有效提升软管与盖塞的加工密封性,保证加工质量,提升加工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动作气缸和一可相对固定支架前后移动的拖板;所述动作气缸的本体定位在固定支架上,动作气缸的气缸杆与托板固连;所述拖板上安装有至少一副可开合的软管定位夹具。本技术设计可实现软管在流水线加工中的精确夹持定位,可有效提升软管与盖塞的加工密封性,保证加工质量,提升加工效率。【专利说明】软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具体为软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软管输液袋的加工流水线上,其中有两道工序都涉及到软管的准确定位,以实现吸杆头将盖塞精确打入到软管中,完成软管的密封加工。但在目前的流水线结构中,因软管太软,还没有一个专用软管夹持定位装置,导致软管的加工定位精准度不高,偶尔会出现软管位置偏离现象,严重影响了盖塞与软管的加工密封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加工效率,并给设备的后期维护带来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软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其可实现软管在流水线加工中的精确夹持定位,可有效提升软管与盖塞的加工密封性,提升加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动作气缸和一可相对固定支架前后移动的拖板;所述动作气缸的本体定位在固定支架上,动作气缸的气缸杆与托板固连;所述拖板上安装有至少一副可开合的软管定位夹具。进一步的,每副可开合的上述软管定位夹具包括左小鸟夹、右小鸟夹和开合气缸;其中左、右小鸟夹相向设置,两者活动安装在所述托板前端面上的导轨上;所述开合气缸的本体通过气缸支架与右小鸟夹固连,开合气缸的气缸杆通过连接板与左小鸟夹固连。进一步的,上述托板后端安装有至少一根与所述动作气缸的气缸杆平行的导柱,导柱的尾端与固定支架的连接孔活动连接。在流水线生产中,当软管到达吸附盖塞的吸杆头正下方时,动作气缸动作伸出气缸杆,推动整个托板及其上的各副软管定位夹具同步向前运动,同时开合气缸的气缸杆回缩,带动左右小鸟夹相向运动夹住软管而实现软管的有效固定定位,之后由吸住盖塞的吸杆头快速向下移动,把盖塞打进软管,实现盖塞与软管的密封连接加工,整个操作过程简单而快捷,不仅实现了软管加工中的有效准确定位,保证加工质量,并可有效提升加工效率,减少后期的养护成本。在此,为保证托板在加工过程中的平衡性,提升各副软管定位夹具的动作精度,所述托板后端安装有至少一根与所述动作气缸的气缸杆平行的导柱,导柱的尾端与固定支架的连接孔活动连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软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动作气缸2和一可相对固定支架前后移动的拖板3。所述动作气缸2的本体21定位在固定支架I上,动作气缸2的气缸杆22与托板3固连,在实际中,由动作气缸2的气缸杆22伸缩而带动托板3进行前后往复移动。所述拖板3上安装有至少一副可开合的软管定位夹具4,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三畐IJ,且为了保持重心和受力平衡,三副软管定位夹具4均匀排列在托板3上。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设置一副或两副或更多副的软管定位夹具4。在本实施例中,每副可开合的软管定位夹具4包括左小鸟夹41、右小鸟夹42开合气缸43。其中左、右小鸟夹41、42相向设置,两者活动安装在所述托板3前端面上的导轨31上。所述开合气缸43的本体431通过气缸支架44与右小鸟夹42固连,开合气缸43的气缸杆432通过连接板45与左小鸟夹41固连。在流水线生产中,当软管5到达吸附盖塞6的吸杆头7正下方时,动作气缸2动作伸出气缸杆22,推动整个托板3及其上的各副软管定位夹具4同步向前运动,同时开合气缸43的气缸杆432回缩,带动左、右小鸟夹41、42相向运动夹住软管5而实现软管5的有效固定定位,之后由吸住盖塞6的吸杆头7快速向下移动,把盖塞6打进软管5,实现盖塞6与软管5的密封连接加工,整个操作过程简单而快捷,不仅实现了软管5加工中的有效准确定位,保证加工质量,并可有效提升加工效率,减少后期的养护成本。在此,为保证托板3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平衡性,提升各副软管定位夹具4的动作精度,所述托板3后端安装有至少一根与所述动作气缸2的气缸杆22平行的导柱8,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导柱8数目为两根,在实际加工中,可根据需要设定为一根或多根结构。所述两导柱8对称设置在动作气缸2的气缸杆22两侧,两导柱8的尾端与固定支架I的连接孔活动连接,在工作中,两导柱8可随托板3的前后移动而相对固定支架I的连接孔前后滑动。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软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动作气缸和一可相对固定支架前后移动的拖板;所述动作气缸的本体定位在固定支架上,动作气缸的气缸杆与托板固连;所述拖板上安装有至少一副可开合的软管定位夹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副可开合的所述软管定位夹具包括左小鸟夹、右小鸟夹和开合气缸;其中左、右小鸟夹相向设直,两者活动安装在所述托板前端面上的导轨上;所述开合气缸的本体通过气缸支架与右小鸟夹固连,开合气缸的气缸杆通过连接板与左小鸟夹固连。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板后端安装有至少一根与所述动作气缸的气缸杆平行的导柱,导柱的尾端与固定支架的连接孔活动连接。【文档编号】B65G47/22GK203497673SQ201320655125【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专利技术者】李慧慧 申请人:浙江济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软管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动作气缸和一可相对固定支架前后移动的拖板;所述动作气缸的本体定位在固定支架上,动作气缸的气缸杆与托板固连;所述拖板上安装有至少一副可开合的软管定位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济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