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758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1:44
一种电动工具包括主体控制单元(CP),其中该主体控制单元用于对马达(M)的输出进行PWM控制。每当电压测量单元(41)检测到的电压下降并且变得低于或等于预定的放电检测电压(S1)时,主体控制单元(CP)以与该电压下降并且变得低于或等于预定值(S1)之前的占空比低的占空比来驱动马达(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工具包括主体控制单元(CP),其中该主体控制单元用于对马达(M)的输出进行PWM控制。每当电压测量单元(41)检测到的电压下降并且变得低于或等于预定的放电检测电压(S1)时,主体控制单元(CP)以与该电压下降并且变得低于或等于预定值(S1)之前的占空比低的占空比来驱动马达(M)。【专利说明】电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电动工具包括由可再充电电池构成的电池组(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12-71362、日本特开平11-20187和日本特开2007-992)。在这种电动工具中,期望消除由可再充电电池构成的电池组的过放电。因而,在电池组的输出电压变得低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电动工具使马达停止从而停止电池组的放电。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的内部阻抗以及配线之间的阻抗。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电池单元的内部阻抗以及配线之间的阻抗使电压下降增大。这样导致实际电池电压降低。因而,尽管电池的实际充电状态仍是充足的,但启动马达所使用的电流或马达锁定时所使用的电流的流动的生成可能会导致电池组的电压低于或等于预定值并且使马达停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可操作性的电动工具。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电动工具,包括:马达;可再充电电池,用于向所述马达供给电力;电压测量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电压;开关,其能够由使用者进行操作,其中所述开关在由所述使用者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马达;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的操作来对供给至所述马达的电力进行控制。每当所述电压测量单元检测到的电压下降并且变得低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驱动所述马达,从而生成比该检测到的电压下降并且变得低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值之前的输出小的输出。本专利技术提高了可操作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工具中的主体的示意结构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动工具中的电池组的立体图;图4是说明图1所示的电动工具的电气结构的电路图;图5是说明图1所示的电动工具的操作示例的时序图;图6是说明电动工具的变形例的操作示例的时序图;图7是说明电池组的内部温度和内部阻抗的关系的图;以及图8是说明触发开关的拉下量和根据不同限制值的占空比(马达输出)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来说明电动工具10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可再充电型的电动工具10包括:主体11,其例如构成可再充电式钻头驱动器;以及电池组12,其以能够移除的方式安装至主体11。如图2所示,主体11包括大致筒状的壳体21和把持部22,其中把持部22从壳体2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向下延伸出。参考图1和4,主体11包括马达M、减速机构(未示出)和输出单元24。马达M容纳在壳体21内并且用作负载。减速机构连接至马达M并且包括齿轮系。输出单元24能够转动地配置在壳体21的末端上。前端工具(刀头)可以连接至输出单元24的前端。马达M经由减速机构将驱动力传递至输出单元24。如图2所示,把持部22包括使用者用来使电动工具10工作和停止的触发开关25。使用者调整触发开关25的拉下量以调整供给至马达M的电力量并且由此控制马达M的转动速度。如图1所示,主体11的把持部22的下端包括凹部或者容纳电池组12的安装部26。在安装部26的壁上配置有电气连接至电池组12的两个受电电极Sal和Sa2。电池组12包括分别电气连接至这两个受电电极Sal和Sa2的两个供电电极Sbl和Sb2。在将电池组12嵌合至安装部26并且配置在预定位置处的情况下,电池组12的两个受电电极Sal和Sa2以及两个供电电极Sbl和Sb2在彼此接触的状态下电气连接。如图3所示,电池组12包括主体和相对于该主体向上突出的插头31。在插头31的末端上配置有两个供电电极Sbl和Sb2。在将插头31嵌合至主体11的安装部26的情况下,这两个供电电极Sbl和Sb2分别压接安装部26的两个受电电极Sal和Sa2。没有限制如何将电池组12安装至主体11。例如,在相对于主体11安装和移除电池组12的情况下,电池组12可以在把持部22的下表面处在与把持部22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滑动。参考图3和4,电池组12包括配置在电池组12内的可再充电电池32。可再充电电池32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Cel?Cen。电池组12可以是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镍金属氢化物可再充电电池、或镍镉可再充电电池等。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可再充电式电动工具的电气结构的框图。现在将说明电池组12的电气结构。在图3中,可再充电电池32使供电电极Sbl连接至供电电极Sb2。现在将说明主体11的电气结构。如图4所示,受电电极Sal连接至开关SW的触点b和作为包括控制端子的开关元件的示例的PNP型晶体管Ql的发射极。开关SW的触点a连接至马达M的一个电力供给端子。开关SW的触点c连接至马达M的另一电力供给端子和作为包括控制端子的开关元件的示例的NPN型晶体管Q3的集电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受电电极Sa2,并且晶体管Q3的基极连接至主体控制单元CP。代替功率晶体管Q3,可以使用场效应晶体管(FET)。如图4所示,晶体管Ql的集电极连接至主体控制单元CP,并且晶体管Ql的基极连接至作为包括控制端子的开关元件的示例的NPN型晶体管Q2的集电极。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地,并且晶体管Q2的基极连接至二极管Dl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至开关SW的触点a,并且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至主体控制单元CP。开关SW的触点a还经由缓冲器BF连接至主体控制单元CP。主体11包括电压测量单元41和通知单元42。电压测量单元41测量施加在两个受电电极Sal和Sa2之间的电压并且将该测量结果提供至主体控制单元CP。在电池组12处于过放电的情况下,通知单元42向使用者通知这种状况。通知单元42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等的用于发出光的发光部、以及用于驱动该发光部的驱动电路。通知单元42使发光部点亮以向使用者通知可再充电电池32 (电池组12)被过放电。通知单元42可以包括诸如蜂鸣器等的用于生成声音的声音生成部、以及用于驱动该声音生成部的驱动电路。在这种情况下,通知单兀42从声音生成部发出声音以向使用者通知可再充电电池32被过放电。开关SW被配置成与触发开关25连动。在操作(拉下)触发开关25时,开关SW的触点a和触点b相连接。在解除触发开关25时,开关SW的触点a和触点c相连接。在这种结构中,开关SW、缓冲器BF、晶体管Ql和Q2以及二极管Dl、D2构成供电控制单元。该供电控制单元开始和停止从可再充电电池32向着主体控制单元CP的电力供给。该供电控制单元还响应于在电池组12安装至主体11时触发开关25的操作来启用主体控制单元CP。具体地,在电池组12安装至主体11并且操作了触发开关25的情况下,开关SW的触点a和触点b相连接。这样将来自电池组12的电压经由受电电极Sal供给至缓冲器BF。缓冲器BF将来自电池组12的电压调整为主体控制单元CP的输入电压(例如,5V)并将该电压供给至主体控制单元CP。换句话说,在操作了触发开关25时,将缓冲器BF的输出电压从约OV的低电平切换至高电平(例如,约5V)。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工具(10),包括:马达(M);可再充电电池(32),用于向所述马达(M)供给电力;电压测量单元(S),用于检测所述可再充电电池(32)的电池电压;开关(25,SW),其能够由使用者进行操作,其中所述开关在由所述使用者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马达(M);以及控制单元(41),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25,SW)的操作来对供给至所述马达(M)的电力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电动工具的特征在于:每当所述电压测量单元(S)检测到的电压下降并且变得低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41)驱动所述马达(M),从而生成比该检测到的电压下降并且变得低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值之前的输出小的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村则宏池田昌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