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占文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3640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同层排水防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其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解决排水系统排水不方便且易返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由壳体、隔板、水封管等部件组成,隔板设在壳体内构成水封槽和密封槽,水封管位于水封槽中,高分子填充材料设在密封槽中,堵头设在上盖的排水孔中,在上盖上设置有连接头。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的处理系统,包括下立管,顺水插式多通管、立管和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所述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设在下立管的沉孔中,顺水插式多通管的下部插入上盖的主管中,立管插入下立管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双重防臭、旋流降噪、自动排除蓄水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同层排水防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其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排水系统排水不方便且易返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由壳体、隔板、水封管等部件组成,隔板设在壳体内构成水封槽和密封槽,水封管位于水封槽中,高分子填充材料设在密封槽中,堵头设在上盖的排水孔中,在上盖上设置有连接头。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的处理系统,包括下立管,顺水插式多通管、立管和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所述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设在下立管的沉孔中,顺水插式多通管的下部插入上盖的主管中,立管插入下立管的下端。本专利技术具有双重防臭、旋流降噪、自动排除蓄水等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其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同层排水防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在建筑行业的排水系统,尤其是同层排水系统,结构板至完成面至少有200mm的填层,一些用水器具如:淋浴、洗面盆、墩布池、浴盆、妇洁器、洗衣机等的排水管道都是穿过完成面设置在200mm的填层内,这样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人为的踏踩,防水材料老化等等原因,安装用水器具时穿过的地方都会往填层内渗水,如地砖连接处、地砖竖管四周等。针对这些问题,人们一般采用下述三种方法解决:1、用无水封处理器排除积水,排出孔好几个,单积水不是常流水,积水量少,只用一两个孔就行,其他的孔就成返臭孔,待积水排过后所有的孔就都成了返臭孔,因此利小弊大;2、在防水层完成后,做蓄水20-30mm验收,24小时无渗漏为合格,这时蓄水需人工排除,既费工也不彻底,所以工人就在立管上打孔排出,认为这样将来有积水也可以流出,其实这种做法只能暂时把蓄水排出,留下大患,因为立管经常排水的,并且是贴着管壁流水,这样就从立管打的孔返流回填层内,这也就是造成积水的原凶,产生积水;3、有水封积水处理器,无积水排出就无水封,积水不是常流水,不能永远形成水封,这样排除积水的孔就成了返臭通道,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的排水系统排水不方便且易返臭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其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由环状圆柱形壳体、隔板、若干个水封管、若干个堵头、高分子填充材料和上盖组成,隔板均匀设置在环状圆柱形壳体内构成至少两个相邻的水封槽和密封槽,隔板上端设有水槽将水封槽与密封槽连通,在上盖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水封管的上端与上盖的排水孔连接,水封管位于水封槽中,高分子填充材料设在密封槽中,在密封槽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下排水孔,堵头设在上盖的排水孔中,上盖的环状端盖设在环状圆柱形壳体的上端面上且上盖的主管插入环状圆柱形壳体的内孔中,在上盖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的上盖和环状圆柱形壳体的外形可以为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的处理系统,包括下立管,顺水插式多通管、立管和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所述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设在下立管的沉孔中,顺水插式多通管的下部插入在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的上盖的主管中且连接头通过连接部件与顺水插式多通管相连接,立管插入下立管的下端且通过下连接部件连接。所述顺水插式多通管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三个旋流板。所述的顺水插式多通管可以为顺水插式三通管、顺水插式平行四通管、顺水插式立体四通管,顺水插式五通管或顺水插式六通管。所述连接部件为螺丝口连接、承口连接、熔接或者是法兰连接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螺丝口连接时通过锁紧部件连接,所述锁紧部件由丝盖、锁紧环和橡胶垫组成,橡胶垫设在连接头与顺水插式多通管之间,锁紧环设在橡胶垫上,丝盖通过螺纹与连接头联接并将锁紧环和橡胶垫压紧。所述下连接部件为螺丝口连接、承口连接、熔接或者是法兰连接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螺丝口连接时通过下锁紧部件连接并可以上下伸缩,所述的下锁紧部件由下丝盖、下锁紧环和下橡胶垫组成,下橡胶垫设在下立管和立管之间,下锁紧环设在下橡胶垫下,下丝盖将下锁紧环和下橡胶垫压紧。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本专利技术防臭积水处理器安装在排水立管上,上盖的排水孔与结构板上的第一道防水层保持一个平面,防水层完成后,蓄水验收,蓄水深度为20mm — 30mm,24小时无渗漏合格后,使用时拔掉水封管上的堵头,本专利技术的防臭积水处理器开始工作,水封管开始将水排到水封槽内,水封槽的水满后,水就从隔板的水槽溢流到密封槽内,这个排水过程水封槽和水封管就自动形成水封> 50mm,当水封槽水溢流到密封槽内,水把高分子填充材料侵湿后,有了一定水位高度,高分子填充材料就漂起来,水就从密封槽底部的下排水孔流到立管内排走,排水完成后,侵湿的高分子材料就落在密封槽的底部吸附在下排水孔上面,就做了密封防臭,排除蓄水和排除积水一样,排除积水,水封防臭,无积水又有高分子填充材料防臭,达到双重防臭功能。因此,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专利技术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具有自动排除积水功能;2、双重防臭功能,独立存在;3、防止了在立管上打孔,排除蓄水方法;4、旋流降噪功能;5、自动排除蓄水,节省人力财力,并保护防水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暗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明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顺水插式多通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B剖面图;图6是图4的C-C剖面图;图7是图4的D-D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由圆形环状圆柱形壳体9、隔板13、若干个水封管6、若干个堵头7、高分子填充材料10和圆形上盖11组成,隔板13均匀设置在圆形环状圆柱形壳体9内构成至少两个相邻的水封槽5和密封槽8,隔板13上端设有水槽18将水封槽5与密封槽8连通,在圆形上盖11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19,水封管6的上端与圆形上盖11的排水孔19连接,水封管6位于水封槽5中,高分子填充材料10设在密封槽8中,在密封槽8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下排水孔14,堵头7设在圆形上盖11的排水孔19中,圆形上盖11的环状端盖设在圆形环状圆柱形壳体9的上端面上且圆形上盖11的主管插入圆形环状圆柱形壳体9的内孔中,在圆形上盖11上设置有连接头20。如图1,图3-图7所示,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的处理系统,包括下立管1,顺水插式立体四通管2、立管3和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所述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设在下立管I的沉孔中,顺水插式立体四通管2的下部插入在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的上盖11的主管中且连接头20采用螺丝口与顺水插式立体四通管2相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12连接,所述锁紧部件12由丝盖15、锁紧环16和橡胶垫17组成,橡胶垫17设在连接头20与顺水插式多通管2之间,锁紧环16设在橡胶垫17上,丝盖15通过螺纹与连接头20联接并将锁紧环16和橡胶垫17压紧;立管3插入下立管I的下端且采用螺丝口与顺水插式立体四通管2相连接并通过下锁紧部件21连接,所述的下锁紧部件21由下丝盖22、下锁紧环23和下橡胶垫24组成,下橡胶垫24设在下立管I和立管3之间,下锁紧环23设在下橡胶垫24下,下丝盖22将下锁紧环23和下橡胶垫24压紧;在顺水插式立体四通管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三个旋流板4。安装方法: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其特征是:由环状圆柱形壳体(9)、隔板(13)、若干个水封管(6)、若干个堵头(7)、高分子填充材料(10)和上盖(11)组成,隔板(13)均匀设置在环状圆柱形壳体(9)内构成至少两个相邻的水封槽(5)和密封槽(8),隔板(13)上端设有水槽(18)将水封槽(5)与密封槽(8)连通,在上盖(11)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19),水封管(6)的上端与上盖(11)的排水孔(19)连接,水封管(6)位于水封槽(5)中,高分子填充材料(10)设在密封槽(8)中,在密封槽(8)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下排水孔(14),堵头(7)设在上盖(11)的排水孔(19)中,上盖(11)的环状端盖设在环状圆柱形壳体(9)的上端面上且上盖(11)的主管插入环状圆柱形壳体(9)的内孔中,在上盖(11)上设置有连接头(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江高占文
申请(专利权)人:高占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