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回油和排液功能的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603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回油和排液功能的气液分离器,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分液管、外筒、旋流分离器和环形滤网;外筒包括上筒体、与上筒体固定连接的下筒体;上筒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下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液口,下筒体的侧壁还设有第二排液口;分液管贯穿外筒与旋流分离器连接,用于将气液混合物输入到气液分离器内部;旋流分离器和环形滤网共同围成环形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储液和排液功能,实现了对气液两相流的多级分离,能实现冷冻油、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分别分离排出的目的,显著提高分离效率,缩小气液分离器的体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回油和排液功能的气液分离器,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分液管、外筒、旋流分离器和环形滤网;外筒包括上筒体、与上筒体固定连接的下筒体;上筒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下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液口,下筒体的侧壁还设有第二排液口;分液管贯穿外筒与旋流分离器连接,用于将气液混合物输入到气液分离器内部;旋流分离器和环形滤网共同围成环形空间。本专利技术具有储液和排液功能,实现了对气液两相流的多级分离,能实现冷冻油、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分别分离排出的目的,显著提高分离效率,缩小气液分离器的体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专利说明】一种具有回油和排液功能的气液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分离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回油和排液功能的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气液分离器是制冷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中、大型空调系统或冷冻冷藏机组中,其安装于压缩机的前端,起到贮液和气液分离的作用,对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气液分离器包括把在制冷系统回路里进行循环的制冷剂临时贮存的密闭的容器、把制冷剂导入该密闭容器的进气管、把密闭容器制冷剂导出的出气管,由于气态制冷剂密度小、存留在密闭容器的上部,进入U形的出气管的管口内,在一定压力差作用下进入压缩机;液态制冷剂与液态冷冻机油的混合液密度大,下沉存留在分离器底部,从而达到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目的,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造成压缩机因制冷剂液击而损坏。申请号为CN200520102761.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器体以及固定于器体内的U形管,与U形管两端对应设置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所述的器体内设置与进口接管对应的导气件以避免来自进口接管的冷媒直接进入U形管。然而,所述导气件与气流直线路径平行且存在一定间距,只有在介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起作用,而且对气液分离本身作用亦较弱。申请号为CN201010180398.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在具有大致圆筒形的容器主体、将容器主体的上端封闭的盖体、和在容器主体上开口的导入流路的气液分离器中,在盖体上突出地设置隔壁,以便覆盖导入流路的开口、与容器主体的内壁的间隙从周向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宽、到与容器主体的内壁的间隙较窄的端部的长度比到间隙较宽的端部的长度长。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不要求严格的加工精度而设置隔壁,并且能够发挥较高的气液分离效率。但是,这种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差,当混合气带液较少时,难以将混合气中的带液分离出来。申请号为CN200910041177.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腔室、与腔室下部相通的液体冷媒出口管、与腔室上部相通的气体冷媒出口管、以及与腔室相通的气液冷媒入口管,气体冷媒出口管上设置有与腔室上部相通的气体冷媒出口孔,气体冷媒出口管上设置有开闭该气体冷媒出口孔的浮阀。浮阀包括弹簧和沿气体冷媒出口管的表面滑动的漂浮块,弹簧设置在漂浮块与腔室内壁之间,漂浮块和弹簧套设在气体冷媒出口管上。该专利技术在气液分离器内部设计有与气体冷媒出口管相接的浮阀,当气液分离器腔室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浮阀将逐渐并彻底关闭出气体冷媒出口管上的气体冷媒出口孔,从而杜绝液体冷媒进入压缩机、确保喷气增焓的效果和压缩机的可靠性。但是这种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气液分离器压降偏高,体积偏大,单纯依靠重力或者离心力来实现气液两相流中气体和液体的分离,分离效率低,不适用于干度较低的气液混合物的分离,而且大部分分离器只能实现气液的分离,没有排液功能。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具有回油和排液功能的气液分离器,用于克服现有分离器的不足,缩小分离器体积,减小分离器的压降,提高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回油和排液功能的气液分离器,有效缩小气液分离器体积,减小气液分离器的压降,提高气液的分离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回油和排液功能的气液分离器,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分液管、外筒、旋流分离器和环形滤网;外筒包括上筒体、与上筒体固定连接的下筒体;上筒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下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液口,下筒体的侧壁还设有第二排液口 ;分液管贯穿外筒与旋流分离器连接,用于将气液混合物输入到气液分离器内部;旋流分离器和环形滤网共同围成环形空间。进一步地,分液管为弧形分液管,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一管道密封连接的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为弧形管,第二管道为直管。进一步地,弧形分液管的第一管道的进口沿旋流分离器的内壁面的切线方向或者近似切线方向插入气液分离器。可选地,弧形分液管与气液分离器水平固定安装。可选地,弧形分液管与气液分离器的固定安装角度为0°?60°。进一步地,旋流分离器的上部为圆柱形筒体,旋流分离器的下部为截面减缩的筒体;旋流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排液孔。进一步地,环形滤网是一个由滤网围成的中空的圆柱形区域。可选地,环形滤网是一个由多孔板围成的中空的多孔的薄壁圆筒。进一步地,环形滤网的顶部设有排气口。进一步地,一种具有上述气液分离器的喷射器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喷射器、节流阀、蒸发器和调节阀;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相连,冷凝器的出口与喷射器的入口相连,喷射器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第二排液口)通过节流阀与蒸发器的入口相连,蒸发器的出口与喷射器的引射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排气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排油口(第一排液口)与调节阀的入口相连,调节阀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回油和排液功能的气液分离器,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弧形分液管、外筒、旋流分离器和环形滤网;外筒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分液管的进口沿外筒的内壁面的切线方向或者近似切线方向插入气液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和环形滤网共同围成环形空间。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器利用液相和气相之间密度和粘度的不同,当夹带冷冻油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混合物通过弧形分液管后,沿旋流分离器内壁面切线方向进入。进入旋流分离器的气液两相流在旋流分离器和环形滤网共同围成环形空间高速旋转,利用离心力将液相和气相分开,冷冻油和液态制冷剂被甩到旋流分离器的壁面上,液态的冷冻油和制冷剂与气态制冷剂分离后流入下筒体,旋流分离器中间的气态制冷剂穿过环形滤网后进入环形滤网的中心,然后从滤网顶部的排气口排出。密度较大的冷冻油沉积在气液分离器的底部,从底部的第一排液口经毛细管导出后回到压缩机。密度较小的制冷齐?从下筒体侧面的第二排液口排出,从而达到冷冻油、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的分离的目的。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器具有储液和排液功能,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气液分离器的体积偏大、分离效率低、分离原理单一和不适用于干度偏低的场合等缺点,综合利用离心力、重力和表面张力等多种分离手段,实现了对气液两相流的多级分离,能实现冷冻油、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分别分离排出的目的,显著提高分离效率,缩小气液分离器的体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回油和排液功能的气液分离器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回油和排液功能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分液管、外筒、旋流分离器和环形滤网;所述外筒包括上筒体、与所述上筒体固定连接的下筒体;所述上筒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下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液口,所述下筒体的侧壁还设有第二排液口;所述分液管贯穿外筒与所述旋流分离器连接,用于将气液混合物输入到气液分离器内部;所述旋流分离器和环形滤网共同围成环形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记超陈江平王颖梁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