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测试方法及专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3262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测试方法,还涉及该方法中所专用的设备,该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准备待测气体,控制钢瓶Ⅰ和钢瓶Ⅱ内的气体压力,调节分压表;使稀释气体与标准气体按照比例流入温度湿度控制装置的炉箱中,调节炉箱内的温度和湿度,气体从炉箱顶部出口流出,进入动态混匀装置混匀,混匀后的气体进入采样吸附装置,经过吸附装置内的吸附剂或吸附液吸附,剩余气体排空;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环境监测领域测定气体采样效率测试方法,并且设计一配套的测试装置,使环境监测领域乃至其他行业对于气体采样吸附科研更加准确、严谨、科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测试方法,还涉及该方法中所专用的设备,该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准备待测气体,控制钢瓶Ⅰ和钢瓶Ⅱ内的气体压力,调节分压表;使稀释气体与标准气体按照比例流入温度湿度控制装置的炉箱中,调节炉箱内的温度和湿度,气体从炉箱顶部出口流出,进入动态混匀装置混匀,混匀后的气体进入采样吸附装置,经过吸附装置内的吸附剂或吸附液吸附,剩余气体排空;计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环境监测领域测定气体采样效率测试方法,并且设计一配套的测试装置,使环境监测领域乃至其他行业对于气体采样吸附科研更加准确、严谨、科学。【专利说明】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测试方法及专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测试方法,还涉及采用该方法对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进行测试专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环保行业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技术陆续有标准分析方法出台,但是方法的本身主要强调分析方法,而对标准而言,采样方法也是重中之中,因为采样的误差远远大于分析误差。为什么这些标准没有重视采样方法,不是因为不知道采样方法的重要性,而是苦于没有合适的采样测试效率装置去模拟现场采样时采样效率问题,所以这些标准避重就轻的忽略了采样方法。这也是很大一部分环保行业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标准出台少和缓慢的重要原因。而环保行业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出现的无环保标准方法可依,大部分的方法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系列工作场所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此标准虽然较为全面和系统,但是方法本身较为粗糙,更谈不上对采样效率的考虑了,而且作为环保标准的参考,本身的借鉴意义和作用有多大还是个未知数。我国目前现用的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机毒物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以活性炭管收集样品的采样正日趋增多,常见的有机蒸气及其化合物的采样由原用的吸收液或注射器采样逐步被吸附力很强的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硅胶等所取代。据资料报道,美国OSHA和NIOSH所颁布的空气中有机蒸气的监测方法中应用活性炭吸附剂采样者已达数百种之多,约占其整个监测方法的60%以上。由此足以说明活性炭在作为固体吸附剂的应用方面是十分广阔的。目前,空气中采集气体样品普遍采用主动采样技术,即用大气综合采样器(内置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来源,加上流量计控制采样的速率)和采样吸附剂完成样品的采集。采样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硅胶、树脂和吸收液等。虽然这些被选择的吸附剂从理论上是有最佳的吸附效果,也被测试过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采样吸附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吸附的效果好坏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包括气体温湿度、采样流速、采样时间、采样的气象条件、吸附剂的容量、采样干扰和穿透容量等等。目前想要模拟实际样品的采集十分困难,而且成本也高(用一个房间作为气源),基本没有一种方法能实现。穿透容量(BTV)试验是活性炭管采样的特性指标,为了确切寻求活性炭管能适用于现场不同湿度温度的影响及各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采样(如高浓度,高湿度)时,BTV数据甚为重要。通常,BTV数据取决于吸附剂本身的吸附能力并随现场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BTV越小,则越受采样时间限制,不能反应现场真实浓度,采样代表性差。反之,BTV越大,对中、高浓度的现场越不受时间的限制,样品测试结果代表性强,并能如实反映现场不同浓度的分布状况。本专利技术完全可以模拟穿透容量实验的各种要求,浓度可以任意配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量足够,现场的环境条件温湿度只要对缓冲不锈钢瓶中气体改变一下设置就能实现。目前,在环境监测中,对于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效率测试进行模拟采集时,往往采用大塑料袋或通风柜配备大气采样器的装置。这些采样装置目前存在较大缺点,如: (O临时搭建组合的系统,操作时间长,稳定性差; (2)—次采样的体积固定,大塑料袋或通风柜的体积即采样体积(实验室内大塑料袋体积10-20L,通风柜体积100-200L),采样体积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而更改; (3)大塑料袋或通风柜采样,气体减少形成负压未考虑,导致采样速率不均匀; (4)大塑料袋或通风柜采样,气体混匀操作困难; (5)大塑料袋或通风柜温度,湿度难以控制,难以达到模拟现场采样条件。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缺点进行改进,设计一种能够较好模拟实际采样工作的效率测试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对于实际采集的样品有更精确的了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且结果较为准确的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测试方法,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方法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 样效率测试装置; 传统的采样效率测试的方法通常以两种方式解决,一是大塑料袋或通风柜采样,这种方式采气体积无法与实际情况模拟,气象参数更无法匹配,稳定性差,不具科学性。二是直接加液体标样的方式到吸附剂,这种方式更无法表征吸附剂实际情况下的吸附能力,也不具科学性。而该装置实际是真正模拟实际采样情况下吸附剂的采样效能,比如采样时采气气体的湿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通过测试吸附剂效能,假设90%湿度以上时,吸附剂效能明显下降,那实际采样时就要避免这种高湿度情况下采样,必须对样品气体处理,使其温度和湿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本专利技术的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测试装置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测试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准备待测气体,控制钢瓶I内的稀释气体的压力在5-15兆帕之间,开启钢瓶I上的分压表到0.2-1.0兆帕; 控制钢瓶II内的标准气体的压力在5-15兆帕之间;开启钢瓶I和钢瓶II阀门,调节分压表至上述的压力范围; 使稀释气体与标准气体按照比例流入进入动态混匀装置混匀,再进入温度湿度控制装置的炉箱中,调节炉箱内的温度和湿度,温度调节至25°C,湿度为10%,调节温度和湿度后的气体从炉箱顶部出口流出,气体进入采样吸附装置,经过吸附装置内的吸附剂或吸收液吸附,剩余气体排空; 吸附在吸附剂或吸收液上的挥发性有机物的量Cns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进入吸附装置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总量C,6根据流量计的流量V、采集时间S、标准气体所占比例R及化合物分子量M计算得到,C总=V X S X RX M ;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y的计算公式为:y=C?s/C,6。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储存稀释气体的钢瓶I,多个存储标准气体的钢瓶I1、动态混匀装置、温度湿度控制装置、多个采样吸附装置; 钢瓶1、钢瓶II分别与动态混匀装置的一端相并联,动态混匀装置的另一端与温度湿度控制装置串联;所述的温度湿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端并联有多个采样吸附装置; 钢瓶1、钢瓶I1、动态混匀装置、温度湿度控制装置与采样吸附装置之间均通过管道相连接; 钢瓶I与钢瓶II连接有七通比例阀,钢瓶I与钢瓶II与动态混匀装置相连接; 动态混匀装置与温度湿度控制装置之间、温度湿度控制装置与采样吸附装置之间均有流量计; 温度湿度控制装置包括炉箱,所述的炉箱的底部有温度控制器,炉箱的顶部有加湿器,加湿器的喷气口位于炉箱内部,炉箱的外壁上有风扇。温度湿度控制装置包括炉箱,炉箱的底部有温度控制器,炉箱的顶部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测试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准备待测气体,控制钢瓶Ⅰ内的稀释气体的压力在5‑15兆帕之间,开启钢瓶Ⅰ上的分压表到0.2‑1.0兆帕;控制钢瓶Ⅱ内的标准气体的压力在5‑15兆帕之间;开启钢瓶Ⅰ和钢瓶Ⅱ阀门,调节分压表至上述的压力范围;使稀释气体与标准气体按照比例流入进入动态混匀装置混匀,再进入温度湿度控制装置的炉箱中,调节炉箱内的温度和湿度,温度调节至25℃,湿度为10%,调节温度和湿度后的气体从炉箱顶部出口流出,气体进入采样吸附装置,经过吸附装置内的吸附剂或吸收液吸附,剩余气体排空;吸附在吸附剂或吸收液上的挥发性有机物的量C吸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进入吸附装置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总量C总根据流量计的流量V、采集时间S、标准气体所占比例R及化合物分子量M计算得到,C总=V×S×R×M;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y的计算公式为:y=C吸/C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刚章勇张蓓蓓孙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