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中的便携设备的感应充电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2891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中的便携设备的感应充电的装置。一种包括产生电磁场的基座单元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一种包括被电磁场感应充电的可再充电蓄电池的便携设备。间隔片被放置于所述便携设备和所述基座单元之间。所述间隔片支撑所述便携设备且在所述基座单元和所述便携设备之间保持气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中的便携设备的感应充电的装置。一种包括产生电磁场的基座单元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一种包括被电磁场感应充电的可再充电蓄电池的便携设备。间隔片被放置于所述便携设备和所述基座单元之间。所述间隔片支撑所述便携设备且在所述基座单元和所述便携设备之间保持气隙。【专利说明】用于车辆中的便携设备的感应充电的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主张2012年9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 / 703, 35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介绍
实施例概括地涉及车辆中的可再充电蓄电池系统。诸如蜂窝电话的电子便携设备通过要求再充电的蓄电池包来供电。众所周知这样的电子便携设备通过利用接触终端来在外部电源(例如电源插座)和该电子便携设备之间传输电能,然而非接触充电使用感应充电来不需电耦合接触终端以将电能传输给该电力便携设备来给便携设备再充电。这样的便携设备的例子包括无绳电话、电子牙刷和其它电子便利设备。感应充电系统通常包括基座充电单元,该基座充电单元包括用于产生电磁场的感应线圈。在该电力便携设备中的感应线圈中由基座充电单元中的感应线圈感应产生电荷。该感应电荷被转换为DC电压用于给蓄电池再充电。诸如蜂窝电话的电力设备具有自保护模式,其中如果蜂窝电话的温度变得高于预定温度时该设备将进入安全充电模式。所述安全充电模式包括仅允许电能的涓流充电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这防止对蓄电池以及蜂窝电话的电子部件的损坏。通常诸如房子或建筑的一个房间的环境的周围温度将不会导致蜂窝电话进入安全充电模式;然而,诸如车辆的充电环境具有更高的周围温度,特别是如果车辆暴露在太阳底下时。在这样的环境中,座舱温度可能从70C至-20C变化。这种条件以及主基站的热生成可能导致蜂窝电话蓄电池温度升高至所述预定温度阈值之上并进入安全充电模式。该蜂窝电话无法以期望的速度充电造成用户的麻烦和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的优点是用于便携设备的可再充电蓄电池的增强的充电,其中感应充电被用于给蓄电池充电。间隔片放置于包括基座充电单元的电源板的表面和便携设备之间。所述间隔片,除了支撑该便携设备之外,在基座充电单元和便携设备之间保持相应的空间,这允许空气沿着便携设备的再充电表面流动。所述空气流有助于保持蓄电池温度在阈值温度以下,如果超过将会导致电话进入安全充电模式且此时仅有涓流充电被应用到可再充电蓄电池上从而避免对可再充电蓄电池的损坏。其结果是,便携设备蓄电池的再充电时间减少。实施例考虑了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所述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包括产生电磁场的基座单元。便携设备包括被所述电磁场感应充电的可再充电蓄电池。间隔片放置在该便携设备和该基座单元之间。该间隔片支撑该便携设备并维持该基座单元和该便携设备之间的气隙。这个申请提供如下解决方案:1、一种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包括:基座单元,产生电磁场;便携设备,包括被电磁场感应充电的可再充电蓄电池;以及间隔片,放置于所述便携设备和所述基座单元之间,所述间隔片支撑所述便携设备且在所述基座单元和所述便携设备之间保持气隙。2、根据解决方案I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间隔片在所述基座单元和所述便携设备之间保持2mm的气隙。3、根据解决方案I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间隔片在所述基座单元和所述便携设备之间保持大于0_且小于2_的气隙。4、根据解决方案I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进一步包括电源板,电源板包括电源板表面,其中所述基座单元被集成到所述电源板中。5、根据解决方案4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间隔片集成为所述电源板的一部分,其中所述间隔片和所述电源板包括相同的材料组成。6、根据解决方案4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间隔片独立于所述电源板形成。7、根据解决方案4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间隔片的材料组成被选择用于最小化存储在电源板中的热量向便携设备的接触外部表面的热传导。8、根据解决方案I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电源板表面上的所述间隔片的构造被选择用于最大化所述电源板表面和便携设备之间的气流。9、根据解决方案8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电源板表面上的所述间隔片的构造包括正方形构造。10、根据解决方案8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电源板表面上的所述间隔片的构造包括三角形构造。11、根据解决方案8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电源板表面上的所述间隔片的构造包括长方形构造。12、根据解决方案8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电源板表面上的所述间隔片的构造包括多边形构造。13、根据解决方案8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电源板表面上的所述间隔片的构造包括非线性构造。14、根据解决方案I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电源板表面上的所述间隔片的数量被选择用于最大化所述电源板表面和便携设备之间的气流。15、根据解决方案I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所述间隔片的形状包括钉。16、根据解决方案I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所述间隔片的形状包括柱。17、根据解决方案I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所述间隔片的形状包括球。18、根据解决方案I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所述间隔片的形状包括方块。19、根据解决方案I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所述间隔片的形状包括浅凹。20、根据解决方案I所述的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其中所述所述间隔片的形状包括球。【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基座充电系统的简化视图。图2为用于给便携设备充电的感应充电系统。图3为不具有散热特征的感应充电系统的侧视图。图4为具有散热特征的感应充电系统的侧视图。图5为温度对应充电时间的曲线图。图6为充电电流对应充电时间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用于对诸如蜂窝电话的便携设备12感应再充电的基座充电单元10,该蜂窝电话是被用户携带用于传送和接受无线通讯信号的通讯设备。应当理解所述便携设备可能是任何使用可再充电蓄电池的设备以及可能被利用感应充电技术进行再充电。所述便携设备12包括对便携设备12供电的可再充电蓄电池14。所述可再充电蓄电池14封装在外罩16中以隐藏和免受外部元件的影响且通常可以从便携设备12上拆卸下来。当被附接到便携设备10上时可再充电蓄电池14被以来自基座充电单元10的感应充电的方式进行再充电。如图1所示,便携设备不需要坞站;相反便携设备12仅要求该设备处于充电单元10的相应的范围内以接受足够强度的电磁场来对可再充电蓄电池14进行感应充电。然而,由于传输感应线圈和接收感应线圈之间的方位问题,如果需要的话,坞站可用于在某一方向上定位该设备以最优地接收产生的电磁场。图2为用于给便携设备12充电的感应充电系统的框图。基座充电单元10包括外部电源18、初级控制电路20、和初级感应线圈22。所述外部电源18接收来自车辆中的能量产生设备(例如交流发电机)或能量储存设备(例如蓄电池)的能量输入。如果所述输入能量来自于诸如蓄电池的能量储存设备,则外部电源可以包括能将输入能量转换为相应的交流电流(AC)的电力电路。所述初级控制电路20调节产生在所述初级感应线圈22上的倉tfi。便携设备包括次级感应线圈24、次级控制电路26、和可再充电蓄电池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设备再充电系统,包括:基座单元,产生电磁场;便携设备,包括被电磁场感应充电的可再充电蓄电池;以及间隔片,放置于所述便携设备和所述基座单元之间,所述间隔片支撑所述便携设备且在所述基座单元和所述便携设备之间保持气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考施克T·韩D·拉斯库J·M·斯托利基X·金B·哈利希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