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厚度PVC层压板材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2352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1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厚度PVC层压板材及其生产工艺,所述板材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PVC树脂粉100,复合铅稳定剂2-6,硬脂酸钡0.3-0.8,硬脂酸钙0.3-0.8,石蜡0.2-0.7,氯化聚乙烯2-6,丙烯酸酯2-6,偶联剂2-5,轻质碳酸钙8-20;所述偶联剂为硅烷类偶联剂;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经捏合、密炼、初炼、精炼、压延工艺制备而成。该发明专利技术交联度强,延展性良好,厚度大,加工时不分层或发裂,耐温性能较高,不发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大厚度PVC层压板材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冶炼、稀土、建材、环保等行业的板厚为45毫米以上大厚度PVC层压板材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PVC(Polyvinylchlorid,聚氯乙烯)层压板材的材料配方中氯化聚乙烯(CPE)的含量少,且不含偶联剂,从而导致片材之间的交联度不强,故采用该种配方所生产的PVC层压板材的最大厚度只能达到30mm,若采用这种配方制备30mm以上厚度的PVC层压板材,就会导致在对这种30mm以上厚度的PVC层压板材进行机械加工时,极易产生分层或发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交联度强、延展性良好、厚度大、加工时不分层或发裂、耐温性能较高、不发黄的大厚度PVC层压板材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PVC树脂粉100,复合铅稳定剂2-6,硬脂酸钡0.3-0.8,硬脂酸钙0.3 — 0.8,石蜡0.2-0.7,氯化聚乙烯2-6,丙烯酸酯2-6,偶联剂2_5,轻质碳酸钙8_20。所述偶联剂为硅烷类偶联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厚度PVC层压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a.按配料量将PVC树脂粉投入到塑料热混合机内,然后依次加入复合铅稳定剂、硬脂酸钡、硬脂酸钙、石蜡、氯化聚乙烯、丙烯酸脂,待混合后再加入偶联剂和轻质碳酸钙,在塑料热混合机内充分混合4-6分钟,当温度超过95 °C时,将混合料投入冷搅机内进行冷却,冷却至45 °C以下; b.把已冷却的混合料投入到密闭式炼塑机内进行密炼加工,在165-180V的温度范围内密炼5-7分钟; c.将密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投入到开放式炼塑机内进行初炼加工,在160-175°C的温度范围内初炼2-3分钟; d.将初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投入到下一个开放式炼塑机内进行精炼加工,在160-175°C的温度范围内精炼2-3分钟; e.将上述精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送至塑料三辊压延机内进行压延,制备片材;控制三辊辊距在50-80丝以内,温度控制在155-165°C之间,制备时间1_2分钟; f.测量片材尺寸,热压成型即得。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配方中采用了丙烯酸酯(ACR)及硅烷类偶联剂,丙烯酸酯是PVC的一种重要的抗冲击改性剂,与PVC相容性好,并与PVC形成“海岛”结构,经丙烯酸酯改性的PVC在受外力作用时,就会在丙烯酸酯的周围产生大量银纹,并快速扩散成剪切带,吸收大量冲击能,从而大大提闻材料的抗冲击性,可有效提闻板材的延展性,硅烷类偶联剂能改善填料在塑料中的分散性,并能改善与PVC树脂的相容性及表面接触的紧密性,从而提高塑料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在配方中还采用了复合铅稳定剂,以取代传统的三盐基硫酸铅和二盐基亚磷酸铅,可大大提高PVC层压板材的耐温性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交联度强,延展性良好,可加工出大厚度PVC层压板材,板材厚度可高达80毫米; 2.在对板材进行机械加工时(如:车削、钻削等加工),不分层或发裂; 3.耐温性能较高,可彻底解决PVC层压板材易发黄问题; 4.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I)先取PVC树脂粉IOOkg投入到塑料热混合机内,然后依次加入复合铅稳定剂2kg、硬脂酸钡0.3kg、硬脂酸钙0.3kg、石蜡0.2kg、氯化聚乙烯2kg、丙烯酸脂2kg,待混合后再加入偶联剂2kg和轻质碳酸钙8kg,在塑料热混合机内充分混合4-6分钟,当温度超过95°C时,将混合料投入冷搅机内进行冷却,冷却至45 °C以下; (2 )把已冷却的混合料投入到密闭式炼塑机内进行密炼加工,在165-180 0C的温度范围内密炼5-7分钟; (3)将密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投入到开放式炼塑机内进行初炼加工,在160-175°C的温度范围内初炼2-3分钟; (4)将初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投入到下一个开放式炼塑机内进行精炼加工,在160-175°C的温度范围内精炼2-3分钟; (5)将上述精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送至塑料三辊压延机内进行压延,制备片材;控制三辊辊距在50-80丝以内,温度控制在155-165°C之间,制备时间1_2分钟; (6)测量片材尺寸,热压成型即得。实施例2: (I)先取PVC树脂粉IOOkg投入到塑料热混合机内,然后依次加入复合铅稳定剂6kg、硬脂酸钡0.8kg、硬脂酸韩0.8kg、石腊0.7kg、氯化聚乙烯6kg、丙烯酸脂6kg,待混合后再加入偶联剂5kg和轻质碳酸钙20kg,在塑料热混合机内充分混合4-6分钟,当温度超过95°C时,将混合料投入冷搅机内进行冷却,冷却至45 °C以下; (2 )把已冷却的混合料投入到密闭式炼塑机内进行密炼加工,在165-180 0C的温度范围内密炼5-7分钟; (3)将密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投入到开放式炼塑机内进行初炼加工,在160-175°C的温度范围内初炼2-3分钟; (4)将初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投入到下一个开放式炼塑机内进行精炼加工,在160-175°C的温度范围内精炼2-3分钟; (5)将上述精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送至塑料三辊压延机内进行压延,制备片材;控制三辊辊距在50-80丝以内,温度控制在155-165°C之间,制备时间1_2分钟; (6)测量片材尺寸,热压成型即得。实施例3:(1)先取PVC树脂粉IOOkg投入到塑料热混合机内,然后依次加入复合铅稳定剂3kg、硬脂酸钡0.4kg、硬脂酸韩0.4kg、石腊0.3kg、氯化聚乙烯3kg、丙烯酸脂3kg,待混合后再加入偶联剂3kg和轻质碳酸钙10kg,在塑料热混合机内充分混合4-6分钟,当温度超过95°C时,将混合料投入冷搅机内进行冷却,冷却至45 °C以下; (2 )把已冷却的混合料投入到密闭式炼塑机内进行密炼加工,在165-180 0C的温度范围内密炼5-7分钟; (3)将密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投入到开放式炼塑机内进行初炼加工,在160-175°C的温度范围内初炼2-3分钟; (4)将初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投入到下一个开放式炼塑机内进行精炼加工,在160-175°C的温度范围内精炼2-3分钟; (5)将上述精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送至塑料三辊压延机内进行压延,制备片材;控制三辊辊距在50-80丝以内,温度控制在155-165°C之间,制备时间1_2分钟; (6)测量片材尺寸,热压成型即得。实施例4: (1)先取PVC树脂粉IOOkg投入到塑料热混合机内,然后依次加入复合铅稳定剂4kg、硬脂酸钡0.5kg、硬脂酸韩0.5kg、石腊0.4kg、氯化聚乙烯4kg、丙烯酸脂4kg,待混合后再加入偶联剂3kg和轻质碳酸钙12kg,在塑料热混合机内充分混合4-6分钟,当温度超过95°C时,将混合料投入冷搅机内进行冷却,冷却至45 °C以下; (2 )把已冷却的混合料投入到密闭式炼塑机内进行密炼加工,在165-180 0C的温度范围内密炼5-7分钟; (3)将密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投入到开放式炼塑机内进行初炼加工,在160-175°C的温度范围内初炼2-3分钟; (4)将初炼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料投入到下一个开放式炼塑机内进行精炼加工,在160-175°C的温度范围内精炼2-3分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厚度PVC层压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PVC树脂粉100,复合铅稳定剂2?6,硬脂酸钡0.3?0.8,硬脂酸钙0.3-0.8,石蜡0.2?0.7,氯化聚乙烯2?6,丙烯酸酯2?6,偶联剂2?5,轻质碳酸钙8?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厚度PVC层压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 PVC树脂粉100,复合铅稳定剂2-6,硬脂酸钡0.3-0.8,硬脂酸钙0.3 — 0.8,石蜡0.2-0.7,氯化聚乙烯2-6,丙烯酸酯2-6,偶联剂2_5,轻质碳酸钙8_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厚度PVC层压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类偶联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厚度PVC层压板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a.按配料量将PVC树脂粉投入到塑料热混合机内,然后依次加入复合铅稳定剂、硬脂酸钡、硬脂酸钙、石蜡、氯化聚乙烯、丙烯酸脂,待混合后再加入偶联剂和轻质碳酸钙,在塑料热混合机内充分混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张声全黄金彪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华亿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