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亚建专利>正文

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198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定向反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及其制造方法。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由表面树脂层、胶粘剂层、单层紧密排列的玻璃微珠层、聚焦涂料层、金属反射层、金属保护层、压敏胶粘层、防粘层复合粘接而成,表面树脂层表面设有保护衬托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反光强度高、逆反射性能佳、高柔韧性、抗挠屈性好、耐候性好、耐冲压、耐化学腐蚀,且在金属镀层上涂布了保护材料,可以完全预防因施工方操作不当或底材选择不当所引起的金属镀层发黑、破坏反射层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制造方法可控性强,选材容易,成本低廉,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向反光材料
,尤其是一种新型的。
技术介绍
反光材料最早是美国3M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研制成功,经过近70年的发展,现已从最初的主要用于公路交通领域扩展到铁路、航运、电力、矿山、广告、城市、装饰等领域,反光膜按其不同的逆反射原理可分为玻璃珠型和微棱镜型两大类,其中采用玻璃珠型的反光膜根据其物理和反光性能又分为柔韧级、工程级、高强级三种类型,柔韧级反光膜反光性能较低,但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冲压成各种文字或图案,广泛用于制作机动车辆牌照,工程级反光膜反光性能比柔韧级略高,主要用来制作工程标志,高强级反光膜反光强度高,逆反射性能佳,主要用于制作交通标志。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国道建设迅速发展,火车提速等对交通标志、机动车辆牌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强级反光膜的用量不断增加。美国专利No.4,104,102对反光膜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说明,其采用聚焦层复合的工艺,大生产中很难实现,并且成品率低。国内反光膜的生产多采用先镀反射层,再与玻璃微珠复合的工艺,如专利96225924.1,该工艺所成的反光膜亮度低,特别是大角度下的逆反射系数低,且很难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高强级反光膜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光强度高、逆反射性能佳、高柔韧性、抗挠屈性好、耐候性好、耐冲压、耐化学腐蚀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由表面树脂层、胶粘剂层、单层紧密排列的玻璃微珠层、聚焦涂料层、金属反射层、金属保护层、压敏胶粘层、防粘层复合粘接而成,表面树脂层表面设有保护衬托层。为使产品具有高柔韧性和高耐候性,所述的表面树脂层为采用高耐候性的多元丙烯酸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以上几种材料的混合体,涂布而成的厚度为15~70微米的透明树脂膜。为使产品的角度性好,所述的聚焦涂层为5~10微米厚并与玻璃微珠层的微珠球形底面同心的球面聚焦涂层。为使产品具有高反光强度,所述的金属反射层厚度为3~5微米。为使产品可完全预防因施工方操作不当或底材选择不当所引起的金属镀层发黑、破坏反射层等问题,所述的金属保护层的厚度为10~15微米。上述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艺流程a.涂布表面树脂层,在保护衬托层BOPET膜或BOPP膜表面上,涂布丙烯酸树脂或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以上几种树脂的改性混合体,形成表面树脂层,涂布方式为滚涂、喷涂、擦涂或浸涂;b.涂布胶粘剂层,表面树脂层上涂布胶粘剂层;c.静电布珠形成玻璃微珠层,用静电布珠工艺将玻璃微珠粘接在胶粘剂层上,并压合使玻璃微珠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形成玻璃微珠单层均匀紧密排列的玻璃微珠层;d.涂布聚焦涂料层,在玻璃微珠底面涂布水性环保涂料,在微珠底面形成与微珠球形底面同心的球面聚焦涂层,涂布方式为滚涂、喷涂或擦涂;e.镀金属反射层,用真空镀膜设备在聚焦涂层上进行真空镀膜,形成碗状的镜面金属反射层;f.涂布金属保护层,在金属反射层上涂布金属保护层;g.涂布压敏胶粘层,在金属保护层上涂布压敏粘合剂,形成压敏胶粘层;h.复合防粘层,在压敏胶粘层上复合防粘纸,形成防粘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反光强度高、逆反射性能佳、高柔韧性、抗挠屈性好、耐候性好、耐冲压、耐化学腐蚀,且在金属镀层上涂布了保护材料,可以完全预防因施工方操作不当或底材选择不当所引起的金属镀层发黑、破坏反射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制造方法可控性强,选材容易,成本低廉,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面树脂层,2.胶粘剂层,3.单层紧密排列的玻璃微珠层,4.聚焦涂料层,5.金属反射层,6.金属保护层,7.压敏胶粘层,8.防粘层,9.保护衬托层。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由表面树脂层1、胶粘剂层2、单层紧密排列的玻璃微珠层3、聚焦涂料层4、金属反射层5、金属保护层6、压敏胶粘层7、防粘层8复合粘接而成,表面树脂层1表面设有保护衬托层9。表面树脂层1为采用高耐候性的多元丙烯酸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以上几种材料的混合体,涂布而成的厚度为15~70微米的透明树脂膜。聚焦涂层4为5~10微米厚并与玻璃微珠层3的微珠球形底面同心的球面聚焦涂层4。金属反射层5厚度为3~5微米。金属保护层6厚度为10~15微米。上述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艺流程a.涂布表面树脂层1,在保护衬托层9聚对苯二甲聚乙二醇酯(BOPET)膜或聚丙烯(BOPP)膜表面上,涂布丙烯酸树脂或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以上几种树脂的改性混合体,形成表面树脂层1,涂布方式为滚涂、喷涂、擦涂或浸涂;b.涂布胶粘剂层2,表面树脂层1上涂布胶粘剂,形成胶粘剂层2;c.静电布珠形成玻璃微珠层3,用静电布珠工艺将玻璃微珠粘接在胶粘剂层2上,并压合使玻璃微珠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形成玻璃微珠单层均匀紧密排列的玻璃微珠层3;d.涂布聚焦涂料层4,在玻璃微珠底面涂布水性环保型的改性丙烯酸涂料或聚氨酯涂料,涂料中加有紫外线吸收剂、流平剂、消泡剂和润湿剂,涂料的固体份含量为16%~46%。,经烘道干燥后在微珠底面自然形成与微珠球形底面同心的球面聚焦涂层4,涂布方式为滚涂、喷涂或擦涂;e.镀金属反射层5,用真空镀膜设备在聚焦涂层4上进行真空镀膜,形成碗状的镜面金属反射层5;f.涂布金属保护层6,在金属反射层5上涂布金属保护层6;g.涂布压敏胶粘层7,在金属保护层6上涂布压敏粘合剂,形成压敏胶粘层7;h.复合防粘层8,在压敏胶粘层7上复合防粘纸,形成防粘层8,成品分切包装时将保护衬托层9剥离。权利要求1.一种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其特征在于由表面树脂层(1)、胶粘剂层(2)、单层紧密排列的玻璃微珠层(3)、聚焦涂料层(4)、金属反射层(5)、金属保护层(6)、压敏胶粘层(7)、防粘层(8)复合粘接而成,表面树脂层(1)表面设有保护衬托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树脂层(1)为采用高耐候性的多元丙烯酸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以上几种材料的混合体,涂布而成的厚度为15~70微米的透明树脂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焦涂层(4)为5~10微米厚并与玻璃微珠层的微珠球形底面同心的球面聚焦涂层(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反射层(5)厚度为3~5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保护层(6)厚度为10~15微米。6.一种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艺流程a.涂布表面树脂层(1),在保护衬托层(9)BOPET膜或BOPP膜表面上,涂布丙烯酸树脂或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以上几种树脂的改性混合体,形成表面树脂层(1),涂布方式为滚涂、喷涂、擦涂或浸涂;b.涂布胶粘剂层(2),表面树脂层(1)上涂布胶粘剂,形成胶粘剂层(2);c.静电布珠形成玻璃微珠层(3),用静电布珠工艺将玻璃微珠粘接在胶粘剂层(2)上,并压合使玻璃微珠的底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柔韧性亚克力反光膜,其特征在于:由表面树脂层(1)、胶粘剂层(2)、单层紧密排列的玻璃微珠层(3)、聚焦涂料层(4)、金属反射层(5)、金属保护层(6)、压敏胶粘层(7)、防粘层(8)复合粘接而成,表面树脂层(1)表面设有保护衬托层(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亚建
申请(专利权)人:陆亚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