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1960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0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进行空气预调节时通过进行杀菌或除臭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冷暖空调部件(4)具备对内部空气和外部空气进行切换的进气节气门(3)、鼓风机(5)、车内热交换器(6)、加热器芯(10)、空气混合门(13)以及离子发生器(18)。A/C控制器(20)在制热时使PTC加热器(12)和电动水泵(11)进行动作,来使加热器芯(10)加热空气,在制冷时使压缩机(9)进行动作来使车内热交换器(6)吸热。通过空气混合门(13)混合的冷气和热气形成目标温度的空气,通过通道(18)从吹风口(22、23、24)吹出。在通道(18)中配置离子发生器(19),在进行空气预调节时与鼓风机(5)的动作同时地离子发生器(19)进行动作,进行杀菌或除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的空调装置(空气调整装置),特别是涉及能够在乘客乘车之前进行动作使得在乘车时提供舒适的车内空间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电动汽车用的空调装置,已知如下进行乘车前的空气调节(下面简写为空气预调节)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I):事先设定出发预定时刻,在到达该出发预定时刻之前使车辆用空调装置进行动作以形成预先设定的车厢内目标温度。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474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4]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根据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点:虽然通过空气预调节得到了预先设定的车厢内温度,从而针对乘车时的温热环境改善了舒适性,但是期望除了温热环境以外也将提高出发时的车厢内环境的舒适性。_6]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专利技术在将空调部件所生成的空调风引导至车厢内的送风路径上配置产生进行杀菌或除臭的离子的离子发生器,在空气预调节时使离子发生器进行动作。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空调部件,其通过对由送风机从外部导入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来生成期望温度的空调风;送风路径,其将由上述空调部件生成的空调风引导至车厢内;离子发生器,其配置在上述送风路径内,产生进行杀菌或除臭的离子;空气预调节控制单元,其接受出发预定时刻的设定,在出发预定时刻之前自动地使上述空调部件进行动作来进行车厢内的空气调节;以及空调控制单元,其在进行空气预调节时使上述离子发生器进行动作。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存在能够提供如下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效果:由于在空气预调节时使离子发生器进行动作,因此在出发预定时刻,车厢内温度舒适,并且由于完成了车厢内的杀菌或除臭而进一步提闻了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结构的系统结构图。图2是说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控制流程图。图3是说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控制流程图。图4是说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控制流程图。图5是说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控制流程图。图6是说明时间A tl和时间A t2的校正过程的控制流程图。图7是表示离子发生器的杀菌试验结果的图表。图8是表示离子发生器的除臭试验结果的图表。附图标记说明1:内部空气导入口 ;2:外部空气导入口 ;3:进气节气门(内外部空气切换单元);4:冷暖空调部件;5:鼓风机(送风机);6:车内热交换器(冷却单元);7:膨胀阀;8:冷凝器(冷却单元);9:压缩机(冷却单元);10:加热器芯(加热单元);11:电动水泵(加热单元);12:PTC加热器(加热单元);13:空气混合门;15:外部气温传感器;16:车内温度传感器;17:日照传感器;18:通道(送风路径);19:离子发生器;20:A/C控制器(空调控制单元、空气预调节控制单元);21:显示部件。【具体实施方式】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搭载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车辆是通过电池的电力使驱动马达进行动作、通过对驱动轮进行驱动来行驶的电动汽车。此外,作为搭载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车辆,也可以是具备发动机等的内燃机的车辆、将发动机和马达合用的混合动力车辆、能够外部充电的插电混合动力车辆(Plug-1nhybrid vehicles)、用燃料电池驱动的燃料电池车辆。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空气预调节为了避免消耗电池的蓄电量使可行驶距离减少,而优选在电动汽车连接有充电用的外部电源的状态下执行,从外部电源提供用于空气预调节的电力。[关于车辆用空调装置]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结构例的系统结构图。在图1中,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向车厢内吹出温度被调整后的空气的冷暖空调(HVAC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部件4。另外,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作为冷却单元的冷却系统以及作为加热单元的加热器芯10、电动水泵11以及PTC加热器12,该冷却系统具备车内热交换器6、膨胀阀7、冷凝器8、压缩机9。冷暖空调部件4具有导入车厢内的空气的内部空气导入口 1、导入作为车厢外的空气的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口 2以及作为对内部空气导入口 I和外部空气导入口 2进行切换的内外部空气切换单元的进气节气门3,该内部空气导入口 I和外部空气导入口 2是空气取入口。在进行空气预调节时,进气节气门3打开内部空气导入口 I并关闭外部空气导入口 2的状态是内部空气循环模式,打开外部空气导入口 2并关闭内部空气导入口 I的状态是外部空气导入模式。根据由驾驶员设定的、或者根据自动空调控制所要求的内部空气混入率来通过作为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控制部的A/C控制器20适当地控制进气节气门3的打开和关闭。A/C控制器20兼用作空调控制单元和空调预调节控制单元。从空气取入口导入的空气通过被马达5a驱动的鼓风机5提供到车内热交换器6。根据由驾驶员设定的、或者根据自动空调控制所要求的送风量来通过A/C控制器20适当地驱动进行鼓风机5的驱动的马达5a。[关于冷却系统]车内热交换器6与膨胀阀7、冷凝器8、压缩机9 一起构成了作为冷却单元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通过被加压液化的制冷剂经过膨胀阀7变成雾状放出到车内热交换器6时夺走气化热,来与流通于车内热交换器6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空气的冷却。在车内热交换器6中结束了热交换的制冷剂通过作为电动制冷剂压缩机的压缩机9进行压缩。该压缩机9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马达进行驱动,具备与被提供的电力相应的压缩能力。由压缩机9压缩变成高温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8放热冷却而被液化,并通过膨胀阀7再次提供到车内热交换器6内。该冷却系统自身是众所周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关于加热系统]通过车内热交换器6的空气被提供到设置在其空气通路下游的加热器芯10来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系统具有加热器芯10、PTC加热器12以及泵11。加热器芯10通过使温水流通来与被导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空气进行加热。泵11通过驱动马达Ila进行驱动,使温水在加热器芯10与PTC加热器12之间循环。PTC 加热器 12 是使用具有正的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特性的电阻体的发热体。当以恒压驱动PTC加热器12时,随着温度上升而电阻值增加、电流减少,由此发热量减少。因此,当PTC加热器12的温度上升达到规定温度时,具有保持该温度的功遗。[关于空气调节功能]紧邻加热器芯10之前设置的空气混合门13具有对通过车内热交换器6的空气中的通过加热器芯10的空气的比例进行控制的功能。A/C控制器20通过控制空气混合门13的开度进行调整以使从吹风口 22、23、24向车厢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吹风口 22是去除前挡风玻璃以及左右前座门窗玻璃的车窗雾气的除霜器(DEF)吹风口。吹风口 23是朝向前座乘客吹风的通风器(VENT)吹风口。吹风口 24是在制热时朝向前座乘客的脚下吹风以使前座乘客的脚下的温度分布变得均匀的脚下(FOOT)吹风口。这些吹风口22、23、24由驾驶员选择、或者与自动空调控制所要求的吹风模式相应地适当控制吹风口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向作为通风器(VENT)吹风口的吹风口 23的送风路径18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空调部件,其通过对由送风机从外部导入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来生成期望温度的空调风;送风路径,其将由上述空调部件生成的空调风引导至车厢内;离子发生器,其配置在上述送风路径内,产生进行杀菌或除臭的离子;空气预调节控制单元,其接受出发预定时刻的设定,在出发预定时刻之前自动地使上述空调部件进行动作来进行车厢内的空气调节;以及空调控制单元,其在进行空气预调节时使上述离子发生器进行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14 JP 2012-202341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空调部件,其通过对由送风机从外部导入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来生成期望温度的空调风; 送风路径,其将由上述空调部件生成的空调风引导至车厢内; 离子发生器,其配置在上述送风路径内,产生进行杀菌或除臭的离子; 空气预调节控制单元,其接受出发预定时刻的设定,在出发预定时刻之前自动地使上述空调部件进行动作来进行车厢内的空气调节;以及 空调控制单元,其在进行空气预调节时使上述离子发生器进行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出发预定时刻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冈孝佳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