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合成演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744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学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定量显示和控制物体运动时间、描绘出各种运动轨迹从而说明运动合成原理的运动合成演示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下边缘各设有一水平轨道,所述上下水平轨道之间设置有可沿水平轨道滑动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纵向轨道,所述纵向轨道底部铰接于框架底部,所述框架上部横向设置有槽口一,所述纵向轨道上部纵向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槽口二,所述纵向轨道上部通过穿过槽口二并可沿槽口一滑动的移动螺栓连接,所述纵向轨道上设置有可沿纵向轨道滑动的模型,所述模型上设置有在移动过程中可在底板上绘制轨迹线的笔。该演示器不仅能描绘出物体做各种运动的轨迹,而且能定量显示和控制物体运动的时间。并定量演示说明运动合成的原理以及运动的等时性和独立性,还可以演示互成任意夹角的两直线运动的合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合成演示器
本技术属于教学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定量显示和控制物体运动时间、描绘出各种运动轨迹从而说明运动合成原理的运动合成演示器。
技术介绍
现行中学教科书中用来演示运动合成的实验装置不能描绘物体的运动轨迹。目前,教学中用来演示说明运动合成的实验教具存在着只能描绘物体做直线运动轨迹,不能描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不能演示两个互成任意夹角的直线运动的合成、不能控制和显示物体运动的时间、无法定量演示说明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以及运动的等时性和独立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运动合成演示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运动合成演示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下边缘各设有一水平轨道,所述上下水平轨道之间设置有可沿水平轨道滑动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纵向轨道,所述纵向轨道底部铰接于框架底部,所述框架上部横向设置有槽口一,所述纵向轨道上部纵向轨道长度方向设置有槽口 二,所述纵向轨道上部通过穿过槽口 二并可沿槽口 一滑动的移动螺栓连接,所述纵向轨道上设置有可沿纵向轨道滑动的模型,所述模型上设置有在移动过程中可在底板上绘制轨迹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合成演示器,包括底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9)上下边缘各设有一水平轨道(2),所述上下水平轨道(2)之间设置有可沿水平轨道(2)滑动的框架(1),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纵向轨道(3),所述纵向轨道(3)底部铰接于框架(1)底部,所述框架(1)上部横向设置有槽口一(24),所述纵向轨道(3)上部纵向轨道(3)长度方向设置有槽口二(241),所述纵向轨道(3)上部通过穿过槽口二(241)并可沿槽口一(24)滑动的移动螺栓(7)连接,所述纵向轨道(3)上设置有可沿纵向轨道(3)滑动的模型,所述模型上设置有在移动过程中可在底板(19)上绘制轨迹线的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合成演示器,包括底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9)上下边缘各设有一水平轨道(2),所述上下水平轨道(2)之间设置有可沿水平轨道(2)滑动的框架(1),所述框架(I)上设置有纵向轨道(3),所述纵向轨道(3)底部铰接于框架(I)底部,所述框架(I)上部横向设置有槽口一( 24),所述纵向轨道(3 )上部纵向轨道(3 )长度方向设置有槽口 二(241),所述纵向轨道(3)上部通过穿过槽口二(241)并可沿槽口一(24)滑动的移动螺栓(7)连接,所述纵向轨道(3)上设置有可沿纵向轨道(3)滑动的模型,所述模型上设置有在移动过程中可在底板(19)上绘制轨迹线的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动合成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I)一侧设置有水平电机(12 ),所述水平电机(12 )通过拉线一(11)带动框架(I)沿水平轨道(2 )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运动合成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轨道(3)上端设置有纵向电机(5 ),所述纵向电机(5 )通过拉线二( 6 )带动模型沿纵向轨道(3 )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动合成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9)上位于纵向轨道一侧设置有滑轮一(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邢凯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