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RFID读写器的收发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发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RFID读写器的收发电路。
技术介绍
RFID利用了电磁波空间耦合、传播进行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被标识对象,获取对象信息的目的,同其他一些识别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具有高效快捷、非接触、无污染、识别率高等突出优点,识别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能够应用到很多行业,现今的用于RFID读写器的收发电路结构复杂,耗电量较高,实用范围太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实用范围广的用于RFID读写器的收发电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射频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晶振、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天线和电源,所述射频芯片的发射器电源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射频芯片的漏级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天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芯片的电阻模式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射频芯片的发射器接地端、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一外接晶振端、所述晶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射频芯片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RFID读写器的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晶振、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天线和电源,所述射频芯片的发射器电源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射频芯片的漏级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天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芯片的电阻模式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射频芯片的发射器接地端、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一外接晶振端、所述晶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二外接晶振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晶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射频芯片的数字接地端同时与所述射频芯片的的第一空脚端、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二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RFID读写器的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晶振、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天线和电源,所述射频芯片的发射器电源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射频芯片的漏级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天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芯片的电阻模式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梦飞,陈伟,周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方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