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螺杆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0210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4:29
一种涉及保温板生产线层压机的新型螺杆升降系统,包括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等,其特征是: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分布在层压机的两侧,螺杆升降机均匀布置在层压机立柱左侧,减速电机布置在第四个立柱与第五个立柱之间,螺杆升降机之间通过对轮和传动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原升降系统因泄露液压油导致上层压机升降不一致的弊端,使上层压机升降更加精确,消除了定期调整维护液压站的繁琐工序。螺杆升降机构造简单,安装方便,升降平稳,精确度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螺杆升降系统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系统,尤其是一种涉及保温板生产线层压机的新型螺杆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保温板生产线层压机升降系统采用的是液压站升降系统,其工作原理是:液压系统由主动力泵、保证泵、主动力缸、容积缸。层压机升降油缸启动,向主动力缸下腔供油,主动力缸活塞杆带动提升盘向上,提升盘带动周边多组容积缸活塞杆向上,通过活塞将容积缸上腔的油向层压机升降油缸下腔挤压,推动升降油缸活塞,使层压机平稳上升。当主动力泵向层压机升降油缸上腔供油,并打开液控单向阀时,层压机即平稳下降。要使层压机平稳上升,而不发生倾斜,就要使层压机在水平位置时(不倾斜时),其全部容积缸上腔与层压机升降油缸下腔的油要充满,因此就需要保持上述油缸不漏油,或在不严重漏油的情况下向容积缸上腔补油。通过主动力泵单向阀和电磁阀向容积缸上腔补油,补油应在上层压机与下层链板间距20mm左右进行。补油压力要小,不足以在补油时上层压机抬起,否则层压机升降油缸下腔与容积缸上腔内的油过多,层压机无法落到最低位置,为了克服PU(PF)发泡涨力,保证夹芯板成品厚度,可对上层压机反向保压。反向保压是通过保压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螺杆升降系统,包括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等,其特征是: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分布在层压机的两侧,螺杆升降机均匀布置在层压机立柱左侧,减速电机布置在第四个立柱与第五个立柱之间,第一个立柱、第二个立柱、第三个立柱、第四个立柱螺杆升降机之间通过对轮和传动轴连接,第四个立柱螺杆升降机通过对轮与传动轴与减速电机连接,第五个立柱螺杆升降机通过对轮与传动轴与减速机连接,第五个立柱、第六个立柱、第七个立柱、第八个立柱螺杆升降机之间通过对轮和传动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螺杆升降系统,包括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等,其特征是: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分布在层压机的两侧,螺杆升降机均匀布置在层压机立柱左侧,减速电机布置在第四个立柱与第五个立柱之间,第一个立柱、第二个立柱、第三个立柱、第四个立柱螺杆升降机之间通过对轮和传动轴连接,第四个立柱螺杆升降机通过对轮与传动轴与减速电机连接,第五个立柱螺杆升降机通过对轮与传动轴与减速机连接,第五个立柱、第六个立柱、第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树军朱青梅禇鑫张广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腾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