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螺杆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0210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4:29
一种涉及保温板生产线层压机的新型螺杆升降系统,包括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等,其特征是: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分布在层压机的两侧,螺杆升降机均匀布置在层压机立柱左侧,减速电机布置在第四个立柱与第五个立柱之间,螺杆升降机之间通过对轮和传动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原升降系统因泄露液压油导致上层压机升降不一致的弊端,使上层压机升降更加精确,消除了定期调整维护液压站的繁琐工序。螺杆升降机构造简单,安装方便,升降平稳,精确度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螺杆升降系统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系统,尤其是一种涉及保温板生产线层压机的新型螺杆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保温板生产线层压机升降系统采用的是液压站升降系统,其工作原理是:液压系统由主动力泵、保证泵、主动力缸、容积缸。层压机升降油缸启动,向主动力缸下腔供油,主动力缸活塞杆带动提升盘向上,提升盘带动周边多组容积缸活塞杆向上,通过活塞将容积缸上腔的油向层压机升降油缸下腔挤压,推动升降油缸活塞,使层压机平稳上升。当主动力泵向层压机升降油缸上腔供油,并打开液控单向阀时,层压机即平稳下降。要使层压机平稳上升,而不发生倾斜,就要使层压机在水平位置时(不倾斜时),其全部容积缸上腔与层压机升降油缸下腔的油要充满,因此就需要保持上述油缸不漏油,或在不严重漏油的情况下向容积缸上腔补油。通过主动力泵单向阀和电磁阀向容积缸上腔补油,补油应在上层压机与下层链板间距20mm左右进行。补油压力要小,不足以在补油时上层压机抬起,否则层压机升降油缸下腔与容积缸上腔内的油过多,层压机无法落到最低位置,为了克服PU(PF)发泡涨力,保证夹芯板成品厚度,可对上层压机反向保压。反向保压是通过保压泵向层压机升降油缸上腔供油实现的。但是,由于液压系统油路复杂,如果任何一条油路出现漏油情况将导致16个液压支柱升降不一致,进而导致上层压机升降不一致,最终将导致生产出来的板材厚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使层压机升降一致,而且能使层压机升降更加精确的新型螺杆升降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螺杆升降系统,包括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等,其特征是: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分布在层压机的两侦牝螺杆升降机均匀布置在层压机立柱左侧,减速电机布置在第四个立柱与第五个立柱之间,第一个立柱、第二个立柱、第三个立柱、第四个立柱螺杆升降机之间通过对轮和传动轴连接,第四个立柱螺杆升降机通过对轮与传动轴与减速电机连接,第五个立柱螺杆升降机通过对轮与传动轴与减速机连接,第五个立柱、第六个立柱、第七个立柱、第八个立柱螺杆升降机之间通过对轮和传动轴连接。根据所述的新型螺杆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升降机由壳体、升降丝杠、丝杠保护套、转轴、对轮、升降机涡轮、连接丝母和头部销座组成,升降机涡轮设在壳体的内部,与升降机丝杆相吻合,升降机丝杆和头部销座的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连接后打顶丝。根据所述的新型螺杆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轮安装在螺杆升降机和减速电机两端的转轴上,相邻的两个对轮之间设有轴径为30mm的传动轴。根据所述的新型螺杆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平台安置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第一个立柱左侧安装接近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原升降系统因泄露液压油导致上层压机升降不一致的弊端,使上层压机升降更加精确,消除了定期调整维护液压站的繁琐工序。螺杆升降机构造简单,安装方便,升降平稳,精确度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单个升降机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单个升降机的侧视图。图中I层压机、2驱动电机、3立柱、4螺杆升降机、5传动轴、6减速电机、7对轮、8壳体、9升降丝杠、10丝杠保护套、11连接丝母、12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所示,一种新型螺杆升降系统,由层压机1、驱动电机2、立柱3、螺杆升降机4、传动轴5、减速电机6、对轮7等组成。螺杆升降机4、传动轴5、对轮7、减速电机6、立柱3、驱动电机2分布在层压机I的两侧,螺杆升降机4均匀布置在层压机I立柱3左侦牝减速电机6布置在第四个立柱3与第五个立柱3之间,第一个立柱3、第二个立柱3、第三个立柱3、第四个立柱3的螺杆升降机4之间通过对轮7和传动轴5连接,第四个立柱3螺杆升降机4通过对轮7与传动轴5与减速电机6连接,第五个立柱3螺杆升降机4通过对轮7与传动轴5与减速电机6连接,第五个立柱3、第六个立柱3、第七个立柱3、第八个立柱3螺杆升降机4之间通过对轮7和传动轴5连接。螺杆升降机4由壳体8、升降丝杠9、丝杠保护套10、转轴12、对轮7、减速电机6、连接丝母11和头部销座组成,减速电机6的升降机涡轮设在壳体的内部,与升降机丝杆相吻合,升降机丝杆和头部销座的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连接后打顶丝。对轮安装在螺杆升降机和减速电机两端的转轴上,相邻的两个对轮之间设有轴径为30mm的传动轴。操控平台安置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第一个立柱左侧安装接近开关。安装时,先调整螺杆升降机I底的安装面,用水平仪测,每四个安装底面的高度误差不大于0.5MM。螺杆升降机I的丝杆和头部销座的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连接后打顶丝。在安装时要先把螺杆升降机I的丝杆调到一致,然后把销座和设备的上连接板连接,把联轴器的连接轴连接好。再测试每台升降机底面到上部销轴中心的高度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没有问题,如果不一致,则调整丝杠和销座连接螺纹的长度来调整每台螺杆升降机I底面到上部销轴中心的高度,直至高度一致。操控平台安置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第一个立柱6左侧安装接近开关。其工作原理如下:按下操控平台上的层压机上升按钮或下降按钮,层压机7操控平台发出层压机7上升或下降的指令,驱动电机4通过对轮3带动传动轴2旋转,传动轴2又通过对轮3带动升降机涡轮旋转,涡轮带动丝杠旋转,从而使螺杆升降机I完成上升或下降的动作,当层压机7下降到接近开关所指示的位置,层压机7停止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螺杆升降系统,包括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等,其特征是: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分布在层压机的两侧,螺杆升降机均匀布置在层压机立柱左侧,减速电机布置在第四个立柱与第五个立柱之间,第一个立柱、第二个立柱、第三个立柱、第四个立柱螺杆升降机之间通过对轮和传动轴连接,第四个立柱螺杆升降机通过对轮与传动轴与减速电机连接,第五个立柱螺杆升降机通过对轮与传动轴与减速机连接,第五个立柱、第六个立柱、第七个立柱、第八个立柱螺杆升降机之间通过对轮和传动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螺杆升降系统,包括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等,其特征是:螺杆升降机、传动轴、对轮、减速电机、立柱、驱动电机分布在层压机的两侧,螺杆升降机均匀布置在层压机立柱左侧,减速电机布置在第四个立柱与第五个立柱之间,第一个立柱、第二个立柱、第三个立柱、第四个立柱螺杆升降机之间通过对轮和传动轴连接,第四个立柱螺杆升降机通过对轮与传动轴与减速电机连接,第五个立柱螺杆升降机通过对轮与传动轴与减速机连接,第五个立柱、第六个立柱、第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树军朱青梅禇鑫张广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腾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