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卸料系统和混凝土搅拌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0188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该卸料系统包括卸料斗(3)、立架(8)以及由所述立架(8)支撑的支架(2),所述卸料斗(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2),其中,所述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包括可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运动的引水斗(5),在工作位置,引水斗(5)位于卸料斗(3)的正下方,在非工作位置,引水斗(5)远离卸料斗(3)的正下方,且所述饮水斗(5)能够安装于所述卸料系统。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卸料系统和混凝土搅拌站。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包括能够将混凝土浆水等回收的引水斗,所以当该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安装于混凝土搅拌站的卸料系统时,能够实现对混凝土浆水等的回收利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卸料系统和混凝土搅拌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的卸料系统以及包括该卸料系统的混凝土搅拌站。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站是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控制系统五大组成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的建筑材料制造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将砂石、石灰、煤渣等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最后制作成混凝土,以作为墙体材料投入建设生产。混凝土搅拌站自投入使用以来,在我国建筑建材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混凝土搅拌站由于缺乏可靠实用的搅拌主机卸料斗处专用污水引水装置,当混凝土搅拌站完成一车混凝土装满,搅拌运输车开走后,搅拌主机卸料斗下面大量的混凝土浆水流到地面,导致混凝土浆水回收利用困难,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该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能够安装于混凝土搅拌站的卸料系统。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卸料系统,该卸料系统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该混凝土搅拌站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卸料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该卸料系统包括卸料斗、立架以及由所述立架支撑的支架,所述卸料斗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其中,所述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包括可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运动的引水斗,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引水斗位于所述卸料斗的正下方,在所述非工作位置,所述引水斗远离所述引水斗的正下方,且所述引水斗能够安装于所述卸料系统。优选地,该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还包括引水架,所述引水斗安装于所述引水架的一端,所述引水架的另一端能够铰接于所述立架,以能够绕所述立架转动。优选地,所述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同时与所述立架和所述弓I水架的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弓I水架绕所述立架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包括缸体与活塞杆的气缸,所述缸体与活塞杆中的一者与所述立架铰接,另一者与所述引水架铰接。优选地,所述引水架为三角形结构,且所述三角形结构的相邻边之间设置有加强件。优选地,所述引水架为三角形结构,且所述三角形结构的相邻边之间设置有加强件,所述气缸的所述另一者铰接在所述加强件上。优选地,所述卸料斗的底部连接有引水管。在上述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卸料系统,包括卸料斗、立架以及由所述立架支撑的支架,所述卸料斗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其中,所述卸料系统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包括搅拌主机和卸料系统,其中,所述卸料系统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卸料系统,所述搅拌主机由所述支架支撑,并且安装在所述卸料斗上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的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包括能够将混凝土浆水等回收的引水斗,所以当该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安装于混凝土搅拌站的卸料系统时,能够实现对混凝土浆水等的回收利用,避免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使混凝土搅拌站更加节能环保。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卸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卸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搅拌主机 2支架3卸料斗4引水架5引水斗6驱动装置7引水管8立架9加强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参见图2,提供一种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该卸料系统包括卸料斗3、立架8以及由立架8支撑的支架2,卸料斗3固定连接于支架2,其中,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包括可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运动的引水斗5,在工作位置,引水斗5位于卸料斗3的正下方,在非工作位置,引水斗5远离卸料斗3的正下方,且引水斗5能够安装于卸料系统,例如通常安装在立架8上。如上所述,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包括能够将混凝土浆水等回收的引水斗5,所以当该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安装于混凝土搅拌站的卸料系统时,在搅拌运输车经由混凝土搅拌站而装满混凝土并开走之后,引水斗5能够由非工作位置运动到工作位置(卸料斗3的正下方)以对从卸料斗3排出的混凝土浆水等回收利用,避免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使混凝土搅拌站更加节能环保。虽然此处提到该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能够安装于卸料系统,但本技术不限于此,该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还能够应用于其他各个领域的的需要回收利用特定的液体的场合,只要该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的结构能够与之相适应即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还包括引水架4,引水斗5安装于所述引水架4的一端,引水架4的另一端能够铰接于立架8,以能够绕所述立架8转动。但是,本技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设置,例如引水架4可以连接在卸料系统的其他支撑件或固定件上,且引水架4相对于其他支撑件或固定件(本技术为立架8)的运动可以是伸缩式的或者滑动式的,只要能够保证安装于引水架的的引水斗5能够从非工作位置运动到工作位置即可,这些变换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为了使引水架4的强度更高,引水架4优选为三角形结构,且所述三角形结构的相邻边之间设置有加强件9,其本技术不限于此,引水架4还可以是矩形结构或者仅为一根杆件,这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立架8运动的自动化,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同时与立架8和引水架4的连接,以能够驱动引水架4绕立架8转动。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装置6的设置只是一种优选方案,并不对本技术起限制作用,也就是说本技术中的立架8完全可以依靠人力进行转动。由于转动引水架4不需要太大的作用力,优选地,驱动装置6为包括缸体与活塞杆的气缸,缸体与活塞杆中的一者与立架8铰接,另一者与所述引水架4铰接,且具体地,气缸的另一者可以铰接在加强件9上,这样,通过活塞杆的伸出与收缩,可以实现立架8的转动。此外,为了方便引水斗5中的混凝土浆水等排出,引水斗5的底部可以连接有引水管7,显然,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将引水斗5中的混凝土浆水等排出,这里不再赘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卸料系统,包括卸料斗3、立架8以及由立架8支撑的支架2,卸料斗3固定连接于支架2,其中,所述卸料系统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因此,该卸料系统能够对混凝土浆水等进行回收利用,避免了混凝土浆水等流到地面而污染环境。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包括搅拌主机I和卸料系统,其中,所述卸料系统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卸料系统,搅拌主机I由支架2支撑,并且安装在卸料斗3上方,由于该混凝土搅拌站包括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回收混凝土浆水等功能的卸料系统,因此该混凝土站能够满足国家关于节能环保的政策要求。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该卸料系统包括卸料斗(3)、立架(8)以及由所述立架(8)支撑的支架(2),所述卸料斗(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包括可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运动的引水斗(5),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引水斗(5)位于所述卸料斗(3)的正下方,在所述非工作位置,所述引水斗(5)远离所述卸料斗(3)的正下方,且所述引水斗(5)能够安装于所述卸料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该卸料系统包括卸料斗(3)、立架(8)以及由所述立架(8)支撑的支架(2),所述卸料斗(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包括可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运动的引水斗(5),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引水斗(5)位于所述卸料斗(3)的正下方,在所述非工作位置,所述引水斗(5)远离所述卸料斗(3)的正下方,且所述引水斗(5)能够安装于所述卸料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还包括引水架(4),所述引水斗(5)安装于所述引水架(4)的一端,所述引水架(4)的另一端能够铰接于所述立架(8),以能够绕所述立架(8)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6)同时与所述立架(8)和所述引水架(4)的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弓I水架(4 )绕所述立架(8 )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料系统的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李胜娥肖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