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寿命浓相煤粉上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8975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0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长寿命浓相煤粉上输送装置,包括料罐、煤粉输送管,在料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在进料口的下方设置分流装置,在料罐的底部设置有带有高压气体入口的气帽,在气帽中设置有布风板,在料罐中设置由两根输送管组成的V型煤粉输送管,在V型煤粉输送管之间,沿高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支架,在料罐罐身的内壁设置导向支架,在导向支架中设置有连接支架的一端,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V型煤粉输送管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煤粉输送装置,用于气化单元煤粉加压输送,采用这种结构的煤粉输送管线,消除因粉煤流动产生的应力而导致的粉煤管线固定支架脱落、管道弯曲变形以及由此而产生粉煤输送不稳等现象,保证了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寿命浓相煤粉上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粉输送
,更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煤粉输送装置,用于气化单元煤粉加压输送。
技术介绍
在气化单元煤粉加压输送领域,需要将煤粉通过煤粉下料口进入料罐,然后通过设置在底部的高压气体入口将下落的煤粉吹入煤粉上输送管路中,进而实现气化单元煤粉加压输送,如附图1所示,料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带有高压气体入口的气帽,所述气帽中设置有布风板,以使由高压气体入口进入的气体均匀由气帽进入料罐;在料罐中设置有由两根输送管组成的V型煤粉输送管,两根输送管的上端与灌顶固定相连,组成V型的开口 ;沿着罐身高度向下逐渐合拢,至罐底部两根输送管相互平行,并位于罐底气帽的上方;在V型煤粉输送管的高度方向上均匀设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并通过上述三个支架分别与料罐固定相连。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将进料煤灰通过进料口进入料罐中,然后通过高压气体入口进入氮气,以使煤灰从V型煤粉输送管的底部进行管路向上进行传输。由于煤粉上输送管路较长,传输过程中的热膨胀和粉煤流动时对支架的冲击等因素的存在,上述结构容易造成支架脱落及其整个粉煤传输的不稳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粉输送装置,用于气化单元煤粉加压输送,采用了这种结构的煤粉输送管线,消除了因粉煤流动产生的应力而导致的粉煤管线固定支架脱落、管道弯曲变形以及由此而产生粉煤输送不稳等现象,保证了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种长寿命浓相煤粉上输送装置,包括料罐、煤粉输送管,其中:所述料罐由上部的半球状罐身、中部的圆柱状罐身和下部的圆锥状罐身组成。在所述料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在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分流装置;分流装置整体为圆台结构,上端与进料口相连,下端开口,在圆台结构内沿着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分流板。自进料口进入的煤粉在流入分流装置时,由于分流板的作用,下落的煤粉被从中间分开,以使煤粉从分流装置下端的两侧均匀流出,减轻了对下部支架的冲击。同时选择将分流板竖直向上的迎粉面(即煤粉下落首先碰到的面)设置为尖角形,以减少煤粉下落时的冲击。在料罐的底部设置有带有高压气体入口的气帽,在气帽中设置有布风板,以使由高压气体入口进入的气体均匀由气帽进入料罐,吹动煤灰进入V型煤粉输送管,向上进行传输。在料罐中设置有由两根输送管组成的V型煤粉输送管,两根输送管的上端与灌顶固定相连,组成V型的开口 ;沿着罐身高度向下逐渐合拢,至罐底部两根输送管相互平行,并位于罐底气帽的上方。在V型煤粉输送管之间,沿高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为竖直放置的加强板,两端与两根输送管固定连接,并选择将加强板竖直向上的迎粉面(即煤粉下落首先碰到的面)设置为尖角形,这样一来,在加固V型煤粉输送管的同时,在煤粉落下时(即有进料口装填煤粉时),尖角形的的迎粉面大大降低了煤粉对支架的冲击。在料罐罐身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和V型煤粉输送管相连的导向支架,由于V型煤粉输送管由两根输送管组成,选择在同一竖直高度上对称设置导向支架。在导向支架中设置有连接支架的一端,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V型煤粉输送管固定连接。导向支架和料罐罐身内壁固定相连,其与连接支架相连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以供连接支架的一端进行活动连接,且能够为固定连接为一体的V型煤粉输送管和连接支架提供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小位移空间。在导向支架和连接支架设置的位置上,选择与V型煤粉输送管之间的支架在高度方向一致,以加强固定和导向作用。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煤粉装填和传输时,煤粉进入罐内时先经过流动分流装置,由于分流作用,使得煤粉向两侧均匀洒落,减轻了对下部支架的冲击。煤粉落下时,尖角形的的迎粉面大大降低了煤粉对支架的冲击,同时导向支架给支架的变形留出了弹性间隙,避免因应力过大而导致的支架变形、脱落,进而也避免了由于支架的变形、脱落导致煤粉上输送管弯曲、断裂,使得煤粉在高压氮气入口吹入的高压氮气的带动下,通过煤粉上输送管高效、稳定的输送至气化炉烧嘴,消除了因粉煤流动产生的应力而导致的粉煤管线固定支架脱落、管道弯曲变形以及由此而产生粉煤输送不稳等现象,保证了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煤粉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进料口,2为V型煤粉输送管,3为第一支架,4为第二支架,5为第三支架,6为高压气体入口,7为料罐,8为气帽。图2是本专利技术煤粉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分流装置,2为第一支架,3为第二支架,4为第三支架,5为第四支架,6为高压气体进口,7为V型煤粉输送管,8为进料口,9为气帽,10为料罐,10-1为上部的半球状罐身,10-2为中部的圆柱状罐身,10-3为下部的圆锥状罐身,11-1为第一导向支架,11-2为第二导向支架,12-1为第一连接支架,12-2为第二连接支架。图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分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剖面示意图),其中I为圆台结构分流装置,2为分流板,3为圆台结构分流装置的上端,4为圆台结构分流装置的下端。图4是本专利技术煤粉输送装置中分流板结构示意放大图(侧视图),其中竖直向上尖角形状为迎粉面。图5是本专利技术煤粉输送装置中V型煤粉输送管之间支架结构示意放大图(侧视图),其中竖直向上尖角形状为迎粉面。【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现有煤粉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进料口,2为V型煤粉输送管,3为第一支架,4为第二支架,5为第三支架,6为高压气体入口,7为料罐,8为气帽 。料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带有高压气体入口的气帽,所述气帽中设置有布风板,以使由高压气体入口进入的气体均匀由气帽进入料罐;在料罐中设置有由两根输送管组成的V型煤粉输送管,两根输送管的上端与灌顶固定相连,组成V型的开口 ?’沿着罐身高度向下逐渐合拢,至罐底部两根输送管相互平行,并位于罐底气帽的上方;在V型煤粉输送管的高度方向上均匀设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并通过上述三个支架分别与料罐固定相连。[0021 ] 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将进料煤灰通过进料口进入料罐中,然后通过高压气体入口进入氮气,以使煤灰从V型煤粉输送管的底部进行管路向上进行传输。由于煤粉上输送管路较长,传输过程中的热膨胀和粉煤流动时对支架的冲击等因素的存在,上述结构容易造成支架脱落及其整个粉煤传输的不稳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如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煤粉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分流装置,2为第一支架,3为第二支架,4为第三支架,5为第四支架,6为高压气体进口,7为V型煤粉输送管,8为进料口,9为气帽,10为料罐,10-1为上部的半球状罐身,10-2为中部的圆柱状罐身,10-3为下部的圆锥状罐身,11-1为第一导向支架,11-2为第二导向支架,12-1为第一连接支架,12-2为第二连接支架。料罐由上部的半球状罐身、中部的圆柱状罐身和下部的圆锥状罐身组成。在料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在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分流装置。在料罐的底部设置有带有高压气体入口的气帽,在气帽中设置有布风板,以使由高压气体入口进入的气体均匀由气帽进入料罐,吹动煤灰进入V型煤粉输送管,向上进行传输。在料罐中设置有由两根输送管组成的V型煤粉输送管,两根输送管的上端与灌顶固定相连,组成V型的开口 ;沿着罐身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寿命浓相煤粉上输送装置,包括料罐、煤粉输送管,其中:在所述料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在所述料罐的底部设置有带有高压气体入口的气帽,在气帽中设置有布风板,以使由高压气体入口进入的气体均匀由气帽进入料罐,吹动煤灰进入V型煤粉输送管,向上进行传输;在料罐中设置有由两根输送管组成的V型煤粉输送管,两根输送管的上端与灌顶固定相连,组成V型的开口;沿着罐身高度向下逐渐合拢,至罐底部两根输送管相互平行,并位于罐底气帽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整体为圆台结构,上端与进料口相连,下端开口,在圆台结构内沿着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分流板,并将分流板竖直向上的迎粉面设置为尖角形;在所述V型煤粉输送管之间,沿高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为竖直放置的加强板,两端与两根输送管固定连接,并将加强板竖直向上的迎粉面设置为尖角形,在加固V型煤粉输送管的同时,在煤粉落下时,降低了煤粉对支架的冲击;在所述料罐罐身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和V型煤粉输送管相连的导向支架,并在同一竖直高度上对称设置;在所述导向支架中设置有连接支架的一端,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V型煤粉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支架和料罐罐身内壁固定相连,其与连接支架相连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以供连接支架的一端进行活动连接,且能够为固定连接为一体的V型煤粉输送管和连接支架提供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小位移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寿命浓相煤粉上输送装置,包括料罐、煤粉输送管,其中:在所述料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在所述料罐的底部设置有带有高压气体入口的气帽,在气帽中设置有布风板,以使由高压气体入口进入的气体均匀由气帽进入料罐,吹动煤灰进入V型煤粉输送管,向上进行传输;在料罐中设置有由两根输送管组成的V型煤粉输送管,两根输送管的上端与灌顶固定相连,组成V型的开口 ;沿着罐身高度向下逐渐合拢,至罐底部两根输送管相互平行,并位于罐底气帽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整体为圆台结构,上端与进料口相连,下端开口,在圆台结构内沿着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分流板,并将分流板竖直向上的迎粉面设置为尖角形; 在所述V型煤粉输送管之间,沿高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为竖直放置的加强板,两端与两根输送管固定连接,并将加强板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巍刘振华张东张克樊卓辉白国威张旭林存增王相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