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190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8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所述接线片的接线片体(1)为金属板状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顶端部分、接线端部分和尾端部分,顶端部分为缠绕把手,接线端部分两侧设有若干对称的“V”形导线口(2),各“V”形导线口(2)的开口端面为斜面刮漆槽(3),尾端部分为夹线片(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漆包线与缠绕式接线片能快捷、可靠的连结,通过斜面刮漆槽边沿的斜面刮开漆包线的漆层并插入漆包线中,导通的效果十分良好。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好而且无环境污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
本技术属于基本电气元件的电传导的连接,涉及一种漆包线免剥漆快速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
技术介绍
当前,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稳压器等电器引出线和漆包线(铝芯、铜芯等材质)的连结,采用机械、人工或化学去漆,然后将去漆后的漆包线和引出线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这种传统的连接工艺,工艺繁琐,属于简单重复劳动,不仅全员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极易产生虚焊等工艺缺陷的现象,生产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差,同时又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采用免剥漆缠绕式连接方式实现快速、可靠的连接。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所述接线片的接线片体为金属板状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顶端部分、接线端部分和尾端部分,顶端部分为缠绕把手,接线端部分两侧设有若干对称的“V”形导线口,各“V”形导线口的开口端面为斜面刮漆槽,尾端部分为夹线片。所述缠绕把手为环状把手,呈蝴蝶状。本技术漆包线与缠绕式接线片能快捷、可靠的连结,通过斜面刮漆槽边沿的斜面刮开漆包线的漆层并插入漆包线中,导通的效果十分良好。因此本技术产品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好而且无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缠绕接线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可以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中公开的技术具体实施,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所述接线片的接线片体I为金属板状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顶端部分、接线端部分和尾端部分,顶端部分为缠绕把手,所述缠绕把手为环状把手,形呈蝴蝶状。接线端部分两侧各设有两个对称的“V”形导线口 2,各“V”形导线口2的开口端面为斜面刮漆槽3,尾端部分为夹线片4。本实施例1将单根铝芯、铜芯等材质的漆包线沿“V”形导线口 2绕扎进斜面刮漆槽3。在拉紧力的作用下,斜面刮漆槽3边沿的斜面刮开漆包线的漆层并插入漆包线中。同时漆包线被紧固在斜面刮漆槽3中,重复绕扎数圈后,将漆包线夹紧在尾部的夹线片4。最后,漆包线与缠绕式接线片中的斜面刮漆槽3形成紧密的点状接触。从而达到了漆包线与缠绕式接线片快捷、可靠的连结和导通的效果。其它实施例中接线端部分两侧还可以各设有两个以上对称的“V”形导线口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片的接线片体(1)为金属板状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顶端部分、接线端部分和尾端部分,顶端部分为缠绕把手,接线端部分两侧设有若干对称的“V”形导线口(2),各“V”形导线口(2)的开口端面为斜面刮漆槽(3),尾端部分为夹线片(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片的接线片体(I)为金属板状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顶端部分、接线端部分和尾端部分,顶端部分为缠绕把手,接线端部分两侧设有若干对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东邓加祥王红亮李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东华金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