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声寿专利>正文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770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涉及的是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核心装置生物反应器。包括进水管、布水管、反应器筒体、导流底板、堰板、斜流板、污泥回流管、出水管、污泥回流阀、沼气出口、排泥管、进水阀、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反应器筒体底部设置有筒底,反应器筒体顶部设置有筒盖,反应器筒体内上部设置有导流底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堰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斜流板,在反应器筒体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污泥回流管一端与导流底板底部相连通,污泥回流管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安装在反应器筒体底部外侧,进水和污泥回流泵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出水口与布水管相连。(*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
本技术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涉及的是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核心装置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污水生物处理第一代反应器是全混合式反应器,由于处理效果不理想,随后便研发出一系列的第二代反应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的特征是在反应器上部设置了一个气、液、固三相分离器,使容积负荷率比第一代提高一倍多,目前国内外都有较多的工程在使用。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基础上又研发出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第三代反应器,其容积负荷率比升降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提高约50%,但是由于性能不够稳定,目前处于研究、试用阶段。第二代反应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第三代反应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其核心是三相分离器,这是反应器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但是它仍然存在不足之处:1.三相分离器中的沉淀区由于受到紊流等不利影响,使得沉淀效果不好。2.回流缝处有部分进水和升流水的影响使污泥回流受到干扰。3.经回流缝回流的污泥只能回到污泥悬浮层的上部,对反应器的处理效果贡献有限。结果便限制了反应器整体效果和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克服了现有反应器的缺点,使其容积负荷率比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提高一倍多,性能稳定、可控。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包括进水管、布水管、反应器筒体、导流底板、堰板、斜流板、污泥回流管、出水管、沼气出口、排泥管、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反应器筒体底部设置有筒底,反应器筒体顶部设置有筒盖,反应器筒体内上部设置有导流底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堰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斜流板,在反应器筒体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污泥回流管一端与导流底板底部相连通,污泥回流管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安装在反应器筒体底部外侧,进水和污泥回流泵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出水口与布水管相连,布水管出口连接有排泥管。在反应器筒体上部设置有出水管。在反应器筒体顶部的筒盖上设置有沼气出口。在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用于控制污水进水量。在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回流阀,用于控制污泥回流量。反应器筒体内设置有四个区,分别为污泥床区、污泥悬浮层区4、沉淀区和出水区。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沉淀区按照斜流式向心辐流沉淀原理设计,沉淀区在斜流板和导流底板之间,使沉淀率提高30?40%。污泥的回流是由专设的污泥回流管和阀组成,回流的污泥经过回流管和阀之后进入反应器底部的进水和布水系统上升,经过污泥床,污泥悬浮层区和沉淀区,进行一次全循环过程。回流的污泥得到充分的降解,同时又增加了反应器的微生物量,使得反应器的效率提闻。污泥回流比是由污泥回流管上的阀和进水阀泵的调整得到控制,使反应器处于可控的最佳运行状态。污泥得到充分的沉淀和最佳的回流,则使污水的水质得到了优化,使反应器性能得到了保证。反应器的高径比,沉淀区和回流比等参数按照行业技术要求设计,规范化,标准化可靠性得到保证。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反应器中沉淀区,按斜流式向心辐流沉淀原理设计,沉淀率比原三相分离器提高约30?40%。2、污泥回流是由专设的管道、阀和进水泵控制,使污泥回流在可控制情况下进行。3、污泥回流进入反应器底层的布水系统,再次进入污泥床污泥悬浮层区和沉淀区进行全循环,提高了污泥中有机物的降解率,同时又增加了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量,使反应器的降解能力增加。4、反应器在同等条件下,容积负荷率比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提高一倍多。【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1本技术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本技术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的B-B剖视图。图中:1、进水管,2、布水管,3、污泥床区,4、污泥悬浮层区,5、反应器筒体,6、导流底板,7、堰板,8、斜流板,9、沉淀区,10、出水区,11、污泥回流管,12、出水管,13、污泥回流阀,14、沼气出口,15、排泥管,16、进水阀,17、进水和污泥回流泵,18、筒底,19、筒盖。【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3,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包括进水管1、布水管2、反应器筒体5、导流底板6、堰板7、斜流板8、污泥回流管11、出水管12、污泥回流阀13、沼气出口 14、排泥管15、进水阀16、进水和污泥回流泵17。反应器筒体5底部设置有筒底18,反应器筒体5顶部设置有筒盖19,反应器筒体5内上部设置有导流底板6,在导流底板6上部设置有堰板7,在导流底板6上部设置有斜流板8,在反应器筒体5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2,污泥回流管11 一端与导流底板6底部相连通,污泥回流管11另一端与进水管I相连通。进水和污泥回流泵17安装在反应器筒体5底部外侧,进水和污泥回流泵17进水口与进水管I相连,进水和污泥回流泵17出水口与布水管2相连,布水管2出口连接有排泥管15。在反应器筒体5上部设置有出水管12。在反应器筒体5顶部的筒盖19上设置有沼气出口 14。在进水管I上设置有进水阀16,用于控制污水进水量。在污泥回流管11上设置有污泥回流阀13,用于控制污泥回流量。反应器筒体5内设置有四个区,分别为污泥床区3、污泥悬浮层区4、沉淀区9和出水区10。工作原理待处理的原污水由进水管I进入反应器筒体5,由布水管2均匀由反应器底部上升到污泥床区3,再到污泥悬浮层区4。经过反应器筒体5筒壁和导流底板6,再经堰板7和斜流板8进入沉淀区9,沉淀后的清水上升至出水区10处,进入出水管12外排,污泥下沉至污泥回流管11,再由污泥回流阀13调控后进入进水管I,进行又一次全循环过程,反应器产生的沼气由沼气出口 14输出,反应器内产生的多余污泥由排泥管15外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布水管、反应器筒体、导流底板、堰板、斜流板、污泥回流管、出水管、沼气出口、排泥管、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反应器筒体底部设置有筒底,反应器筒体顶部设置有筒盖,反应器筒体内上部设置有导流底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堰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斜流板,在反应器筒体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污泥回流管一端与导流底板底部相连通,污泥回流管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安装在反应器筒体底部外侧,进水和污泥回流泵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出水口与布水管相连,布水管出口连接有排泥管;在反应器筒体上部设置有出水管,在反应器筒体顶部的筒盖上设置有沼气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布水管、反应器筒体、导流底板、堰板、斜流板、污泥回流管、出水管、沼气出口、排泥管、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反应器筒体底部设置有筒底,反应器筒体顶部设置有筒盖,反应器筒体内上部设置有导流底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堰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斜流板,在反应器筒体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污泥回流管一端与导流底板底部相连通,污泥回流管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 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安装在反应器筒体底部外侧,进水和污泥回流泵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声寿
申请(专利权)人:李声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