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768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由四辊压延机、同步热贴装置、托辊式接取装置、冷却装置、双工位导开装置、皮带输送装置和气密层卷取装置组成,其特征是:冷却装置的冷却辊套管一端径向连接出水支管,套管套在空心轴后端,空心轴前端径向连接进水支管,出水支管和进水支管分别与内胆上的水孔相连,内胆外壁连接装有橡胶管的条形槽,内胆外壁两端有突起的边沿,边沿与装有橡胶管的条形槽之间形成S形水路,内胆套在外筒内,内胆边沿和橡胶管与外筒内壁坚密贴合,外筒两端分别连接端盖,冷却装置下面装有弹性多片滚压装置和旋转划泡装置,皮带输送装置前端安装滚珠式多片压辊,自动卷取装置的重型气缸固定在气缸底座内,气缸底座上端连接螺旋轨道导向支座,螺旋轨道导向支座上开有螺旋轨道,螺旋轨道导向支座内的升降旋转立轴下端连接重型气缸,升降旋转立轴下部侧面装有凸轮,凸轮伸入螺旋轨道内,升降旋转立轴中部安装气密层卷旋转轴,气密层卷旋转轴一端连接旋转气缸。(*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生产装置。目前,公知的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如德国BERSTORFF公司的)的冷却辊为铸铁厚壁空心辊,环形厚壁纵向钻透孔,通冷却水冷却,辊筒外表面温度梯度大,冷却效果不好,除垢困难;卷取装置为固定式结构,气密层卷和皮带之间的压力不可调节,影响气密层表面的保鲜度,气密层卷的卸取需两人跨在皮带输送装置上操作,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划泡辊为沟槽式,外表面挤压横向排出气体,由于横向宽度过大,排气效果不理想,通过沟槽辊的挤压使得气密层变得厚薄不均,影响制品的气密性和均匀性;滚压装置为多片大直径的压辊配相对较细的通轴,虽然结构简单,但滚压部位受力不均,且滚压点不在一条线上,滚压效果不够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气密层可自动卸取的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四辊压延机一端安装一同步热贴装置,托辊式接取装置一端连接同步热贴装置,另一端连接位于一框架上部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由八个冷却辊组成,冷却辊由一套管一端径向连接出水支管,套管套在一空心轴后端,空心轴前端径向连接进水支管,在一筒形内胆中,出水支管和进水支管分别与内胆壁上的水孔相连,内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由四辊压延机、同步热贴装置、托辊式接取装置、冷却装置、双工位导开装置、皮带输送装置和气密层卷取装置组成,其特征是:冷却装置的冷却辊套管一端径向连接出水支管,套管套在空心轴后端,空心轴前端径向连接进水支管,出水支管和进水支管分别与内胆上的水孔相连,内胆外壁连接装有橡胶管的条形槽,内胆外壁两端有突起的边沿,边沿与装有橡胶管的条形槽之间形成S形水路,内胆套在外筒内,内胆边沿和橡胶管与外筒内壁坚密贴合,外筒两端分别连接端盖,冷却装置下面装有弹性多片滚压装置和旋转划泡装置,皮带输送装置前端安装滚珠式多片压辊,自动卷取装置的重型气缸固定在气缸底座内,气缸底座上端连接螺旋轨道导向支座,螺旋轨道导向支座上开有螺旋轨道,螺旋轨道导向支座内的升降旋转立轴下端连接重型气缸,升降旋转立轴下部侧面装有凸轮,凸轮伸入螺旋轨道内,升降旋转立轴中部安装气密层卷旋转轴,气密层卷旋转轴一端连接旋转气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冷却装置的冷却辊以4个为一层,上下两层排列,冷却辊中的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分别为3根,3根进水支管之间的夹角为120度,3根出水支管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进水支管与出水支管之间的夹角为6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弹性多片滚压装置的压辊轴套有芯轴,芯轴外面套有星形弹性套,弹性套横截面为多角星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橡胶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