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双驱健身车,包括前叉底部分别固定轴承套,轴承套内安装前轮轴,前轮轴与前轮固定,前叉导向杆的顶端垂直固连一轴套,至少在前叉一侧与车把间设置曲柄连杆机构,具体结构为,车把中部穿入轴套,车把两端固连杠杆臂,杠杆臂顶端有握持部,杠杆臂下端设弯折,弯折末端设置横轴;前叉下端立杆侧面设轴承套,轴承套中固定一短轴,短轴与齿轮二固定,前轮轴一侧固定齿轮一,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所述齿轮二设偏心轴,偏心轴与一连杆下端转动连接,该连杆上端与杠杆臂下端的弯折转动连接,运行时,后轮驱动前轮转动,进而驱动曲柄连杆机构运转带动车把摆动,锻炼上肢力量的同时,上肢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对前轮施力,增加健身车前行动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驱健身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驱健身车,尤指一种后轮进行驱动的同时,上肢用力驱动前轮以达到锻炼目的的健身车。
技术介绍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由于缺少体育锻炼,身体呈亚健康的人也越来越多,骑自行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选择,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大都使用脚蹬踏踏板传动动力使自行车前进,对人体上肢的锻炼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驱健身车,该双驱健身车后轮进行驱动的同时,上肢用力驱动前轮以达到锻炼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驱健身车,包括:车架1、制动机构、后轮驱动、前轮、前轮轴2,前叉3、车把4、车座10,所述前叉3下端对称的立杆32底部分别固定轴承套33,所述轴承套33内安装前轮轴2,所述前轮轴2与前轮固定,前叉3上端导向杆31转动连接在车架I前端的立管内,所述导向杆31顶端固定一轴套34,所述轴套34与导向杆31互相垂直,其中,在前叉3—侧与车把4间设置曲柄连杆机构,该曲柄连杆机构由车把4,连杆5,齿轮一 61,齿轮二 62组成,所述车把4中部穿入轴套34中并可在其中转动,所述车把4中部两端固定连接杠杆臂412、422,所述杠杆臂412、422顶端有握持部4111、4211,所述杠杆臂412下端设弯折413,该弯折413末端设置一横轴4131 ;所述立杆32侧面设置轴承套321,所述轴承套321中设一转轴63,所述齿轮二 62固定在转轴63上,所述齿轮一 61固定在前轮轴2 —侧,所述齿轮一 61与齿轮二 62啮合,所述齿轮二 62上设置偏心轴621,所述偏心轴621与所述连杆5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5上端与所述杠杆臂下端的弯折413转动连接。其中,在所述前轮轴2与齿轮一 61连接处设置一飞轮7,所述飞轮7与前轮轴2固定,所述齿轮一 61套在飞轮7外部并固定。其中,在所述前叉3两侧对称设置相同的曲柄连杆机构。其中,所述车把4由手柄一 41,手柄二 42,中轴43组成,所述手柄一 41包括一横杆411,该横杆411 一端设置持握部4111,另一端设置一套管4112,所述横杆411上设置一杠杆臂412,所述杠杆臂412下端设置一连接孔4121,所述连接孔4121下端的杠杆臂设弯折413,该弯折413末端设置一横轴4131,该横轴4131与中轴43平行,所述手柄二 42包括一横杆421,该横杆421 —端设置持握部4211,另一端设置一套管4212,所述横杆421上设置一杠杆臂422,所述杠杆臂422下端设置一连接孔4221,所述连接孔4221下端的杠杆臂设弯折423,该弯折423末端设置一横轴4231,该横轴4231与中轴43平行;所述中轴43两端对称设置卡扣部431,所述卡扣部43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连接孔4121、连接孔4221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卡扣部431两端对称设置螺纹,所述手柄一 41、手柄二 42通过所述套管4112套入套管4212中并固定,同时,所述中轴43插入轴套34中并可在其中转动,所述卡扣部431插入所述连接孔4121与连接孔4221中并通过螺母固定。其中,在所述前叉3上设置一支架8。其中,在所述轴套34上设置一固定车把9。其中,所述车把4两端的握持部4111、4211设置把套44,所述把套44可绕握持部4111,4211轴向转动。其中,所述车座10后方设置一靠背11,所述靠背11下端铰接在座杆12上,所述靠背11后端与车架I之间连接打气筒13,所述打气筒13下端铰接在车身后座上,所述打气筒13的气杆铰接在靠背11后部,所述气杆上套接一撑簧14。其中,所述靠背11上设置按摩滚珠111,所述按摩滚珠111在靠背上均布。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前叉设置的曲柄连杆机构,让锻炼者在锻炼下肢的同时锻炼上肢力量。2、前轮可单独驱动健身车前行,前后轮同时驱动时可提供更大动力,也让锻炼者身体得到足够的锻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车把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 -前轮轴,3 -前叉,31 -导向杆,32 -立杆,33轴承套,34 -轴套,4 -车把,41 -手柄一,42 -手柄二,43 -中轴,44 -把套,411、421 -横杆,412、422 -杠杆臂,413、423 -折弯,4111、4211 -握持部,4112、4212 -套管,4121、4221 -连接孔,4131、4231 -横轴,431 -卡扣部,5 -连杆,61 -齿轮一,62 -齿轮二,63 -转轴,7 -飞轮,8 -支架,9 -固定车把,10 -车座,11 -靠背,12 -座杆,13 -打气筒,14 -撑簧,111 -按摩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的说明本技术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实施例1参见图1、2为一种双驱健身车,包括:车架1、制动机构、后轮驱动、前轮、前轮轴2,前叉3、车把4、车座10,所述前叉3下端对称的立杆32底部分别固定轴承套33,所述轴承套33内安装前轮轴2,所述前轮轴2与前轮固定,前叉3上端导向杆31转动连接在车架I前端的立管内,所述导向杆31顶端固定一轴套34,所述轴套34与导向杆31互相垂直,其特征在于,在前叉3—侧与车把4间设置曲柄连杆机构,该曲柄连杆机构由车把4,连杆5,齿轮一 61,齿轮二 62组成,所述车把4中部穿入轴套34中并可在其中转动,所述车把4中部两端固定连接杠杆臂412、422,所述杠杆臂412、422顶端有握持部4111、4211,所述杠杆臂412下端设弯折413,该弯折413末端设置一横轴4131 ;所述立杆32侧面设置轴承套321,所述轴承套321中设一转轴63,所述齿轮二 62固定在转轴63上,所述齿轮一 61固定在前轮轴2 —侧,所述齿轮一 61与齿轮二 62啮合,所述齿轮二 62上设置偏心轴621,所述偏心轴621与所述连杆5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5上端与所述杠杆臂下端的弯折413转动连接,所述连杆5两端可设置通孔或安装轴承,所述车把4的形状可使车把4绕轴套34轴向转动,所述杠杆臂412、422与折弯413构成杠杆结构。实施例2参见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的前叉3两侧对称安装一组曲柄连杆机构。同时将所述车把4设计为可拆装的三段结构,并且在前轮轴2与齿轮一 61连接处加装飞轮7,同时在所述轴套34前端加装一固定车把9。如图1、图2所示,所述飞轮7与前轮轴2固定,所述齿轮一 61套在飞轮7外部并固定。所述车把4由手柄一 41,手柄二 42,中轴43组成,所述手柄一 41包括一横杆411,该横杆411 一端设置持握部4111,另一端设置一套管4112,所述横杆411上设置一杠杆臂412,所述杠杆臂412下端设置一连接孔4121,所述连接孔4121下端的杠杆臂设弯折413,该弯折413末端设置一横轴4131,该横轴4131与中轴43平行,所述手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驱健身车,包括:车架(1)、制动机构、后轮驱动、前轮、前轮轴(2),前叉(3)、车把(4)、车座(10),所述前叉(3)下端对称的立杆(32)底部分别固定轴承套(33),所述轴承套(33)内安装前轮轴(2),所述前轮轴(2)与前轮固定,前叉(3)上端导向杆(31)转动连接在车架(1)前端的立管内,所述导向杆(31)顶端固定一轴套(34),所述轴套(34)与导向杆(31)互相垂直,其特征在于,在前叉(3)一侧与车把(4)间设置曲柄连杆机构,该曲柄连杆机构由车把(4),连杆(5),齿轮一(61),齿轮二(62)组成,所述车把(4)中部穿入轴套(34)中并可在其中转动,所述车把(4)中部两端固定连接杠杆臂(412、422),所述杠杆臂(412、422)顶端有握持部(4111、4211),所述杠杆臂(412)下端设弯折(413),该弯折(413)末端设置一横轴(4131);所述立杆(32)侧面设置轴承套(321),所述轴承套(321)中设一转轴(63),所述齿轮二(62)固定在转轴(63)上,所述齿轮一(61)固定在前轮轴(2)一侧,所述齿轮一(61)与齿轮二(62)啮合,所述齿轮二(62)上设置偏心轴(621),所述偏心轴(621)与所述连杆(5)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5)上端与所述杠杆臂下端的弯折(413)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健身车,包括:车架(1)、制动机构、后轮驱动、前轮、前轮轴(2),前叉(3)、车把(4)、车座(10),所述前叉(3)下端对称的立杆(32)底部分别固定轴承套(33),所述轴承套(33 )内安装前轮轴(2 ),所述前轮轴(2 )与前轮固定,前叉(3 )上端导向杆(31)转动连接在车架(1)前端的立管内,所述导向杆(31)顶端固定一轴套(34),所述轴套(34)与导向杆(31)互相垂直,其特征在于,在前叉(3)—侧与车把(4)间设置曲柄连杆机构,该曲柄连杆机构由车把(4 ),连杆(5 ),齿轮一(61),齿轮二( 62 )组成,所述车把(4 )中部穿入轴套(34 )中并可在其中转动,所述车把(4 )中部两端固定连接杠杆臂(412、422 ),所述杠杆臂(412、422 )顶端有握持部(4111、4211 ),所述杠杆臂(412 )下端设弯折(413 ),该弯折(413 )末端设置一横轴(4131);所述立杆(32)侧面设置轴承套(321),所述轴承套(321)中设一转轴(63 ),所述齿轮二( 62 )固定在转轴(63 )上,所述齿轮一(61)固定在前轮轴(2 ) 一侧,所述齿轮一(61)与齿轮二(62)啮合,所述齿轮二(62)上设置偏心轴(621),所述偏心轴(621)与所述连杆(5)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5)上端与所述杠杆臂下端的弯折(413)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轮轴(2)与齿轮一(61)连接处设置一飞轮(7),所述飞轮(7)与前轮轴(2)固定,所述齿轮一(61)套在飞轮(7)外部并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叉(3)两侧对称设置相同的曲柄连杆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驱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4)由手柄一(41),手柄二(42),中轴(43)组成,所述手柄一(41)包括一横杆(411),该横杆(411) 一端设置持握部(4111),另一端设置一套管(4112),所述横杆(411)上设置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坤,
申请(专利权)人:刘海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