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注入花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340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18:00
一种空气注入花洒,包括有花洒本体、分水片及出水面板,其特征在于:分水片下方设有一吸气座,在吸气座上设有至少一组吸气装置,吸气装置与吸气座出水端连接并设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多个出水小孔,出水口外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吸气孔,出水口外部形成一水气混合区。吸气装置均布设置在吸气座的侧壁上,出水口中的多个出水小孔呈一字排列或圆形排列,水气混合区位于出水口外部,在吸气座外侧延伸形成截面呈圆形、跑道形或方形的出水孔道,吸气孔设置在水气混合区侧壁上,位于出水小孔外,且向下延伸与出水面板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气体与水流充分混合形成气泡水,进一步达成出水柔和、舒适以及节水的功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注入花洒
本技术涉及卫浴产品领域,特别指一种空气注入花洒。
技术介绍
水资源的紧缺是当今全球普遍重视的环保问题,促使业内人士对卫浴产品不单只作功能上的开发,其节水的功效同样是其重点考虑的方向。目前的节水方式有各种各样,复杂的有采用在水道内设置节水器或限压阀等,通过调节水压或水流达到节水的目的,另有一种是令花洒在出水的过程中伴随着吸入空气,使水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泡水,此方式是使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气体,不仅具有节水的作用,而且令水流作用在人体上感觉柔软,改善了传统直射水在低水压下无法获得舒适的洗浴感受。但是,常见空气注入花洒中,空气注入结构都是多孔单组或单孔多组,吸气效率不高,不能达到很好的吸气效果,出水柔和度和节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注入花洒的结构,可将气体与水流充分混合形成气泡水,进一步达成出水柔和、舒适以及节水的功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空气注入花洒,包括有花洒本体、分水片及出水面板,分水片下方设有一吸气座,在吸气座上设有至少一组吸气装置,吸气装置与吸气座出水端连接并设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多个出水小孔,出水口外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吸气孔,出水口外部形成一水气混合区。所述的吸气装置均布设置在吸气座的侧壁上。所述的出水口中的多个出水小孔呈一字排列或圆形排列。所述的水气混合区位于出水口外部,在吸气座外侧延伸形成截面呈圆形、跑道形或方形的出水孔道。所述的吸气孔设置在水气混合区侧壁上,位于出水小孔外,且向下延伸与出水面板连通。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利用文丘里效应,将出水口、吸气孔、水气混合区集成在一个零件上形成空气注入,并采用多组吸气结构,出水口中具有多个出水小孔,气体在水气混合孔被快速流动的水流带走,并形成真空,使气体不断吸入,形成持续的吸气,带气的水流从出水面板的出水口喷出,因进水形成的负压区比传统的负压区更大,实现高效吸气,同时气泡水的出水面积大,出水更加柔和,使用效果提升,也更加节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后剖视图一;图3为本技术组合后的剖视图二;图4为本技术组合后的剖视图三;图5为本技术中吸气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吸气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一种空气注入花洒的结构,本实施例为一手持花洒结构,包括有花洒本体1,一固定盘2、分水片3、出水面板4依次结合设于花洒本体I上。花洒本体I中具有相对进水口 11与出水口 12的水路,分水片3设置在花洒本体I内,分水片3的下方结合出水面板4,本实施例中的出水面板4包括有配合在一起的出水盘41和出水板42,出水盘41和出水板42分别设有多个出水孔411、421。分水片3的下方则连接有一吸气座5,再通过出水面板4组成的出水组件,出水面板4、吸气座5、分水片3依次套合在固定盘2中并配合在本体I上,进一步再通过一螺钉61从出水面板4下方依次穿过上述部件后连接至花洒本体I底面,出水盘41与出水板42及分水片3之间设有密封圈43,吸气座5与出水盘41之间也设有密封圈44,分水片3与固定盘2之间也设有密封圈30。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为提高花洒的吸气效率,以达到很好的吸气效果,使出水更加柔和同时也更加节水,通过在花洒的分水片3下方设有一吸气座5,在吸气座5上设有至少一组吸气装置50,吸气装置50均布设置在吸气座5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在吸气座5两侧上分别呈对称设有两吸气装置50,吸气装置50设置吸气座5外侧,并连接了吸气座5的出水端。吸气装置50与吸气座5出水端连接并设有一出水口 51,出水口 51上设有多个出水小孔511,出水口 51外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吸气孔52,而出水口 51外部形成一水气混合区53。如图所示,吸气装置50设置在吸气座5的侧面上,吸气座5与分水片3的出水口 31连通,水从花洒本体I的出水口 12进入后经由分水片3中进入吸气座5中。在吸气座5侧壁上设有吸气装置50,吸气装置50中的出水口 51上设有多个出水小孔511同时位于吸气座5侧面上,出水小孔511连接了吸气座5的出水端,图5中所示为5个出水小孔511呈一字排列,当然,该多个出水小孔511也可采用呈圆形排列等排列方式。水气混合区53位于出水口 51外部,在吸气座5外侧延伸形成截面呈圆形、跑道形或方形的出水孔道,吸气孔52设置在水气混合区53侧壁上,位于出水小孔511外,吸气孔52向下延伸与出水面板连通,从而与外界大气相连通,空气直接从出水面板4外部吸入进入水气混合区53中。当要进行淋浴时,结合图1至图6所示,花洒本体I通水后,水流经由分水片3后进入吸气座5,水流从吸气座5的出水端流出至吸气装置50,吸气装置50上设有出水口 51,出水口 51中设有多个出水小孔511,水流从出水小孔511喷出时,利用文丘里效应,由于产生负压,外界空气通过吸气孔52进入水气混合区53,在水气混合区53形成的腔室内水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形成气泡水后直接流出至出水面板4中,在出水面板4的出水孔中柔和流出,整个花洒皆出气泡水。本技术利用文丘里效应,将出水口、吸气孔、水气混合区集成在一个零件上形成空气注入,并采用多组吸气结构,出水口上具有多个出水小孔,气体在水气混合孔被快速流动的水流带走,并形成真空,使气体不断吸入,形成持续的吸气,带气的水流从出水面板的出水口喷出,因进水形成的负压区比传统的负压区更大,实现高效吸气,同时气泡水的出水面积大,出水更加柔和,使用效果提升,也更加节水。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注入花洒,包括有花洒本体、分水片及出水面板,其特征在于:分水片下方设有一吸气座,在吸气座上设有至少一组吸气装置,吸气装置与吸气座出水端连接并设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多个出水小孔,出水口外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吸气孔,出水口外部形成一水气混合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注入花洒,包括有花洒本体、分水片及出水面板,其特征在于:分水片下方设有一吸气座,在吸气座上设有至少一组吸气装置,吸气装置与吸气座出水端连接并设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多个出水小孔,出水口外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吸气孔,出水口外部形成一水气混合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注入花洒,其特征在于:吸气装置均布设置在吸气座的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冬杨水发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