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淑芬专利>正文

组合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288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组合滤网,包括一容置框及多个滤网构件,容置框具有一框本体,框本体的内侧壁形成有多个卡置轨道槽,每个滤网构件分别滑置于卡置轨道槽而卡合于容置框之中,藉此达到快速地组合及更新滤网构件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滤网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滤网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组合滤网。
技术介绍
由于交通运输及工业活动的废气排放等因素,使得空气中具有许多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容易影响人体健康,也会影响到其它动物、植物的生存发展。而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也会影响工业制造,特别是在半导体制程中,随着空气漂动的污染物质会沉降于半导体表面上,而影响到制程的精密度,而为了使制程良率提升,对于污染物质微粒必须进行控制。所以,通常在居家环境、车内空间、及工厂中空调设备或空调系统中会使用一滤网以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习知的滤网为包含许多种过滤材料的单一滤网构件,藉由各种过滤材料分别地针对各种污染物质进行过滤,而达到滤静空气的效果。而过滤材料的过滤功能会随着使用时间而逐渐降低,当过滤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则必须替换滤网,以确保滤网的整体过滤功能。在现行技术中,当滤网中的其中一部分的使用有效时间到期,则必须丢弃整个滤网,并完全置换新的滤网。如此实为相当浪费资源,并且非常不符合成本效益。鉴于以上所述,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滤网,系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滤网,以改善习知技术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习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系为一种组合滤网,包含一容置框及多个滤网构件。容置框具有一框本体,框本体的内侧壁形成有多个卡置轨道槽。每个滤网构件分别滑置于卡置轨道槽而卡合于容置框之中。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滤网构件的一侧边位置处具有一密封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容置框还包括一盖体,盖体为锁合或卡合于框本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泡绵,设置于框本体与滤网构件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两个卡置轨道槽相互交叉而形成一卡置轨道组件,卡置轨道组件呈V字形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两个滤网构件相互连接而形成一滤网组件,滤网组件展开为呈V字形状而设置于卡置轨道组件之中。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容置框具有多个开口,滤网组件的一展开侧对应于开口。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滤网组件的一连接侧对应于一盖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框本体的内底壁形成有一凹部,滤网构件的一端缘部插置于凹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滤网构件包括至少两个在使用有效时间上为不同的滤网构件。经由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藉由将多个滤网构件予以组合的方式,而可只对于有效时间到期的滤网构件予以更换,以进一步提升滤网的使用效率。并且本技术的滤网构件是以滑置方式结合于容置框而相互卡合,不但在组装、替换上皆相当方便,且可以紧密而稳固地结合,以进一步提升过滤效果。此外,本技术的组合滤网可藉由容置框以及其中的卡置轨道槽的形状与角度的各种变化型态,进而增大过滤面积以提升过滤效能,并可适用于各种场合而受到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滤网的立体图。图2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滤网的立体分解图。图3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滤网的剖视图。图4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滤网的立体图。图5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滤网的立体分解图。图6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滤网的剖视图。图7A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滤网的组装状态图。图7B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滤网的组装完成图。符号说明`100、2OO、3OO组合滤网I容置框11框本体111内侧壁112上侧缘113下侧缘114a、114b、114c、114d、114e 卡置轨道槽115卡置轨道组件116内底壁1161凹部117卡扣件12凹形槽121上侧壁122下侧壁13、13a盖体131握把132卡合孔14开口2a、2b、2c、2d、2e、2f滤网构件21a、21b、21c密封件22端缘部23硬质件3泡绵4锁合件5滤网组件51连接侧52展开侧A气流D1、D2、D3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同时参阅图1至图3所示,依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组合滤网100包括一容置框I及多个滤网构件,容置框I具有一框本体11,框本体11的内侧壁111形成有多个卡置轨道槽,以供多个滤网构件分别滑置于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框本体11的内侧壁111设置有一沿着延伸方向Dl延伸的凹形槽12,凹形槽12具有一上侧壁121及一下侧壁122,分别向延伸方向D2延伸一段长度。并且,框本体11的上侧缘112及下侧缘113为分别向延伸方向D2延伸一段长度。如此,上侧缘112与上侧壁121之间形成一卡置轨道槽114a,上侧壁121与下侧壁122之间形成一卡置轨道槽114b,下侧缘113与下侧壁122之间形成一卡置轨道槽114c。而滤网构件2a、2b、2c为分别滑置于卡置轨道槽114a、114b、114c而卡合于容置框I之中。在本实施例中,滤网构件2a、2b、2c的侧边位置处分别具有一密封件21a、一密封件21b、一密封件21c。而框本体I与滤网构件2a、2b、2c之间具有一泡绵3。藉此,框本体I与滤网构件2a、2b、2c之间的密封效果更为良好。此外,容置框I还包括一盖体13,盖体13为藉由一锁合件4锁合于框本体11。藉此,滤网构件2a、2b、2c可稳固地设置于容置框I中而不会掉出。并且盖体13形成有一握把131,藉由握把131可方便地提起以及携带组合滤网100。在本实施例中,滤网构件2a具有一有机物过滤层,滤网构件2b具有一酸性无机物过滤层,滤网构件2c具有一碱性无机物过滤层。由于滤网构件2a、2b、2c为在使用有效时间上为不同的滤网构件,当滤网构件2a、2b、2c其中一个滤网构件在使用有效时间到期时必须予以更换,以维持组合滤网100的过滤效能。本技术的组合滤网100可藉由松开锁合件4、而后藉由握把131掀开盖体1、以及将滤网构件抽拉出而后滑入卡置轨道槽的步骤,轻易地更换滤网构件。同时参阅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组合滤网200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滤网100的结构大致相同,故对于这些部分将不再赘述,而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符号表示,其差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卡置轨道槽114d、114e相互交叉而形成一卡置轨道组件115,卡置轨道组件115呈V字形状。而两个滤网构件2d、2e相互连接而形成一滤网组件5,滤网组件5展开为呈V字形状而以滑置方式设置于卡置轨道组件115之中。此外,框本体11的内底壁116形成有一凹部1161,滤网构件2d、2e的一端缘部22为插置于凹部1161,使得滤网构件2d、2e与框本体11的卡合效果更为良好。本实施例的组合滤网200也包括一盖体13a,与第一实施例的盖体13的不同处为,盖体13a包括有 ^合孔132,而卡合于框本体11的 ^扣件117。而每个盖体13a分别对应于滤网组件5的一连接侧51,滤网组件5的连接侧51的相对侧系为滤网组件5的展开侦U 52,而每个展开侧52系对应于容置框I的一开口 14。藉此,空气气流A为经由开口 14进入组合滤网200而后接触滤网构件2d、2e而受到过滤,如图6所示,而可达到增加过滤面积的效果。本实施例的组合滤网200系包括有多个呈V字形状的卡置轨道组件115及滤网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滤网,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容置框,具有一框本体,该框本体的内侧壁形成有多个卡置轨道槽;以及多个滤网构件,每个该滤网构件系分别滑置于该卡置轨道槽而卡合于该容置框之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09 TW 1022129791.一种组合滤网,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容置框,具有一框本体,该框本体的内侧壁形成有多个卡置轨道槽;以及 多个滤网构件,每个该滤网构件系分别滑置于该卡置轨道槽而卡合于该容置框之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滤网,其特征在于,该滤网构件的一侧边位置处具有一密封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滤网,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框还包括一盖体,该盖体系为锁合或卡合于该框本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泡绵,设置于该框本体与该滤网构件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滤网,其特征在于,两个该卡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淑芬
申请(专利权)人:杨淑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