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电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148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电热容器,包括:真空壶身组件,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顶部具有壶口且底部具有开口,所述真空壶身组件包括外胆和设在所述外胆内且用于盛放液体的内胆,所述外胆和所述内胆在壶口和所述开口处均密封连接;发热体组件,所述发热体组件设在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底部;以及温控连接器,所述温控连接器设在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底部,其中所述发热体组件的电源导线连接至所述温控连接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真空电热容器,有效地解决了温控连接器的连接问题,且有效地保证了真空电热容器的保温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电热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电热容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热水壶一般采用温控连接器与铝板固定连接。发热管的电源线与温控连接器相连后,再与底座上的连接器进行触式装配就可通电。然而,传统的温控连接器的固定结构会直接影响到真空壶身底部开孔的大小,从而影响到电热水壶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有效解决温控连接器的连接问题且保温效果好的真空电热容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真空电热容器,包括:真空壶身组件,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顶部具有壶口且底部具有开口,所述真空壶身组件包括外胆和设在所述外胆内且用于盛放液体的内胆,所述外胆和所述内胆在壶口和所述开口处均密封连接;发热体组件,所述发热体组件设在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底部;以及温控连接器,所述温控连接器设在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底部,其中所述发热体组件的电源导线连接至所述温控连接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真空电热容器,有效地解决了温控连接器的连接问题,且有效地保证了真空电热容器的保温效果。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真空电热容器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电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壶身组件,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顶部具有壶口且底部具有开口,所述真空壶身组件包括外胆和设在所述外胆内且用于盛放液体的内胆,所述外胆和所述内胆在壶口和所述开口处均密封连接;?发热体组件,所述发热体组件设在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底部;以及?温控连接器,所述温控连接器设在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底部,其中所述发热体组件的电源导线连接至所述温控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电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空壶身组件,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顶部具有壶口且底部具有开口,所述真空壶身组件包括外胆和设在所述外胆内且用于盛放液体的内胆,所述外胆和所述内胆在壶口和所述开口处均密封连接; 发热体组件,所述发热体组件设在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底部;以及温控连接器,所述温控连接器设在所述真空壶身组件的底部,其中所述发热体组件的电源导线连接至所述温控连接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 第一内胆,所述第一内胆与所述外胆的上端密封连接; 第二内胆,所述第二内胆设在所述第一内胆的底部; 第三内胆,所述第三内胆设在所述第二内胆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二内胆限定出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发热体组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电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包括: 第一外胆,所述第一外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内胆的上端密封连接; 第二外胆,所述第二外胆设在所述第一外胆的底部,所述第二外胆和所述第三内胆在所述开口处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军陈炜杰梅小红唐燕俞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