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培苗水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7053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培苗水培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培养液的透明杯状容器(2)和设于该容器开口处、与该容器可拔取拆装并紧密配合的组培苗栽植体(1);所述组培苗栽植体为由透明材料围成的腔体;该腔体的上部开口由中部设有供组培苗植入的通孔的活性炭过滤棉(4)覆盖,该腔体的下部开口由网状材料(7)覆盖,该腔体内填充有多孔陶瓷颗粒(5);所述杯状容器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组培苗栽植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培苗水培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组培苗的水培,能保持水培环境的相对无菌、自动控制水培水位、直接观察水培苗根部生长状况,可广泛用于科研及生产,适于大量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培苗水培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培苗水培装置。
技术介绍
组培苗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利用外殖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条件下培育得到的完整植株。组培苗组织幼嫩、结构较松散且含水量高,机械组织不发达极易发生损伤,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弱,移栽以后极易导致茎叶甚至整株死亡。在无菌环境下生长的组培苗移栽以后,植株暴露在充满微生物的空气与培养基质中,致病微生物可通过根部伤口侵入组培苗体内,引起组培苗发病甚至死亡,这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对于组培苗的水培还缺少专门的容器,导致了其水培过程中存在难以观察水培苗根部生长状况、根部反复挪动易导致根部机械损伤、水培营养液容易受细菌和害虫污染等缺点,给科研与生产中带来很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培苗水培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组培苗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培苗水培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培养液的透明杯状容器2和设于该容器开口处、与该容器可拔取拆装并紧密配合的组培苗栽植体I ;所述组培苗栽植体为由透明材料围成的腔体;该腔体的上部开口由中部设有供组培苗植入的通孔的活性炭过滤棉4覆盖,该腔体的下部开口由网状材料7覆盖,该腔体内填充有多孔陶瓷颗粒5 ;所述杯状容器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组培苗栽植体的底部。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通孔的脱脂棉塞3。所述排水孔外部设有排水管6。所述活性炭过滤棉上,从通孔边缘至活性炭过滤棉与所述组培苗栽植体的相接处,设有一条辐射状的开缝。所述组培苗栽植体与所述活性炭过滤棉的结合处无缝隙且两者可以随意拆装。所述多孔陶瓷颗粒的粒径为0.6-lcm。所述通孔的孔径为2cm。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1cm。所述活性炭过滤棉的厚度为0.5cm。所述网状材料上的孔的孔径为0.5cm。所述透明材料可为塑料透明材料,具体可为PE塑料透明材料。所述容器可为亚克力材质。所述网状材料可为塑料网状材料或不锈钢网状材料。所述网状材料可粘合于所述组培苗栽植体的下部开口处。所述活性炭过滤棉的活性炭含量可大于20g/m2。本技术提供的组培苗水培装置具有如下优点:(I)主体均为透明材质,可通过肉眼直接对组培苗根部生长状况进行观察;(2)设有排水孔,可自动排出多余的培养液,防止组培苗基部浸泡在培养液中;(3)设有活性炭过滤棉,能有效防止在水培过程中细菌与害虫污染营养液,保持相对无菌环境,为组培苗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4)设有脱脂棉塞,可以保证组培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5)活性炭过滤棉上设有开缝,便于组培苗的放置;(6)设有多孔陶瓷颗粒,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吸水、透气能力强,可以对组培苗起固定和保湿作用;(7)设有网状材料,组培苗的根部可穿过网状材料上的孔向下生长进入装有营养液的杯状容器中而多孔陶瓷颗粒被阻挡在组培苗栽植体的腔体内;(8)杯状容器与组培苗栽植体之间拆装简单,方便更换营养液,保持水质。本技术提供的装置既可以用于水培组培苗的大规模生产,也可用作科研,如接种病原菌进行致病性实验,并且致病性实验的结果也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组培苗根部的形态变化体现出来。本技术提供的组培苗水培装置克服了组培苗水培的现有方法中的局限性(不方便观察根部生长状况、易伤根和易污染等),可广泛应用于香蕉、红掌、金线莲、兰花和非洲菊等组培苗的水培,能保持水培环境的相对无菌、自动控制水培水位、直接观察水培苗根部生长状况,可广泛用于科研及生产,适于大量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组培苗水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组培苗水培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培养液的透明杯状容器2和设于该容器开口处、与该容器可拔取拆装并紧密配合的组培苗栽植体I ;所述组培苗栽植体为由透明材料围成的腔体;该腔体的上部开口由中部设有供组培苗植入的通孔的活性炭过滤棉4覆盖,该腔体的下部开口由网状材料7覆盖,该腔体内填充有多孔陶瓷颗粒5 ;所述杯状容器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组培苗栽植体的底部。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通孔的脱脂棉塞3。所述排水孔外部设有排水管6。所述活性炭过滤棉上,从通孔边缘至活性炭过滤棉与所述组培苗栽植体的相接处,设有一条辐射状的开缝。所述多孔陶瓷颗粒的粒径为0.6-lcm。所述通孔的孔径为2cm。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lcm。所述活性炭过滤棉的厚度为0.5cm。所述网状材料上的孔的孔径为0.5cm。所述组培苗栽植体与所述活性炭过滤棉的结合处无缝隙且两者可以随意拆装。所述网状材料可为塑料网状材料或不锈钢网状材料。所述网状材料可粘合于所述组培苗栽植体的下部开口处。所述透明材料可为塑料透明材料,具体可为PE塑料透明材料。所述容器可为亚克力材质。所述活性炭过滤棉的活性炭含量可大于20g/m2。使用所述装置的方法如下:将活性炭过滤棉4与组培苗栽植体I分离,把组培苗放置在组培苗栽植体I内,假茎位于网状材料7以上,根部穿过网状材料7并向下延伸,在组培苗栽植体内组培苗周围填塞多孔陶瓷颗粒5以固定组培苗,将活性炭过滤棉安装在组培苗栽植体I上(期间轻轻掰开活性炭过滤棉4上的开缝将组培苗茎部穿过,使组培苗进入通孔),在通孔内组培苗茎部周围填塞脱脂棉塞3,然后将组培苗栽植体和杯状容器2组装,从组培苗栽植体的顶部灌注营养液直至有多余营养液从排水管6中排出,营养液可通过毛细作用被多孔陶瓷颗粒吸收用以维持组培苗周边的空气湿度,更换营养液时可直接拆下杯状容器,后可用紫外灯光照射0.5-lh消毒灭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培苗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培苗水培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培养液的透明杯状容器(2)和设于该容器开口处、与该容器可拔取拆装并紧密配合的组培苗栽植体(1);?所述组培苗栽植体为由透明材料围成的腔体;该腔体的上部开口由中部设有供组培苗植入的通孔的活性炭过滤棉(4)覆盖,该腔体的下部开口由网状材料(7)覆盖,该腔体内填充有多孔陶瓷颗粒(5);?所述杯状容器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组培苗栽植体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培苗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培苗水培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培养液的透明杯状容器(2)和设于该容器开口处、与该容器可拔取拆装并紧密配合的组培苗栽植体(I); 所述组培苗栽植体为由透明材料围成的腔体;该腔体的上部开口由中部设有供组培苗植入的通孔的活性炭过滤棉(4)覆盖,该腔体的下部开口由网状材料(7)覆盖,该腔体内填充有多孔陶瓷颗粒(5); 所述杯状容器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组培苗栽植体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苗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通孔的脱脂棉塞(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苗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外部设有排水管(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培苗水培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生毛超郭立佳梁昌聪杨腊英刘磊王国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