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容量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6726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5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容量蓄电池,包含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极群组,所述极群组内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正板和负板,相邻的正板和负板之间设有隔纸板,所述正板上部设有正汇流排,所述正汇流排上设有正端子,所述负板上部设有负汇流排,所述负汇流排上设有负端子,所述正板与负板交替设置,且正板和负板的厚度均逐渐递增,使得相应的极板的重量也相应的递增。本发明专利技术不论是正板还是负板反应相对比较一致,避免单片极板过充电或者过放电,从而避免了单片极板欠充电或者欠放电的情况,提高电池容量,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隔纸板厚度的分布结构,确保每片极板的酸量比例一致,从而保证蓄电池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容量蓄电池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容量蓄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蓄电池厂家对每只电池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总重量都要称重,并且确保每只电池的正板总重量都相同,负板总重量相同,延长使用寿命,并且规定负板重量与正板重量的比例符合标准。电池外壳的尺寸是已经确定,即壳体内部有效空间已经限制,内部正负极板总重量已经定,即电解液重量就定,电解液与铅的重量比例一般为(25±5): 100,负板与正板的质量比例一般为(78±5): 100。隔板在极板中间是隔尚作用,其次隔板具有吸液作用,能够为极板储存电解液,当极板放电吸酸时隔板就提高酸量,当极板充电时,酸量被对应的隔板吸收。隔板是有厚薄区分,常规电池是不注意隔板与极板分布规律,厚隔板与轻极板在一起,导致反应时酸多铅少,铅容易腐蚀软化;或,薄隔板与重极板在一起,导致反应时酸少铅多,极板失水快,甚至局部发热变形,无法确保每片极板的酸量比例一致,从而降低容量和寿命。常规蓄电池中极板总重量与电解液的总重量,正极板的总重量与负极板的总重量在设计时均已经确定。但是电池退货解剖过程中经过对各片极板重量称重,不论是欠充电和欠放电或者是过充电和过放电都会导致电池早期失效。且单片极板与对应的单片隔板厚度为匹配,即单片极板酸量为匹配,电池的容量和寿命都未得到正常发挥,单片隔板厚度与极板重量不匹配,即单片极板对应的酸量比例不一致,也进一步降低容量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电池容量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高容量蓄电池。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种高容量蓄电池,包含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极群组,所述极群组内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正板和负板,相邻的正板和负板之间设有隔纸板,所述正板上部设有正汇流排,所述正汇流排上设有正端子,所述负板上部设有负汇流排,所述负汇流排上设有负端子,所述负板的厚度分为B,B+l,B+2, B+3, B+4, B+5,所述正板的厚度分为A,A+l,A+2,A+3,A+4,所述正板与负板交替设置,且负板的厚度依次从电池两边向电池中部逐渐递增,正板的厚度相应地从电池两边向电池中部逐渐递增,极板厚度的递增使得相应的极板的重量也相应的递增。根据上述的高容量蓄电池,所述隔纸板的厚度与负板的厚度相匹配。优选的,所述隔纸板的厚度从电池两边向电池中部逐渐递增,隔纸板厚度改变相应的隔纸板的重量也相应的递增。根据上述的高容量蓄电池,所述壳体上设有阀孔。本专利技术高容量蓄电池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高容量蓄电池正板和负板的结构是有规律分布,靠近电池中间的极板为最重,然后向两边逐步递减,不论是正板还是负板都如此,即中间比较重的正板对应比较重的负板,然后逐步向两边递减,靠边是比较轻的负板对应比较轻的正板,正负反应相对比较一致,避免单片极板过充电或者过放电,从而避免了单片极板欠充电或者欠放电的情况,提高电池容量,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高容量蓄电池中隔板在极板中间起到隔离作用,其次隔板有吸液作用,中间对应的隔板最厚,因此,厚且重的极板对应厚且中的隔板的多酸量;然后向两边与极板厚度重量递减,所以薄且轻的极板对应薄隔板的少酸量,确保每片极板的酸量比例一致,从而提闻容量和寿命。3.本专利技术高容量蓄电池中靠近正负端子的极板较厚重,能够及时提供电量,充分发挥性能,离正负端子远的极板厚度和重量逐步递减,确保每片正板对应的每片负板厚度和重量比例一致,反应一致,提高电池容量,延长电池寿命。【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容量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容量蓄电池的极群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高容量蓄电池的极板分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标号I代表负板,标号2代表隔纸板,标号3代表正板,标号4代表正端子,标号5代表正汇流排,标号6代表负端子,标号7代表负汇流排,标号8代表壳体,标号9代表阀孔。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f 3,一种高容量蓄电池,包含壳体8,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极群组,所述极群组内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正板3和负板I,相邻的正板3和负板I之间设有隔纸板2,所述正板3上部设有正汇流排5,所述正汇流排5上设有正端子4,所述负板I上部设有负汇流排7,所述负汇流排7上设有负端子6,所述负板I的厚度分为B,B+l, B+2, B+3, B+4, B+5,所述正板3的厚度分为A,A+l,A+2,A+3,A+4,所述正板3与负板I交替设置,且负板I的厚度依次从电池两边向电池中部逐渐递增,正板3的厚度相应地从电池两边向电池中部逐渐递增,极板厚度的递增使得相应的极板的重量也相应的递增。所述隔纸板2的厚度与负板I的厚度相匹配。优选的,所述隔纸板2的厚度从电池两边向电池中部逐渐递增,隔纸板2厚度的递增相应的隔纸板2的重量也相应的递增。所述壳体8上设有阀孔9。本专利技术中正板和负板的结构是有规律分布,靠近电池中间的极板为最重,然后向两边逐步递减,不论是正板还是负板都如此,即中间比较重的正板对应比较重的负板,然后逐步向两边递减,靠边是比较轻的负板对应比较轻的正板,正负反应相对比较一致,避免单片极板过充电或者过放电,从而避免了单片极板欠充电或者欠放电的情况,提高电池容量,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隔纸板厚度的分布结构,确保每片极板的酸量比例一致,从而保证蓄电池的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蓄电池容量和使用寿命与常规蓄电池容量寿命对比数据如下: 表一:本专利技术蓄电池容量和使用寿命与常规蓄电池容量寿命对比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容量蓄电池,包含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极群组,所述极群组内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正板和负板,相邻的正板和负板之间设有隔纸板,所述正板上部设有正汇流排,所述正汇流排上设有正端子,所述负板上部设有负汇流排,所述负汇流排上设有负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板的厚度分为B,B+1,B+2,B+3,B+4,B+5,所述正板的厚度分为A,A+1,A+2,A+3,A+4,所述正板与负板交替设置,且负板的厚度依次从电池两边向电池中部逐渐递增,正板的厚度相应地从电池两边向电池中部逐渐递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容量蓄电池,包含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极群组,所述极群组内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正板和负板,相邻的正板和负板之间设有隔纸板,所述正板上部设有正汇流排,所述正汇流排上设有正端子,所述负板上部设有负汇流排,所述负汇流排上设有负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板的厚度分为B,B+l, B+2, B+3, B+4, B+5,所述正板的厚度分为A,A+l,A+2,A+3,A+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林柴成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