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下视阵列3-D SAR成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6491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5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载下视阵列3-D?SAR成像的方法。该方法成像处理过程中只涉及到FFT/IFFT、插值、复数矩阵相乘操作,计算量较低,能够保证较快的重建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载下视阵列3-D SAR成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成像和信号处理
,特别是一种机载下视阵列3-D SAR成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机载下视阵列3-D SAR对机底区域进行观测,能够克服常规侧视SAR中存在的叠掩、阴影等问题,并且能够获得观测区域场景的三维散射信息,在民用和军用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考虑到机载下视阵列3-D SAR目标到天线的作用距离较远,满足远场近似条件,在进行回波信号表征时,可以忽略距离历程泰勒展开式中的高次项且不引起较大相位误差。目前机载下视阵列3-D SAR成像方法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先用常规的RD、CS、ω-k算法实现波传播方向和航迹向处理,再在跨航向借助于波束形成、SPECAN、压缩感知等方法进行处理;第二类,三维波数域成像方法,该方法能够完全补偿波前弯曲带来的距离徙动,但是该类方法要求回波采集时综合孔径长度不小于成像区域以防止FFT出现卷绕,在机载下视阵列3-D SAR中,跨航向阵列天线长度一般为几米,而跨航向幅宽为几百米到几千米,因此需要对回波数据进行大量补零,补零会带来内存需求和计算量的激增,限制了该算法在机载下视阵列3-D 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载下视阵列3?D?SAR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对航迹向空域、跨航向空域、波传播方向时域的三维回波信号进行波传播向FFT变换、波传播向频域匹配滤波及距离历程夫琅和费近似处理,得到航迹向空域、跨航向空域、波传播向频域三维信号S(xm,yn,fk),其中fk表示波传播方向基带频率;?步骤B:对距离历程夫琅和费近似后的航迹向空域、跨航向空域、波传播方向频域三维信号S(xm,yn,fk),通过插值方式沿航迹向、跨航向重采样得到S(x′m,y′n,fk);?步骤C:对沿航迹向和跨航向重采样后的信号S(x′m,y′n,fk)沿波传播方向进行FFT变换,沿航迹向和跨航向进行IFFT变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下视阵列3-D SAR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对航迹向空域、跨航向空域、波传播方向时域的三维回波信号?)进行波传播向FFT变换、波传播向频域匹配滤波及距离历程夫琅和费近似处理,得到航迹向空域、跨航向空域、波传播向频域三维信号S (xm, yn, fk),其中fk表示波传播方向基带频率; 步骤B:对距离历程夫琅和费近似后的航迹向空域、跨航向空域、波传播方向频域三维信号30^,5^,4),通过插值方式沿航迹向、跨航向重采样得到50^ m,y' n,fk); 步骤C:对沿航迹向和跨航向重采样后的信号S(x' m,y' n,fk)沿波传播方向进行FFT变换,沿航迹向和跨航向进行IFFT变换,得到观测场景区域三维极坐标重建结果σ (α,β,Y);以及 步骤D:对观测场景区域三维极坐标重建结果σ (α,β,Υ)进行极坐标到直角坐标的三维转换,得到观测场景区域三维直角坐标重建结果σ (x,y,z)。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子步骤Al,对上述时域三维回波信号进行波传播方FFT变换,转换后的航迹向空域、跨航向空域、波传播方频域的信号; 子步骤A2,对FFT变换后的航迹向空域、跨航向空域、波传播方向频域的信号在波传播方向频域进行匹配滤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平彭学明谭维贤洪文吴一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