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硫化器的中心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632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具有:一用以夹持囊袋上开口端的上夹持圈;一用以夹持囊袋下开口端的下夹持圈;一位于下模侧支持下夹持圈的下环;一安装在下环上具有一通气部的隔套;和安装在隔套上的一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活塞杆的延伸部是一中央支柱,它插入形成于下环和下夹持圈中心的一通孔中并可沿竖向运动,和上夹持圈安装在从下夹持圈通孔向上伸出的中央支柱的上端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硫化器的中心机构本专利技术与一轮胎硫化器的中心机构有关。一轮胎硫化器的常规中心机构〔例如58-66934A号(No.66934/1983)日本实用式样临时出版物中公布的一种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将结合图2进行叙述。图中标号B表示一囊袋,101是指用来夹持囊袋B上开口端的上夹持圈;102是一中央支柱,在其上端部可拆卸地固定着上夹持圈101;103是用来夹持囊袋B下开口端的下夹持圈;104是一可折卸地固定着下夹持圈103的下环;105是一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106是中央文柱提升作动筒105的第二活塞杆;和107,108,109所指均是密封件。中央支柱102安装固定在中央支柱作动筒105的一活塞105a上,而第二活塞杆106则安装在中央支柱102的外周面上并插入在下环104的中心所形成的一通孔内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活塞杆106具限制中央支柱102提升行程的功能。因为轮胎硫化是在接近200℃的高温下进行的,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105会被加热至很高温度。因而密封件107和108很易耗损,并且通过囊袋B供入轮胎的热/压力介质(热水、蒸汽或蒸汽及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顺着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105的方向泄漏进入作动筒105;于是就会引起诸如管路损坏的故障、特别是由于惰性气体被用作热/压力介质,故障出现的频率就会突然增大。因此倾向于使用图3中所示的一种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例如3-274113号(No.274113/1991)日本专利临时出版物中所公布的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在图3中,标号T指的是一硫化中的轮胎;B是一囊袋;201和203分别是用来夹持住囊袋B的上、下端开口的上夹持圈和下夹持圈;204是一可折卸地固定着下夹持圈203的下环;和202指的是一插入在下环204中心所形成的一通孔中并可竖向移动的中央支柱,上夹持圈201可折卸地安装在中央支柱202的上端部。-->标号207是一插入在下环204与中央支柱202之间的密封件;205是一通过隔套206与下环204相连接固定的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作动筒205的活塞杆205a的上端用螺纹与中央支柱202的下端相连接。在如图3所示的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中,隔套206的设置使得传给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205的热量得以减少。另外,在隔套206上连接着一管子(未示出),这是为了由于密封件207的磨损而泄漏进入的热/压力介质可通过与隔套206相连的这根管子排到机器外部。因而入流的热/压力介质进入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205的现象能彻底消除,从而上述问题得以解决。同样,液压油可用作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205的工作流体。然而另一方面来看,隔套206的长度必须做成比中央支柱202的竖向行程大。于是如图3所示的轮胎中心机构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轮胎硫化器的安装坑由于隔套206长度大必须很深。本专利技术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这种轮胎硫化器所需的安装坑深度可显著地缩减。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它具有:一用以夹持囊袋上开口端的上夹持圈;一用以夹持囊袋下开口端的下夹持圈;一位于下模侧支持住下夹持圈的下环,一安装在下环上具有一通气部的隔套;和安装在隔套上的一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其特点是: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活塞杆的延伸部作为一中央支柱,该中央支柱插入下环和下夹持圈中心所形成的一通孔中并可沿竖向移动;并且上夹持圈安装固定在从下夹持圈通孔向上伸出的中央支柱的上端部(见权利要求1)。在按权利要求1的一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中,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的活塞杆和中央支柱可做成一体(见权利要求2)。按权利要求1的一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中,隔套的下端部可与一设置在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沿竖向的中间部位处的法兰相连接(见权利要求3)。-轮胎硫化器可具有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中心机构(见权利要求4)。-按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硫化器的中心机构,它具有:一用以夹持囊袋上-->开口端的上夹持圈;一用以夹持囊袋的下开口端的下夹持圈;一位于下模侧支持住下夹持圈的下环;一安装在下环上具有一通气部的隔套;和安装在隔套上的一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活塞杆的延伸部作为一中央支柱,该中央支柱插入在下环和下夹持圈中心所形成的一通孔中并可沿竖向移动,并且上夹持圈安装固定在从下夹持圈通孔向上伸出的中央支柱的上端部。由于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活塞杆的延伸部作为一中央支柱,下环与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间的距离可得以减小。此外,由于隔套上设有通气部以加速热量的散逸,也就不需增大隔套的长度,从而硫化器安装坑的深度可显著得以缩减。图1是按本专利技术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的一个实例的纵向侧剖视图;图2是轮胎硫化器的常规中心机构的一个实例的纵向侧剖视图;和图3是轮胎硫化器的常规中心机构的另一实例的纵向侧剖视图。以下将对按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硫化器的一中心机构参阅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进行叙述。图1中标号T是指一被硫化的轮胎;B是一囊袋;1是轮胎硫化器本体框架的基座;3是借助螺栓等紧固件通过一隔热板2固定在基座1上的一下热板;4是借助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下热板3上的一下模;5是固定于一承垫板(未示出)的一上模,该承垫板借助螺栓等紧固件通过隔热板2和上热板(未示出)安装在本体框架上并可沿竖向移动;和6是指用螺栓固定于上模5上的一上胎边压圈。标号8是一用来夹持住囊袋B上开口端的上夹持圈,用螺栓把夹持板7固定在上夹持圈上能把囊袋B的上开口端夹持住。标号9是一能顺其周向分开成两片的锁环;10是一中央支柱(一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19的活塞杆),中央支柱10的上端部与上夹持圈8相固定。上夹持圈8安装在中央支柱10的上端部并通过用螺栓固定两片锁环9而连成一体。在中央支柱10与上夹持圈8之间设有一密封件,标号12是一用以夹持住囊袋B的下开口端的下夹持圈,借助螺栓把下胎边压圈11与下夹持圈12相固定可夹持住囊袋B的下开口端。标号13是一下环,通过螺纹把下夹持圈12固定在下环13的外周面上。在下环13与下夹持圈12之间设有一密封件。-->标号15是插入在下环13的内圆周部的一密封件和一轴套的组装件,通过把一法兰件14用螺栓固定在下环13上可防止组件15掉出。插入在密封件-轴套组件15内的中央支柱10可沿竖向移动。即在下环13和下夹持圈12的中心形成有一供中央支柱10插入的通孔23。在下环13内设置的热/压力介质通道13a的上端经过设置在法兰件14内的通流口14a与囊袋B的内腔相通,并且热/压力介质通道13a的下端经过一用螺纹之类固定的管13b与一热/压力介质排放机构(未示出)相连通。标号16是一以螺纹之类方式固定在下环13的外周面上的隔套,在隔套16的竖向中间部位设有通气窗16a,16a是一通风部分,通气窗16a可供设置有效的通风措施。可用冷却风扇之类措施实施有效的通风。标号19是一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在作动筒19的竖向中间部位设有一法兰19a,作动筒19的法兰19a和隔套16的下端部用螺栓相互固定,因此,当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19动作而使中央支柱(即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19的活塞杆)升起/下降时,囊袋B即会沿竖向伸展或收缩。标号18是一设置在下热板3内周面上的引导管。一轴套17插入在引导管18中并与引导管18的内周面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它具有:一用以夹持囊袋上开口端的上夹持圈;一用以夹持囊袋下开口端的下夹持圈;一位于下模侧支持所述下夹持圈的下环;一安装于所述下环上具有一通气部的隔套;和安装在所述隔套上的一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其特点是:所述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活塞杆的延伸部作为一中央支柱,所述中央支柱插入在形成于所述下环和所述下夹持圈中心的一通孔中并可沿竖向运动,和所述上夹持圈安装固定于从所述下夹持圈通孔向上伸出的中央支柱的上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9-3 233163/961.一种轮胎硫化器中心机构,它具有:一用以夹持囊袋上开口端的上夹持圈;一用以夹持囊袋下开口端的下夹持圈;一位于下模侧支持所述下夹持圈的下环;一安装于所述下环上具有一通气部的隔套;和安装在所述隔套上的一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其特点是:所述中央支柱提升作动筒活塞杆的延伸部作为一中央支柱,所述中央支柱插入在形成于所述下环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登本圭一村上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