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6231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盖组装装置,包括机架、外盖送料机构、内盖送料机构、辅助转塔、转送拨盘和压合转塔;辅助转塔、转送拨盘和压合转塔转动设置于机架上,辅助转塔上设置有吸取装置,压合转塔上设置有吸取装置和顶升装置,顶升装置位于吸取装置的正下方;外盖送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上;辅助转塔转动将被吸取装置吸取的外盖运送至转送拨盘;转送拨盘设置于辅助转塔与压合转塔之间;内盖送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合质量高,废品率低,且适用于多种不同形状的外盖,适用范围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瓶盖组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组装装置和组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瓶盖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市面上的饮料瓶和酒瓶的瓶盖多采用双层结构,包括与瓶体连接的内盖和设置于内盖外表面起装饰或标识作用的外盖。这种瓶盖在组装时,需要将外盖压套在内盖上。传统的组装方式完全是通过人力完成的,这种组装方式效率低下,且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废品率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能够进行自动化瓶盖组装的机械。例如,申请号为“201010295530.5”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瓶盖组装机,它通过转动的下模头将盖体顶升并使盖体转动至预定位置,然后通过上模头向下运动将瓶盖组件压合在盖体上。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上模头直接将瓶盖组件压合在盖体上,在压合过程中,无法实现对瓶盖组件的有效固定,瓶盖组件容易产生径向窜动,极易造成压合时瓶盖组件的歪斜,最终导致瓶盖组件盒盖体的损坏。另外,基于上述瓶盖组装机的工作方式,要求上模头的尺寸必须与瓶盖组件严格配合,如瓶盖组件为异形件,则上模头无法准确的将瓶盖组件压合在盖体上,导致该瓶盖组装机的适用范围较窄,只能用于一种特定的瓶盖的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成品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瓶盖组装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瓶盖组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瓶盖组装装置,包括机架、外盖送料机构、内盖送料机构、辅助转塔、转送拨盘和压合转塔; 辅助转塔、转送拨盘和压合转塔转动设置于机架上,辅助转塔上设置有吸取装置,压合转塔上设置有吸取装置和顶升装置,顶升装置位于吸取装置的正下方; 外盖送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将外盖运送至辅助转塔使外盖被辅助转塔上的吸取装置吸取; 辅助转塔转动将被吸取装置吸取的外盖运送至转送拨盘; 转送拨盘设置于辅助转塔与压合转塔之间并将辅助转塔上的吸取装置上的外盖运送至压合转塔使外盖被压合转塔上的吸取装置吸取; 内盖送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将内盖运送至压合转塔使内盖被顶升装置顶起; 压合转塔上的吸取装置和顶升装置相互靠近将内盖和外盖压合成一体; 还包括驱动外盖送料机构、内盖送料机构、辅助转塔、转送拨盘和压合转塔运动的驱动结构。为了保证压合时能够稳定的将外盖压合在内盖上,必须保证在运送时实现对外盖的有效固定。为了实现外盖的有效固定,本专利技术采用吸取装置将外盖吸起。外盖被吸合在吸取装置上,外盖与吸取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即可保证外盖不会发生径向窜动,从而避免了外盖歪斜,提高压合质量,降低了废品率。本专利技术采用吸取装置还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形状的外盖。采用传统的上模头压合的装置,必须保证上模头的着力点位于外盖的中心位置才能防止外盖被压歪,这意味着传统装置只能适用于一种形状的外盖,对于不同形状的外盖,尤其是非圆形的异形外盖则无法用传统装置进行压合。本专利技术采用吸取装置对外盖进行吸合,在吸合时并不要求吸合位置在外盖的中心即可将外盖吸起,压合时外盖与吸取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即可保证外盖不会发生径向窜动,因此,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多种不同形状的外盖。进一步的,所述吸取装置包括吸气嘴、固定块、连接体和升降结构,多个固定块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于辅助转塔和压合转塔上,连接体贯穿固定块,连接体的底端与吸气嘴连接,连接体的上端与升降结构连接。升降结构的作用在于,在吸取外盖时,能够使吸气嘴靠近外盖,从而更加容易的将外盖吸起,在压合时,能够使外盖向下运动,实现内盖与外盖的相对运动,从而能够更加高效的将外盖与内盖压合。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转轮和圆柱体,圆柱体固定于所述机架的顶部,圆柱体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包括相互连接高段和低段,高段的高度大于低段的高度,转轮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上端,转轮设置于环形滑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吸取装置还包括吸气块和摩擦块,吸气块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顶部,吸气块的底部开设有空腔,吸气块的顶部设置有气路连接头,摩擦块固定在所述辅助转塔和压合转塔上,摩擦块的顶部与吸气块的底部接触,摩擦块上均匀布置多个气路连接头,所述吸气嘴通过气体管路与气路连接头连接。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传统的控制手段使吸取装置在吸取和不吸取两种工作状态之间转换,需要针对每个气嘴设置单独的电控阀门以控制气嘴是否吸气,同时还需要单片机或PLC等控制装置对电控阀门的通断进行控制,这必将导致本装置的结构极其复杂。同时,由于工作时吸取装置处于不断旋转的状态,导致电控阀门与控制装置之间的布线非常困难。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采用上述机械结构对气嘴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通过吸气块的气路接头向外抽气使吸气块底部的空腔维持负压,当一个吸气嘴运动至外盖上方时,与该吸气嘴连接的摩擦块上的气路接头进入吸气块底部空腔的范围将外盖吸起,当该吸气嘴运动至需要放下外盖的位置时,与该吸气嘴连接的摩擦块上的气路接头完全运动至吸气块底部空腔的范围外,外盖从该吸气嘴脱离。该机械结构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对简化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成本,降低本专利技术的调试难度,降低本专利技术的装配难度有极大的帮助。进一步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杆、顶升转轮、顶升圆柱体和顶升固定块,顶升固定块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于所述压合转塔上,顶升杆贯穿所述顶升固定块,顶升杆的底部与顶升转轮连接,顶升圆柱体固定于所述机架上,顶升圆柱体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环形顶伸滑槽,环形顶伸滑槽包括相互连接高顶升段和低顶升段,高顶升段的高度大于低顶升段的高度,顶升转轮设置于环形顶伸滑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外盖送料机构相互配合的链轮和链条,链条上等间距布置有多个外盖固定工装。传统的进料方式是通过传动带、进料滑槽或进料斗进行进料。在本专利技术中,外盖采用吸取装置进行固定和转运,如果利用传动带、进料滑槽或进料斗进行进料的话,外盖将紧贴在一起向吸取装置移动,外盖与传动带、进料滑槽或进料斗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单个外盖难以准确定位,这使得吸取装置吸取外盖变得困难。即在单个外盖定位不准的情况下,吸取装置的吸取位置可能位于两个外盖之间,导致无法顺利吸起外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利技术人采用链轮和链条作为外盖送料机构,同时在链条上设置外盖固定工装,外盖通过外盖固定工装被运送至辅助转塔,这避免了外盖与外盖送料机构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且外盖之间等距离排列,使得外盖能够准确定位,使进入辅助转塔的外盖与吸取装置能够精确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链轮包括吸取链轮和至少一个传动链轮,传动链轮固定于所述机架上,吸取链轮固定于所述辅助转塔上并位于所述吸取装置下方,所述链条与吸取链轮和传动链轮配合。该结构能够使外盖送料机构被辅助转塔带动,从而使驱动辅助转塔的驱动结构能够同时驱动外盖送料机构,简化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内盖送料机构包括内盖拨盘和传送带,内盖拨盘和传送带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内盖拨盘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出口处,内盖拨盘的高度低于所述转送拨盘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瓶盖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进料步骤:外盖送料机构将外盖输送至辅助转塔,内盖送料机构将内盖输送至压合转塔; 提升步骤:辅助转塔旋转使辅助转塔上的吸取装置经过外盖送料机构上方,吸取装置将外盖送料机构上的外盖吸起,辅助转塔机械旋转使吸取了外盖的吸取装置移动至转送拨盘处并将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瓶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外盖送料机构(2)、内盖送料机构(3)、辅助转塔(4)、转送拨盘(5)和压合转塔(6);辅助转塔(4)、转送拨盘(5)和压合转塔(6)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辅助转塔(4)上设置有吸取装置(7),压合转塔(6)上设置有吸取装置(7)和顶升装置(8),顶升装置(8)位于吸取装置(7)的正下方;外盖送料机构(2)设置于机架(1)上并将外盖运送至辅助转塔(4)使外盖被辅助转塔(4)上的吸取装置(7)吸取;辅助转塔(4)转动将被吸取装置(7)吸取的外盖运送至转送拨盘(5);转送拨盘(5)设置于辅助转塔(4)与压合转塔(6)之间并将辅助转塔(4)上的吸取装置(7)上的外盖运送至压合转塔(6)使外盖被压合转塔(6)上的吸取装置(7)吸取;内盖送料机构(3)设置于机架(1)上并将内盖运送至压合转塔使内盖被顶升装置(8)顶起;压合转塔(6)上的吸取装置(7)和顶升装置(8)相互靠近将内盖和外盖压合成一体;还包括驱动外盖送料机构(2)、内盖送料机构(3)、辅助转塔(4)、转送拨盘(5)和压合转塔(6)运动的驱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瓶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1)、外盖送料机构(2)、内盖送料机构(3)、辅助转塔(4)、转送拨盘(5)和压合转塔(6); 辅助转塔(4)、转送拨盘(5)和压合转塔(6)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辅助转塔(4)上设置有吸取装置(7 ),压合转塔(6 )上设置有吸取装置(7 )和顶升装置(8 ),顶升装置(8 )位于吸取装置(7)的正下方; 外盖送料机构(2)设置于机架(1)上并将外盖运送至辅助转塔(4)使外盖被辅助转塔(4)上的吸取装置(7)吸取; 辅助转塔(4)转动将被吸取装置(7)吸取的外盖运送至转送拨盘(5); 转送拨盘(5)设置于辅助转塔(4)与压合转塔(6)之间并将辅助转塔(4)上的吸取装置(7)上的外盖运送至压合转塔(6)使外盖被压合转塔(6)上的吸取装置(7)吸取; 内盖送料机构(3 )设置于机架(1)上并将内盖运送至压合转塔使内盖被顶升装置(8 )顶起; 压合转塔(6)上的吸取装置(7)和顶升装置(8)相互靠近将内盖和外盖压合成一体; 还包括驱动外盖送料机构(2)、内盖送料机构(3)、辅助转塔(4)、转送拨盘(5)和压合转塔(6)运动的驱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取装置(7)包括吸气嘴(71)、固定块(72)、连接体(73)和升降结构,多个固定块(72)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于辅助转塔(4)和压合转塔(6)上,连接体(73)贯穿固定块(72),连接体(73)的底端与吸气嘴(71)连接,连接体(73)的上端与升降结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转轮(74)和圆柱体(75),圆柱体(75)固定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圆柱体(75)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环形滑槽(76),环形滑槽(76)包括相互连接高段(77)和低段(78 ),高段(77 )的高度大于低段(78 )的高度,转轮(74)设置于所述连接体(73 )的上端,转轮(74)设置于环形滑槽(76)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取装置(7)还包括吸气块(79)和摩擦块(710),吸气块(79)设置于所述机架(I)的顶部,吸气块(79)的底部开设有空腔,吸气块(79)的顶部设置有气路连接头,摩擦块(710)固定在所述辅助转塔(4)和压合转塔(6)上,摩擦块(710)的顶部与吸气块(79)的底部接触,摩擦块(710)上均匀布置多个气路连接头,所述吸气嘴(71)通过气体管路与气路连接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升装置(8)包括顶升杆(81)、顶升转轮(82)、顶升圆柱体(83)和顶升固定块(84),顶升固定块(84)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于所述压合转塔(6)上,顶升杆(81)贯穿所述顶升固定块(84),顶升杆(81)的底部与顶升转轮(82)连接,顶升圆柱体(83)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顶升圆柱体(83)的外圆面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税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隆鑫科技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