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雾度聚乙烯薄膜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6084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雾度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棚膜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LLDPE的重量为百分之百计,包括:(1)100%的LLDPE,(2)0.05%~0.3%的复配交联助剂,(3)5%~15%的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透明母粒;该组合物中超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物对有机类成核剂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使得成核剂以母料的形式加入可以极大地提高成核剂在LLDPE棚膜树脂中的分散性,确保了制备的棚膜具有低雾度(雾度≤10%)、高透明性(透光率≥95%)。该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加工性无须任何掺混就能够吹制出宽幅棚膜(幅宽8~10m,厚度≥80μm)。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了该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雾度聚乙烯薄膜树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础树脂,通过微交联改性且加入含有超低密度聚乙烯和成核剂的透明母粒,来制备低雾度、高透明的农用棚膜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我国农用棚膜的产量及覆盖面积均居世界之首。但我国目前农用棚膜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不仅表现在数量、品种上,而且表现在雾度高(> 20% )、透光率低(< 90% )等性能指标上。这是由于国内棚膜覆盖材料普遍采用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LLDPE)掺混树脂,其中LLDPE树脂是通过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催化,遵循配位聚合机理,是由乙烯和1- 丁烯共聚组成,其分子结构呈线性、支链短且在主链上分布宽、大分子多。因此,在吹膜加工过程中,当树脂从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时,易生成大尺寸的晶粒且晶区分布不均匀,会在膜表面产生不规则的光折射和光散射,造成LLDPE薄膜雾度高、透明性差等现象。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而且会降低作物的产量。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人们已经不能满足通用型棚膜带来的使用效果,对棚膜透明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雾度低、透明性高的LLDPE棚膜市场需求量呈逐年上升态势。因此,在塑料棚膜的应用中,发展低雾度、高透明的农用棚膜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都是十分重要的。现有技术中,在降低聚乙烯薄膜的雾度来提高透明性方面多采用加入成核剂和透明树脂的方法制备,成核剂通常使用的是山梨醇类、磷酸酯类等有机类和滑石粉、二氧化硅、云母等无机类小分子。如CN200680034306.2提出一种包括聚乙烯聚合物或共聚物中加入环脂族金属盐(包括含有`硬脂酸盐的化合物如硬脂酸锌)在吹塑和流延聚乙烯薄膜时降低薄膜制品的雾度达到合乎要求的水平。CN1280145A公开了用0.广0.6重量份的山梨醇类及氮氧化铝类成核剂和2(T100重量份低密度聚乙烯,获得具有良好透明度及低温耐冲击性的聚乙烯树脂组合物。CN1324887A公开了一种含有聚烯烃树脂和二缩醛类成核剂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模塑和铸压的产品具有优越的光学,机械和热学性能。CN101796103A提供了一种由芳香族磷酸酯金属盐类成核剂和完全氢化型石油树脂组成的聚烯烃树脂用成核剂母料,该母料能够提高聚烯烃树脂的透明性和机械强度,并且有着优异的耐热和着色性能。ZL0115615.5公开了一种由50wt%~90wt%低密度聚乙烯和10wt%~50wt%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组成的具有优良透光性和直角撕裂强度的农用棚膜。上述专利基本是单独加入成核剂或第二组分透明树脂改善聚烯烃树脂透明性的,虽然在提高聚烯烃树脂透明性方面已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改善效果仍有限。研究发现LLDPE是由C-C共价键链接的非极性大分子与小分子的成核剂存在一定的相容性的问题。如果成核剂的粒径和加入量控制不好的话,会出现成核剂在基体树脂LLDPE中分散不均匀的现象,未分散的成核剂容易造成其晶粒尺寸变大且分布不均一,同时棚膜表面会伴有“鱼眼”出现,这样不但不会增加棚膜的透明性,反而会提高棚膜的雾度,降低了棚膜的透明性和机械强度。因此,改善成核剂与基础树脂LLDPE的相容性,对于降低棚膜的雾度,提各高其产品的透明性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雾度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棚膜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既可以保证LLDPE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够吹制出宽幅棚膜(幅宽8~10m,厚度≥80 iim),又可确保制备的棚膜具有低雾度(雾度< 10% )、高透明性(透光率>9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重量为百分之百计,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包括: I) 100% 的 LLDPE ;2) 0.05%~0.3%的复配交联助剂;3) 5%~15%的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透明母粒;其中所述的复配交联助剂为特戊基过氧化氢(TAHP)与2,5- 二甲基-2,5_ 二叔丁基过氧基-3-己炔(DYBP)复配组成,两种交联助剂的质量比为TAHP/DYBP=25:1~5:1。所述的ULDPE透明母粒是由ULDPE、成核剂和超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物组成的共混物。聚合物ULDPE由乙烯与a-烯烃(丙烯、丁烯、己烯和辛烯)通过气相法、溶液法或高压法共聚制得,优选乙烯与丁烯的共聚物,其中密度:0.860~0.915g/cm3 ;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20g/10min。所述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是在190°C,2.16Kg负荷下的测定值。适于本专利技术的成核剂为芳基磷酸酯盐类,可以选自2,2_亚甲基-二(4,6_ 二叔丁基苯酚)磷酸钠、亚甲基双(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铝、甲撑双(2,2’ - 二叔丁基苯酚)磷酸钠、甲撑双(2,4_ 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钠、亚甲基双(2,4_ 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铝中的一种,其用量为2%~5% (按ULDPE的重量百分比计)。超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物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将极性单体接枝到ULDPE上的接枝物,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钾、过乙酸叔丁酯(TBPA)、叔丁基过氧化氢、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BI3DH)、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二异丙苯过氧化氢(DBHP)中的一种,优选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极性单体选自马来酸酐、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甲基丙烯酸。超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物的接枝率为1.0~5.0%。组合物中所述的LLDPE为采用高效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制备的乙烯与1- 丁烯的共聚产物,MFR:0.7~3.0g/10min ;密度:0.915~0.925g/cm3。本专利技术中LLDPE可以是粉状或粒状树脂,但为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以粉状树脂最佳。组合物中所述的复配交联助剂为TAHP与DYBP按不同比例复配组成。其中复配交联助剂的总加入量的范围为0.05%~0.3%,两种交联助剂的最佳混合比为TAHP/DYBP=20: I~10:1。两种过氧化物均为市售产品,其半衰期温度因生产商的不同而略有差别,一般TAHP的半衰期T=183~1850C /lhr ;DYBP的半衰期T=154~157。。/Ihr。 本专利技术所述组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在特定的步骤中还需要加入抗氧剂、稳定剂等助剂,助剂的加入仅为满足稳定加工的要求,不会对聚乙烯组合物的性能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述组合物的制备可以在密炼机、捏合机、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本专利技术不做特别的限定,反应温度150~200°C,反应时间3~lOmin。优选双螺杆挤出机,选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时,可以采用原料预先混合、再进行挤出的制备工艺。组合物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ULDPE接枝物的制备:按ULDPE的重量百分比计,将0.01~0.1份的引发剂与丙酮混合,丙酮与引发剂的重量比为2:1~5:1 ;再与ULDPE、3~10份的极性单体混合3~5min ;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薄膜树脂组合物,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为百分之百计,包括:1)10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05%~0.3%的复配交联助剂;3)5%~15%的超低密度聚乙烯透明母粒;所述的超低密度聚乙烯透明母粒是由超低密度聚乙烯、成核剂和超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物组成的共混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薄膜树脂组合物,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为百分之百计,包括: 1)10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2)0.05%~0.3%的复配交联助剂; 3)5%~15%的超低密度聚乙烯透明母粒; 所述的超低密度聚乙烯透明母粒是由超低密度聚乙烯、成核剂和超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物组成的共混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交联助剂为特戊基过氧化氢与2,5- 二甲基-2,5- 二叔丁基过氧基-3-己炔复配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戊基过氧化氢与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3-己炔的质量比为25: I~5: I。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核剂为芳基磷酸酯盐类,选自2,2-亚甲基-二(4,6-二正丁基苯酚)磷酸钠、亚甲基双(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铝、甲撑双(2,2’ _4叔丁基苯酚)磷酸钠、甲撑双(2,4_ 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钠、亚甲基双(2,4_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铝中的一种,按超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计,其用量为2% ~5% 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超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物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将极性单体接枝到超低密度聚乙烯上的接枝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单体选自马来酸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中的至少一种。`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酸。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钾、过乙酸叔丁酯、叔丁基过氧化氢、2,5- 二甲基-2,5- 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二异丙苯过氧化氢中的一种。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典宏付含琦刘春芳龚光碧李晶仇国贤史蓉翟云芳朱晶魏绪玲周雷汤海鲲张元寿王月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