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60797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及其制造方法,该发泡剂组合物颗粒能够制作机械特性、表面外观优异、发泡成型性稳定的发泡成型体。所述发泡剂组合物颗粒的特征在于,含有二氧化硅粒子(A)30~80质量%、发泡剂(B)3~30质量%以及粘结剂成分(C)10~50质量%,(A)、(B)以及(C)的总计为100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的发泡成型中使用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
技术介绍
热塑性树脂与金属相比,比重低,而且成型加工性等特性优异,以往以来广泛用于汽车部件、电子.电气部件等。作为发挥热塑性树脂的这些特性进而实现轻量化的成型技术,已知有在热塑性树脂中混合发泡剂进行成型的发泡成型技术。作为该发泡成型中的发泡剂,使用热分解型化学发泡剂、热膨胀性微囊。但是,通常这些发泡剂是粉末,即使与热塑性树脂颗粒混合也容易分离,因此有发泡成型的稳定性不足,得到的发泡成型体的表面容易产生发泡不均的趋势。 通常,在注射成型中,向注射成型机投入混合树脂后,随着螺杆的旋转在料筒内计量混合树脂,从螺杆供给部向压缩部输送混合树脂,并且通过料筒加热使混合树脂熔融。此时,发生在上述压缩部的混合树脂的熔融和混合树脂中含有的发泡剂的分解,从喷嘴向模具内注射熔融树脂,由此使熔融树脂发泡,这样是理想的。然而,如果直接向热塑性树脂颗粒混合发泡剂,则有时在向注射成型机投入混合树脂后,在到达螺杆压缩部前的供给部或料斗口附近不少发泡剂发生分解,难以发挥本来的发泡剂的效果。因此,进行发泡成型时需要对发泡剂进行不易受热的影响、容易与热塑性树脂颗粒混合、并且不损害发泡性的处理,以使得在注射成型机的料斗口、供给部不引起发泡剂的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尝试使用能够在低于发泡剂的分解温度或膨胀温度的温度下加工的树脂(载体树脂),预先将其与发泡剂熔融混合,使发泡剂母料化。母料能够与热塑性树脂颗粒均匀混合,能够简便地发泡成型,所以得到广泛普及。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将聚乙烯树脂、聚乙烯蜡以及发泡剂混炼而得的母料。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由具有特定性状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发泡剂构成的母料。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为了抑制发泡剂的凝聚而在抗静电剂的存在下进行分散的母料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412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11303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742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专利文献1、2的母料中使用的载体树脂可以在低于发泡剂的分解温度或膨胀温度的温度下加工,所以能够抑制发泡剂的分解。然而,构成发泡成型体的热塑性树脂和载体树脂是不同种类的树脂,特别是相容性不足时,存在得到的发泡成型体的机械特性下降的问题。另外,使用专利文献3的母料得到的发泡成型体的发泡孔的均匀性差,表面外观不良,发泡倍率也不稳定,无法稳定地将厚度变化少的发泡体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能够制作机械特性、表面外观优异、发泡成型性稳定的发泡成型体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如下。(I) 一种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征在于,含有二氧化硅粒子(A) 30~80质量%、发泡剂(B) 3~30质量%以及粘结剂成分(C) 10~50质量%,(A), (B)以及(C)的总计为100质量%。(2)根据(I)记载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征在于,按JIS K7365测定的堆积比重为0.5~1.0。 (3)根据(I)记载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征在于,原料二氧化硅粒子(A)按JISK5101测定的吸油量为200ml/100g以下。(4)根据(I)记载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征在于,原料二氧化硅粒子(A)按JISK6220测定的堆积比重为0.2以上。(5)根据(I)记载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征在于,粘结剂成分(C)是选自石蜡、聚烯烃蜡、高级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双酰胺中的I种以上。(6)根据(I)记载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二氧化硅以外的粒子(D)。(7) 一种发泡剂组合物颗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于制造上述(I)~(5)记载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的方法,一并混合二氧化硅粒子(A)、发泡剂(B)以及粘结剂成分(C),在粘结剂成分(C)的熔点以上的温度下压缩成型成颗粒状。(8) 一种发泡剂组合物颗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于制造上述(6)记载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的方法,一并混合二氧化硅粒子(A)、发泡剂(B)、粘结剂成分(C)以及二氧化硅以外的粒子(D),在粘结剂成分(C)的熔点以上的温度下压缩成型成颗粒状。( 9 ) 一种成型用树脂颗粒,是将上述(I)~(6 )记载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与热塑性树脂颗粒混合而成的。(10) 一种发泡成型体,是将上述(9)记载的成型用树脂颗粒成型而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得到能够制作机械特性、表面外观优异、发泡成型性稳定的发泡成型体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该发泡剂组合物颗粒不使用载体树脂,所以可以在不选择成型用树脂的种类的情况下在所有的热塑性树脂的发泡成型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B中得到的发泡成型体的截面的SEM图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二氧化硅粒子(A)以SiO2K表示的二氧化硅为主成分。根据二氧化硅粒子的制造方法大致分成干式法二氧化硅和湿式法二氧化硅2种,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使用以任一方法制造的二氧化硅粒子。干式法二氧化硅通常利用火焰水解法制作。具体而言,通常已知有将四氯化硅与氢和氧一同燃烧来制造的方法,可以在单独或与四氯化硅混合的状态下使用甲基三氯硅烷、三氯硅烷等硅烷类代替四氯化硅。另一方面,湿式法二氧化硅根据制造方法进一步分类成沉降法二氧化硅、凝胶法二氧化硅、溶胶法二氧化硅。沉降法二氧化硅是使硅酸钠和硫酸在碱性条件反应制造的,粒子生长的二氧化硅粒子凝聚.沉降,然后经过滤、水洗、干燥、粉碎.分级的工序而产品化。用该方法制造的二氧化硅的二次粒子成为缓慢的凝聚粒子,得到比较容易粉碎的粒子。凝胶法二氧化硅是使硅酸钠和硫酸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造的。熟化过程中微小粒子溶解,与其它一次粒子彼此结合而再析出,因此明确的一次粒子消失,形成具有内部空隙结构的较硬的凝聚粒子。溶胶法二氧化硅也被称为胶体二氧化硅,是将硅酸钠在酸等存在下发生复分解或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层而得到的二氧化硅溶胶加热熟化而得到的。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二氧化硅粒子(A)在发泡剂组合物颗粒的原料的阶段按JISK5101测定的吸油量优选为200ml/100g以下,更优选为150ml/100g,进一步优选为100ml/100g。如果二氧化硅粒子(A)的吸油量超过200ml/100g,则在发泡剂组合物颗粒中大量粘结剂成分(C)被吸收到二氧化硅粒子(A)上,因此必须增加粘结剂成分(C)的含量,由于粘结剂成分(C)的含量增多,所以有时发泡剂组合物颗粒的操作性降低、或损害得到的发泡成型体的外观等。另外,二氧化硅粒子(A)在发泡剂组合物颗粒的原料的阶段按JISK6220测定的堆积比重优选为0.2以上,更优选为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4以上。如果二氧化硅粒子(A)的堆积比重小于0.2,则二氧化硅粒子的体积过大,因此在制造发泡剂组合物颗粒时有时产生加工性的问题。另外,有时得到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的硬度变得不充分,与热塑性树脂颗粒混合制备成型用树脂颗粒时有时容易破碎、发泡成型体的成型稳定性差。二氧化硅粒子(A)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20 μ m,更优选为0.5~15 μ m,进一步优选为I~10 μ m。如果平均粒径小于0.1 μ m,则二氧化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征在于,含有二氧化硅粒子30~80质量%的A、3~30质量%的发泡剂B以及10~50质量%的粘结剂成分C,A、B以及C的总计为100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20 JP 2012-181649;2013.07.31 JP 2013-15831.一种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征在于,含有二氧化硅粒子30~80质量%的A、3~30质量%的发泡剂B以及10~50质量%的粘结剂成分C,A、B以及C的总计为100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征在于,按JISK7365测定的堆积比重为0.5~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征在于,原料二氧化硅粒子A按JISK5101测定的吸油量为200ml/100g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征在于,原料二氧化硅粒子A按JISK6220测定的堆积比重为0.2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祢宜行成
申请(专利权)人: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