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匙防盗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387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0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免匙防盗电动车。它解决了现有钥匙锁车形式存在防盗设定及其解锁过程繁琐,不方便应用,且实际防盗功能不佳等问题。本免匙防盗电动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安放电瓶的电池盒,车体上设置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电控连接驱动识别器,驱动识别器感应接收由电子指令装置发出的身份指令信号,电池盒上装设电子锁,电子锁由电池锁控器电控连接,电池锁控器还电控连接解锁识别器,解锁识别器感应接收由电子指令装置发出的身份指令信号。本免匙防盗电动车融合电子、磁控、机电及机械技术于一体,实现无钥匙的便捷操控使用,同时提升安全防盗的性能指标;且优化、完善的全方面电控解锁方式增强的运用的灵活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匙防盗电动车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
,涉及一种具有免匙启动和电子防盗功能的无机械钥匙的电动车,特别是一种免匙防盗电动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动车日趋普及,然而随着电池和整车频繁被盗的发生,电动车增加了诸如电池盒锁、防盗鞍管锁、随地涨闸锁、机械电源锁等等,导致整车机械钥匙达到3-5把,使用繁琐。同时如若丢失其中任意一把钥匙,则防盗功能大打折扣。当前的电动车多数采用机械锁进行防盗,部分增加遥控报警器、电池盒报警器、智能报警器等振动发声防盗部件,进一步渲染其防盗效果,使整车更具卖点。但这样多重防盗带来的后果就是钥匙过多,防盗设定及其解锁过程繁琐,不方便应用,且部分消费者因为设定繁琐而不去设防,导致整车的防盗功能大幅降低。市场上尽管出现过一些欲使功能提升的免钥匙电动车,但此类电动车的免匙仅用在启动和报警设定功能,仍需要多把机械钥匙进行综合防盗设定,故没有实现对传统钥匙的完全减省,不能克服多把钥匙给消费者带来的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减省机械钥匙,而运用电子智能锁控技术,实现仅通过电子指令信号即可操控启动、锁定及防盗,利于用户安全使用的免匙防盗电动车。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免匙防盗电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安放电瓶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驱动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器电控连接驱动识别器,所述驱动识别器感应接收由电子指令装置发出的身份指令信号,所述电池盒上装设电子锁,所述电子锁由电池锁控器电控连接,所述电池锁控器还电控连接解锁识别器,所述解锁识别器感应接收由电子指令装置发出的身份指令信号。本免匙防盗电动车中车体包括电机、传动轮轴等动力传动结构,驱动控制器可通过电路控制电机等动力结构的启动与停止。驱动识别器与电子指令装置相配套使用,即两者能够通过统一的身份指令信号形成交互作用,已达成合法用户对电动车操控的使用权。驱动控制器与电池锁控器均为电路控制系统,两者即可为相互独立的操控单元,亦可集成一体形成中心总控制器,且不影响其作用职能。合法用户在使用电动车时,首先使用电子指令装置对驱动识别器发出身份指令信号,使得车辆上的驱动识别器能够接收该身份指令信号,并验证是否正确,一旦验证通过,驱动控制器便操控电机动力结构启动,使得合法用户能够使用该电动车;在合法用户使用完毕时,再次使用电子指令装置对驱动识别器发出身份指令信号,一旦驱动识别器第二次识别通过验证,驱动控制器便操控电机动力结构停机,以便实现自动锁定电动车。若合法用户需要取出车体内的电瓶,使用电子指令装置对解锁识别器发出身份指令信号,使解锁识别器能够接收该身份指令信号,并验证是否正确,一旦验证通过,电池锁控器便操控电子锁开启,合法用户即能取出电瓶;合法用户放回电瓶后,再次使用电子指令装置对解锁识别器发出身份指令信号,一旦解锁识别器第二次识别通过验证,电池锁控器便操控电子锁锁闭,以实现电瓶防盗功能。在上述的免匙防盗电动车中,所述驱动识别器具体为USB接收器,所述电子指令装置具体为U盘,所述U盘中存设身份指令密码。在上述的免匙防盗电动车中,所述驱动识别器具体为磁卡感应器,所述电子指令装置具体为磁卡,所述磁卡中磁性存设身份指令密码。现有技术中磁卡可采用TF系统或者RF系统。在上述的免匙防盗电动车中,所述驱动识别器具体为指纹识别器,其相对应的电子指令为指纹。在上述的免匙防盗电动车中,所述解锁识别器具体为USB接收器,所述电子指令装置具体为U盘,所述U盘中存设身份指令密码。在上述的免匙防盗电动车中,所述解锁识别器具体为磁卡感应器,所述电子指令装置具体为磁卡,所述磁卡中磁性存设身份指令密码。现有技术中磁卡可采用TF系统或者RF系统。在上述的免匙防盗电动车中,所述解锁识别器具体为指纹识别器,其相对应的电子指令为指纹。在上述的免匙防盗电动车中,所述电池盒嵌设固定于车身内,电池盒的顶侧为盒盖,所述电子锁设置于电池盒内。电池盒装载电瓶通过特定结构固连在车体内,由此实现电瓶的隐藏形式,便于防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免匙防盗电动车融合电子、磁控、机电及机械技术于一体,减省了传统的机械钥匙,通过多种方式的电子智能锁控,实现无钥匙的便捷操控使用,同时提升安全防盗的性能指标;且优化、完善的全方面电控解锁方式增强的运用的灵活性,含有高强的人性化服务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免匙防盗电动车的结构控制示意图。图中,1、驱动控制器;2、驱动识别器;3、电机;4、电池锁控器;5、解锁识别器;6、电子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免匙防盗电动车包括车体,车体内设置驱动控制器1、电机3、驱动识别器2、电瓶、电池锁控器4、电子锁6及解锁识别器5 ;还包括分体外置的电子指令装置。车体中包括电机3、传动轮轴等动力传动结构,驱动控制器I可通过电路控制电机3等动力结构的启动与停止。驱动控制器I电控连接驱动识别器2,该驱动识别器2能感应接收由电子指令装置发出的身份指令信号。驱动识别器2与电子指令装置相配套使用,即两者能够通过统一的身份指令信号形成交互作用,已达成合法用户对电动车操控的使用权。第一种方案中,驱动识别器2具体为USB接收器,电子指令装置具体为U盘,且U盘中存设身份指令密码。第二种方案中,驱动识别器2具体为磁卡感应器,电子指令装置具体为磁卡,在现有技术中磁卡通常采用TF系统或者RF系统,且磁卡中磁性存设身份指令密码。第三种方案中,驱动识别器2具体为指纹识别器,其相对应的电子指令为指纹。合法用户可预先将自己和/或指定人的指纹输入到指纹识别器中,故使用电动车时,只需相应设定指纹的输入即可。上述三种方案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装配其中至少一种,以便于应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车体上设置安放电瓶的电池盒,该电池盒嵌设固定于车身内,由此实现电瓶的隐藏形式,便于防盗。电池盒的顶侧为盒盖,电池盒内于开合处设置电子锁6,电子锁6的旁侧设置解锁识别器5。电子锁6与解锁识别器5均由电池锁控器4电控连接,该解锁识别器5能感应接收由电子指令装置发出的身份指令信号。解锁识别器5与电子指令装置相配套使用,即两者能够通过统一的身份指令信号形成交互作用,已达成合法用户对电瓶取放的操作权。第一种方案中,解锁识别器5具体为USB接收器,电子指令装置具体为U盘,且U盘中存设身份指令密码。第二种方案中,解锁识别器5具体为磁卡感应器,电子指令装置具体为磁卡,在现有技术中磁卡通常采用TF系统或者RF系统,且磁卡中磁性存设身份指令密码。第三种方案中,解锁识别器5具体为指纹识别器,其相对应的电子指令为指纹。合法用户可预先将自己和/或指定人的指纹输入到指纹识别器中,故取放操作时,只需相应设定指纹的输入即可。上述三种方案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装配其中至少一种,以便于应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驱动控制器I与电池锁控器4均为电路控制系统,两者即可为相互独立的操控单元,亦可集成一体形成中心总控制器,且不影响其作用职能。合法用户在使用电动车时,首先使用电子指令装置对驱动识别器2发出身份指令信号,【具体实施方式】可为插U盘、刷磁卡或按指纹中任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匙防盗电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安放电瓶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驱动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器电控连接驱动识别器,所述驱动识别器感应接收由电子指令装置发出的身份指令信号,所述电池盒上装设电子锁,所述电子锁由电池锁控器电控连接,所述电池锁控器还电控连接解锁识别器,所述解锁识别器感应接收由电子指令装置发出的身份指令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匙防盗电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安放电瓶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驱动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器电控连接驱动识别器,所述驱动识别器感应接收由电子指令装置发出的身份指令信号,所述电池盒上装设电子锁,所述电子锁由电池锁控器电控连接,所述电池锁控器还电控连接解锁识别器,所述解锁识别器感应接收由电子指令装置发出的身份指令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匙防盗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识别器具体为USB接收器,所述电子指令装置具体为U盘,所述U盘中存设身份指令密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匙防盗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识别器具体为磁卡感应器,所述电子指令装置具体为磁卡,所述磁卡中磁性存设身份指令密码。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元张兴起鞠祥昆徐泉来张合峰秦正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澳柯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澳柯玛沂南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