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显微镜检测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5335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0 05:55
一种金相显微镜检测固定装置,其要点在于它包括外层固定框架、第一层调节架、第二层调节架、显微镜固定架,四者依次由外到内固定连接,第一层调节架的中心轴线上对称分布有两个摆动轴A与外层固定框架相连,二者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第二层调节架的中心轴线上对称分布有两个摆动轴B与第一层调节架相连,二者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摆动轴A与摆动轴B相垂直,显微镜固定架固定于第二层调节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检测对象表面曲率半径无要求;显微镜调整更加灵活、精确。不必受限于待检测试件,可实现显微镜在三维空间内任意调整,且具有微调功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相显微镜检测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相显微镜,特别是涉及现场检测所用的金相显微镜检测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金相组织是反映金属金相的具体形态,如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等等。广义的金相组织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在微观状态下的混合状态以及相互作用状况。金属的性能取决于它的成分和微观组织,其中微观组织对金属性能的影响最为直接。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直接影响到机械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金属微观组织的观察和分析(即金相分析技术)来预测和判断金属的性能,并分析其失效破坏的原因。金相分析技术是根据有关的标准和规定来评定金属材料内在质量的一种常规检验方法,并可用来判断零件生产工艺是否完善,有助于寻求零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因此它是涉及金属材料生产、使用和科研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在一般日常检验工作中,无法在设备上切取试样,在实验室内进行检测,而只能在现场进行无损检测。检测过程为:在检测表面经过打磨抛光,得到合格的表面后,经过腐蚀,清洁,然后才能架设显微镜观察。在观察分析过程中,显微镜焦平面,必须与检测平面严格平行,才有可能得到清晰的图像。否则,就只能得到局部清晰的图像,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相显微镜检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层固定框架(1)、第一层调节架(2)、第二层调节架(3)、显微镜固定架(4),四者依次由外到内固定连接,第一层调节架(2)的中心轴线上对称分布有两个摆动轴A(21)与外层固定框架(1)相连,二者通过固定件(22)进行固定,第二层调节架(3)的中心轴线上对称分布有两个摆动轴B(31)与第一层调节架(2)相连,二者通过固定件(22)进行固定,摆动轴A(21)与摆动轴B(31)相垂直,显微镜固定架(4)固定于第二层调节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相显微镜检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层固定框架(I)、第一层调节架(2)、第二层调节架(3)、显微镜固定架(4),四者依次由外到内固定连接,第一层调节架(2)的中心轴线上对称分布有两个摆动轴A (21)与外层固定框架(I)相连,二者通过固定件(22)进行固定,第二层调节架(3)的中心轴线上对称分布有两个摆动轴B (31)与第一层调节架(2)相连,二者通过固定件(22)进行固定,摆动轴A (21)与摆动轴B (31)相垂直,显微镜固定架(4)固定于第二层调节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相显微镜检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层固定框架(I)的表面、摆动轴A (21)的上方钻有与摆动轴A轴孔相通的紧定螺钉孔(11),同样在第一层调节架(2)摆动轴A (21)上表面处开有与固定件(22)相配合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相显微镜检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调节架(2)的表面、摆动轴B (31)的上方钻有与摆动轴B轴孔相通的紧定螺钉孔,同样在第二层调节架(3)摆动轴B (31)上表面处开有与固定件(22)相配合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嵩陈小韩叶振华谢小明黄凯湃黄舜尧陈世旺吴永波杨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