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源输出装置及电源输出装置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控制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终端负载或系统的功能需求千变万化,对供电电源的要求也多样化,现有的供电电源的技术方案主要以下两种:第一种技术方案中,在交流输入电压正常时,待机电压输出正常后,终端或系统会发出信号给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输出信号控制工作电压开始输出,但此时待机电压仍正常工作,作为终端或系统其中的一个供电电源。第二种技术方案中,在交流输入电压正常时,待机电压输出正常后,终端或系统会发出信号给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输出信号控制工作电压开始输出,当工作电压输出正常后,控制电源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切换电路关闭使待机电源无输出,并控制第二切换电路开通,此时待机电压的能量由工作电压获取,但是待机电源仍然正常工作。在以上两种方案中,待机电压和工作电压是由两个电源转换分别控制输出,需要两个电源和两个控制电路,在对电源待机功耗要求越来越低、成本要求越来越苛刻、功率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此两种解决方案在产品的成本、体积以及可靠性上都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既能满足现有终端或系统需求,又能满足高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转换电路、电压切换电路、第一控制电路以及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输出装置还至少包括第一反馈电路和第二反馈电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从其输出端输出,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第一路电压连接至负载,并且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第二路电压连接至负载;所述第一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第一路电压并反馈给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发出电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转换电路、电压切换电路、第一控制电路以及第二控制电路; 所述电源输出装置还至少包括第一反馈电路和第二反馈电路;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从其输出端输出,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第一路电压连接至负载,并且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第二路电压连接至负载; 所述第一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第一路电压并反馈给所述电源转换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发出电压输出控制信号或电压输出中断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压切换电路输出第二路电压或停止输出第二路电压,并向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发送所述电压输出控制信号或所述电压输出中断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第二路电压并反馈给所述电源转换电路;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馈电路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反馈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一控制电路控制输 出第二路电压以及所述第一反馈电路根据采集电压值除能时根据所述电压输出控制信号调整所述第一反馈电路使所述第一反馈电路保持除能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压输出中断控制信号调整所述第一反馈电路采集的电压使第二反馈电路除能并使所述第一反馈电路提供反馈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电路包括:采集第一路电压的第一电压采集电路; 与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采集的电压值进行调整后输出的第一误差放大器; 与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向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输出电路; 所述第二反馈电路包括:采集第二路电压的第二电压采集电路; 与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采集的电压值进行调整的第二误差放大器; 与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向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二电压输出电路;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和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连接,用于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和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以调整所述第一反馈电路和第二反馈电路的反馈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 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稳压管、第四NMOS管以及PNP型三极管; 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阳极、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共接于等电势地,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反馈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反馈电路中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第二十一电阻和第二十二电阻;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为第三光电稱合器; 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接等电势地,所述第二十一电阻与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公共连接端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的第二端接等电势地,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中受光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中受光器的输出端接等电势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电容以及第六NMOS管; 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匪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等电势地,所述第六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反馈电路连接; 所述第二反馈电路中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第二十六电阻和第二十七电阻;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电路为第四光电耦合器; 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二端接等电势地,所述第二十六电阻与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公共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的第二端接等电势地,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器中受光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器中受光器的输出端接等电势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第一路电压的电压值高于电压预设值时输出过压信号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控制端,使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关断输出第一路电压的第一过压保护电路;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第一路电压的电流值高于第一电流预设值时输出过流信号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控制端,使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关断输出第一路电压的第一过流保护电路; 与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二路电压的电压值高于电压预设值时输出过压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压切换电路关断输出第二路电压的第二过压保护电路;以及 与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二路电压的电流值高于第二电流预设值时输出过流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压切换电路关断输出第二路电压的第二过流保护电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和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二路电压时接收第一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关闭第一过压保护电路的第一开关单元; 与所述第一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和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二路电压时接收第一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关闭第一过流保护电路的第二开关单元; 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二路电压时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第一路电压的电压值高于电压预设值时输出过压信号驱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汪本强,闫向阳,张亚军,曹树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