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脂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多元营养植物油生产过程中合理配比脂肪酸含量,采用续饼柏低温低压榨出植物油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植物油是重要的消费必需品,吃什么油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从市场上来看,植物调和油种类多达数十种,价格各有千秋,差别明显。由外包装来看,很难让消费者看出质量的差异,标签上能看到的只是茶籽调和油、花生调和油,压榨、非转基因等字样,调和油的比例配方却无一家标明,在茶籽调和油中茶籽油的比例不到5%,却冠名为茶籽调和油,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还有不少商家夸大其词,显得让购买者不知所措,无疑这些存在许多健康安全隐患。面临种种原因的出现,生产企业应是心知肚明,只有专利技术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为人们生产出营养、健康食用油,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现有食用植物油专利技术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110096993.3的专利技术技术,公开了一种营养植物调和油,优选亚油酸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48%,亚麻酸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2%,专利技术技术注重的是提高亚油酸的摄入量;专利申请号为20131013500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元植物营养油,其特征在于,包含中温水炒油、高温煎炸油和低温凉拌油,它们分别由茶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低芥酸菜籽油、玉米胚芽油、稻米油、亚麻籽油、椰子油,棕榈油、芝麻油10种植物油中的任何2?6种组成,各植物油占含量比例为5%?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兀植物营养油,其特征在于,包含中温水炒油、高温煎炸油和低温凉拌油,它们分别由茶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低芥酸菜籽油、玉米胚芽油、稻米油、亚麻籽油、椰子油,棕榈油、芝麻油10种植物油中的任何2-6种组成,各植物油占含量比例为5^-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植物营养油,其特征在于,中温水炒油、高温煎炸油和低温凉拌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5% -2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0% -5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5% -45%,其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为0.45:1:0.9,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_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为3-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元植物营养油,其特征在于,中温水炒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5% -35%,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 -10%,优选n_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1%,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元植物营养油,其特征在于,高温煎炸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0% -40%,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0% _5%,优选n_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8%,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元植物营养油,其特征在于,低温凉拌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0 %-30%,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0 %~20%,优选n_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2%,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6%。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元植物营养油,其特征在于,中温水炒油烟点为160°C_190°,高温煎炸油烟点为190°C-240°C,低温凉拌油烟点为100_°C 160°C,在设定烟点范围可用于食品可以接受的任何炒制方式。7.—种多元植物营养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油中添加葡萄籽、核桃仁、松花粉、石榴籽、姜黄、绿茶、杏仁植物原料0-7种食用油可以接受的任何营养提取物。8.—种多元植物营养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但不限于所述植物油榨出、浸出以及精制等工艺技术,还不限于任何一种或几种植物油原料进行选择性的制备。9.本发明综合植物油的提取技术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i、续饼柏低温低压榨出植物油 (1)预榨原料:茶籽、大豆、花生、低芥酸菜籽、玉米胚芽、稻米皮、亚麻籽、椰子,棕榈、芝麻。要求分别榨油,水分含量< 10%,无杂质、无霉变现象。 (2)脱壳:取茶籽仁、棕榈仁、亚麻籽仁及椰子果等,分别进行脱壳90%以上。 (3)漂洗:将预榨原料加水浸泡,除去水面悬浮及沉淀的杂质,放出水凉干待用; (4)烘干预榨原料:将原料加入蒸汽烘干机中,压力为0.3-0.5Mpa,温度控制60_65°C,烘干时间为30-60min,经烘干后的水分含量为3% _7%。 (5)原料粉碎:将预榨原料粉碎至0.5-5mm,饼柏粉碎至5_10mm。 (6)饼柏炒制:将粉碎饼柏加入蒸炒锅中,温度控制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