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转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4664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拆卸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转动底盘、存储托盘。其中所述存储托盘底端通过锁紧装置固定于所述转动底盘上端。通过所设有的转动底盘组合不同的存储托盘,实现多规格、多批次的管线生产,并通过增加存储托盘的数量,快速的实现扩产,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转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间生产用转盘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车间生产用可拆卸转盘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生产用转盘均为一套托盘(上部转动卷绕管线的篮体)配一套驱动装置,生产用转盘布置在车间的两端,管线来回穿梭通过中间的生产线设备,实现铠装、包覆、锁扣等工序,最终形成成品管线。生产用转盘用于存储管线,常规的生产用转盘多位轮式卷绕形式,转盘存储吨位相对较小,无法满足一次生产3000米以上管线的需要,且在多规格、多批次的管线生产中,由于车间区域有限,无法布置更多的转盘装置,从而制约生产,同时每次生产结束会存在车间一侧的转盘为空的情况,设备闲置率较高。本专利申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可拆卸转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可拆卸转盘装置,通过所设有的转动底盘组合不同的存储托盘,实现多规格、多批次的管线生产,并通过增加存储托盘的数量,快速实现扩产,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拆卸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转动底盘、存储托盘。其中所述存储托盘底端通过锁紧装置固定于所述转动底盘上端,所述转动底盘设置有底转盘、辅助拖轮、驱动装置及回转支撑,所述辅助拖轮设置于所述底转盘外围,所述底转盘与所述回转支撑连接,所述回转支撑为外齿式结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外齿式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外齿式结构的齿轮模数、压力角与回转支撑外齿式结构相同,齿数互质,所述存储托盘设置有储缆池、锁紧装置及移动滚轮,所述移动滚轮设置于储缆池底部,所述移动滚轮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底转盘设置有与存储托盘移动滚轮匹配的运动导向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设有的转动底盘组合不同的存储托盘,实现多规格、多批次的管线生产,并通过增加存储托盘的数量,快速的实现扩产,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可拆卸转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动底盘俯视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I一转动底盘;2—存储托盘;3—底转盘;4一辅助拖轮;5—驱动装置;6—回转支撑;7—储缆池;8—移动滚轮;9一锁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2所示,可拆卸转盘装置由转动底盘1、存储托盘2组成。存储托盘2底端通过锁紧装置9固定于所述转动底盘I上端,转动底盘I设置有底转盘3、辅助拖轮4、驱动装置5及回转支撑6,辅助拖轮4设置于底转盘外围,底转盘3与回转支撑6连接,回转支撑6为外齿式结构,驱动装置5设置有外齿式结构,驱动装置5外齿式结构的齿轮模数、压力角与回转支撑6外齿式结构相同,齿数互质,通过驱动驱动装置5的齿轮推动回转支撑6,实现回转支撑6的回转运动。存储托盘2设置有储缆池7、锁紧装置9及移动滚轮8,移动滚轮8设置于储缆池7底部,可实现在车间轨道上运行,移动滚轮8设置有锁紧装置9,当存储托盘2移动至转动底盘I预定位置后,通过锁紧装置9锁紧,实现存储托盘2与转动底盘I的固定。底转盘3设置有与存储托盘2移动滚轮8匹配的运动导向槽,实现存储托盘2的准确定位,避免回转偏心。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拆卸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转动底盘、存储托盘,其中所述存储托盘底端通过锁紧装置固定于所述转动底盘上端,所述转动底盘设置有底转盘、辅助拖轮、驱动装置及回转支撑,所述辅助拖轮设置于所述底转盘外围,所述底转盘与所述回转支撑连接,所述回转支撑为外齿式结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外齿式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外齿式结构的齿轮模数、压力角与回转支撑外齿式结构相同,齿数互质,所述存储托盘设置有储缆池、锁紧装置及移动滚轮,所述移动滚轮设置于储缆池底部,所述移动滚轮设置有锁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拆卸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转动底盘、存储托盘,其中所述存储托盘底端通过锁紧装置固定于所述转动底盘上端,所述转动底盘设置有底转盘、辅助拖轮、驱动装置及回转支撑,所述辅助拖轮设置于所述底转盘外围,所述底转盘与所述回转支撑连接,所述回转支撑为外齿式结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外齿式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翎羽高志涛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