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机前轮辅助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4570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地机前轮辅助驱动系统,属于工程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单泵双马达前轮辅助驱动时的某侧驱动力易丧失、直线行驶较难保持、较难实现转向差速控制等问题。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辅助驱动液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辅助驱动液压系统包括油路相通的集成压力切断阀、负荷传感阀、变量泵、减压阀、电磁换向阀、左、右马达、梭阀、节流阀,该液压系统还包括电液比例换向阀和分流阀,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驱动模式选择开关、前轮辅助驱动速度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在平地机上,可实现增加平地机牵引力的前轮辅助的全轮驱动和避免后轮驱动对精细平整作业时对路面平整度的损坏的前轮独立驱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地机前轮辅助驱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系统,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平地机前轮辅助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平地机是典型的牵引式作业机械,工作装置靠机器行走的牵引力推动,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平地机采用后桥车轮驱动,前桥仅具备转向功能没有驱动牵引力。所以平地机最大牵引力仅由后桥车轮负荷与附着系数所决定,因平地机前桥负荷一般占整机重量的30%左右,所以平地机有30%左右牵引力没有得到发挥。而在平地机精细平整作业工况时,对路面平整度要求较高,普通后轮驱动在精细平整作业时可能会由于后轮驱动力矩过大而在已平整路面上形成车辙,对路面平整度造成损坏,前轮独立驱动模式则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在前轮独立驱动模式下,后轮为空挡位置,整机由前轮拖行,后轮不会对路面平整过的路面造成损坏。为满足平地机在不同工况下使用要求,前轮辅助驱动可实现全轮驱动模式与前轮独立驱动模式解决上述问题。针对前轮辅助驱动系统及其控制,现有技术形式中,一种采用双泵+双马达驱动方式,双泵+双马达方案可以解决在某些情况下左右前轮负荷不等时(如斜坡作业时)会造成左右马达转速不等从而很难保证平地机直线行驶问题,而且可通过调节控制双泵的排量来满足转弯时左右前轮不同的流量与压力需求,但为实现车轮转弯时双泵不同排量控制,需要增加前轮转向角度传感器和铰接转向角度传感器,同时相对单泵双马达驱动方式,增加一个驱动泵,所以成本相对较高且控制较复杂。第二种采用单泵双马达方案,如附图1所示,由于马达采用并联方式,在左右前轮负荷不等时会造成左右马达转速不等很难保证平地机直线行驶问题,同时在某侧前车轮附着系数较差,出现打滑时,容易造成打滑侧马达流量分配过多超速,而另外一侧车轮无驱动,造成驱动牵引力的丧失,而在转向时,转向内侧车轮转速低,车轮阻力较大,而转向外侧车轮转速快,车轮阻力较小,所需流量不同,由于左右马达并联。左右马达压力相同,造成转弯时左右前轮较难实现差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平地机前轮辅助驱动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平地机前轮辅助驱动系统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平地机前轮辅助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辅助驱动液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辅助驱动液压系统包括油路相通的集成压力切断阀、负荷传感阀、变量泵、减压阀、电磁换向阀、左、右马达、梭阀、节流阀,所述集成压力切断阀与负荷传感阀的变量泵通过变速箱传动轴与发动机连接,左、右马达分别与平地机左、右前轮连接,该液压系统还包括电液比例换向阀和分流阀,左、右马达的A、B 口通过分流阀的两个单向阀以及电液比例换向阀的中位与油箱直接相通,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驱动模式选择开关、前轮辅助驱动速度旋钮,通过前轮辅助驱动速度旋钮可以调整电液比例换向阀的控制电流,实现前轮独立驱动时速度的调节。该液压系统还包括电磁比例溢流阀,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能够实现前轮独立驱动时驱动牵引力调节的前轮辅助驱动牵引力旋钮。左、右马达为双排量径向柱塞马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根据本技术的前轮辅助驱动及其控制系统,平地机可根据工况分别实现后轮驱动模式、前轮辅助驱动的全轮驱动模式和前轮独立驱动的三种模式,提高作业效率,在前轮辅助驱动的全轮驱动模式中有效提高平地机牵引力,扩大了平地机的使用范围,在前轮独立驱动模式中有利于精细平整作业,减少对路面平整度的损坏。(2)相比现有的双泵+双马达辅助驱动,本技术的前轮辅助驱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控制相对简单。(3)相比现有单泵双马达前轮辅助驱动,本专利所述的前轮辅助驱动解决了目前现有单泵双马达由于左、右前轮负荷不等时会造成左右马达转速不等很难保证平地机直线行驶问题,在某侧前车轮附着系数较差出现打滑时,容易造成打滑侧马达流量分配过多超速,而另外一侧车轮无驱动,造成驱动牵引力的丧失以及转弯时左、右前轮较难实现差速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单泵双马达方案的前轮辅助驱动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轮辅助驱动原理图;图3是图2的I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前轮辅助驱动实现后轮驱动模式、全轮驱动模式与前轮独立驱动模式示意图。图中,1、变量泵;2、伺服柱塞缸;3、压力切断阀;4、负荷传感阀;5、电液换向阀;6、梭阀;7、双排量径向柱塞马达;8、电磁阀换向阀;9、节流阀;10、减压阀变量泵;110、变量泵;111、伺服柱塞缸;112、压力切断阀;113、负荷传感阀;114、电磁比例溢流阀;115、减压阀;116、电磁换向阀;117、分流阀;118、左双排量径向柱塞马达;119、右双排量径向柱塞马达;120、节流阀;121、梭阀;122、电液比例换向阀;123、后轮驱动模式;124、驱动模式选择开关;125、前轮辅助驱动的全轮驱动模式;126、前轮独立驱动模式;127、前轮辅助驱动速度旋钮;128、前轮辅助驱动牵引力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单泵双马达方案由于马达采用并联方式,在左右前轮负荷不等时会造成左右马达转速不等很难保证平地机直线行驶问题,同时在某侧前车轮附着系数较差,出现打滑时,容易造成打滑侧马达流量分配过多超速,而另外一侧车轮无驱动,造成驱动牵引力的丧失,而在转向时,转向内侧车轮转速低,车轮阻力较大,而转向外侧车轮转速快,车轮阻力较小,所需流量不同,由于左右马达并联。此单泵双马达前轮辅助驱动系统左右马达压力相同,造成转弯时左右前轮较难实现差速,但相对双泵+双马达方案成本较低。如图2、图3所示,平地机前轮辅助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辅助驱动液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辅助驱动液压系统包括油路相通的集成压力切断阀112、负荷传感阀113、变量泵110、减压阀115、电磁换向阀116、左、右马达118、119、梭阀121、节流阀120,压力切断阀112与负荷传感阀113的变量泵110通过变速箱传动轴与发动机连接,左、右马达118、119分别与平地机左、右前轮连接,该液压系统还包括电液比例换向阀122、电磁比例溢流阀114和分流阀117,左、右马达118、119的A、B 口通过分流阀117的两个单向阀以及电液比例换向阀122的中位与油箱直接相通,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驱动模式选择开关124、前轮辅助驱动速度旋钮127、前轮辅助驱动牵引力旋钮128,通过前轮辅助驱动速度旋钮127可以调整电液比例换向阀122的控制电流,实现前轮独立驱动时速度的调节,通过前轮辅助驱动牵引力旋钮128可以调整电磁比例溢流阀114的控制电流,控制其压力变化,实现前轮独立驱动时驱动牵引力的调节;本技术左、右马达118、119最好采用双排量径向柱塞马达。如图4所示,驱动模式选择开关124有后轮驱动模式123、前轮辅助驱动的全轮驱动模式125和前轮独立驱动126的三种模式。在默认工作模式下,驱动模式选择开关124位于后轮驱动模式123位置,此时电磁换向阀116的电磁铁D1、电液比例换向阀122的电磁铁D2以及D3处于失电状态,左、右马达118与119的A、B 口通过分流阀117的两个单向阀以及电液比例换向阀122的中位与油箱直接相通,左、右马达118与119的径向柱塞凸轮在柱塞弹簧作用下压回到柱塞腔,左、右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地机前轮辅助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辅助驱动液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辅助驱动液压系统包括油路相通的集成压力切断阀(112)、负荷传感阀(113)、变量泵(110)、减压阀(115)、电磁换向阀(116)、左、右马达(118、119)、梭阀(121)、节流阀120,所述集成压力切断阀(112)与负荷传感阀(113)的变量泵(110)通过变速箱传动轴与发动机连接,左、右马达(118、119)分别与平地机左、右前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液压系统还包括电液比例换向阀(122)和分流阀(117),左、右马达(118、119)的A、B口通过分流阀(117)以及电液比例换向阀(122)的中位与油箱直接相通,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驱动模式选择开关(124)、前轮辅助驱动速度旋钮(127),通过前轮辅助驱动速度旋钮(127)可以调整电液比例换向阀(122)的控制电流,实现前轮独立驱动时速度的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地机前轮辅助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辅助驱动液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辅助驱动液压系统包括油路相通的集成压力切断阀(112)、负荷传感阀(113)、变量泵(110)、减压阀(115)、电磁换向阀(116)、左、右马达(118、119)、梭阀(121)、节流阀120,所述集成压力切断阀(112)与负荷传感阀(113)的变量泵(110)通过变速箱传动轴与发动机连接,左、右马达(118、119)分别与平地机左、右前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液压系统还包括电液比例换向阀(12 2 )和分流阀(117 ),左、右马达(118、119 )的A、B 口通过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国华刘永坚冯克祥杨久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