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往复移动式旋转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540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滑块往复移动式旋转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构包括可沿轴线滑动的滑块(1),在滑块(1)的一端设置有复位拉杆(2),在复位拉杆(2)外套接有复位弹簧(3),在滑块(1)上开设有斜槽(4),与斜槽(4)相配的设置有斜楔子(5),在滑块(1)上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下端与凸轮(7)的突出部转动连接,凸轮(7)能够带动旋转轴(8)转动;与所述的凸轮(7)突出部相配的设置有限位块(9)。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快捷,可提高生产效率的滑块往复移动式旋转脱模机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块往复移动式旋转脱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结构,特别是一种滑块往复移动式旋转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在进行某些采用浇筑工艺制备的制品的加工时,由于有的制品内部有旋转倒扣的结构,在进行该类制品的脱模时,需要让制品旋转才能实现。传统的脱模结构是利用电机或马达带动齿轮实现旋转脱模。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模具成本提高,模具结构复杂,模具的生产周期较长等。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旋转脱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快捷,可提高生产效率的滑块往复移动式旋转脱模机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滑块往复移动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构包括可沿轴线滑动的滑块1,在滑块I的一端设置有复位拉杆2,在复位拉杆2外套接有复位弹簧3,在滑块I上开设有斜槽4,与斜槽4相配的设置有斜楔子5,在滑块I上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下端与凸轮7的突出部转动连接,凸轮7能够带动旋转轴8转动。与所述的凸轮7突出部相配的设置有限位块9。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滑块往复移动式旋转脱模机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利用电机或马达带动齿轮的旋转脱模结构所存在的:成本高、结构复杂、制造周期长等缺点,设计出一种利用相配的斜楔子与斜槽驱动滑块直线运动,并转化为旋转动作的脱模机构,这种结构中不需要使用电机或马达,仅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制品的旋转,因此具有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快捷的优点,同时还可以提高制备模具的生产效率。可以说这种脱模机构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凸轮部分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滑块往复移动式旋转脱模机构,包括一个可以沿其自身轴线滑动的滑块1,在滑块I的一端设置有复位拉杆2,在复位拉杆2外则套接有复位弹簧3,在滑块I上开设有斜槽4,与这个斜槽4相配的设置有斜楔子5,在滑块I上还设置有连接杆6,这个连接杆6的下端与凸轮7的突出部转动连接,而凸轮7能够带动旋转轴8做转动,与凸轮7的突出部相配的设置有限位块9。本技术实施例的滑块往复移动式旋转脱模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开模时,斜楔子5向上运动,驱动滑块I朝向复位弹簧3的方向运动,滑块I上的连接杆6带动突出部摆动,进而实现凸轮7转动,最终实现旋转轴7的转动,当斜楔子5完全脱离斜槽4的同时,凸轮7的突出部与限位块9接触并限位,旋转轴8旋转到预定位置,制品可顺利脱模;当需要合模时,斜楔子5向下运动并插入斜槽4内,随着斜楔子5的运动,滑块I向复位弹簧3的反方向运动,上述动作反向进行,实现旋转轴8的反方向旋转,可以开始注塑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块往复移动式旋转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构包括可沿轴线滑动的滑块(1),在滑块(1)的一端设置有复位拉杆(2),在复位拉杆(2)外套接有复位弹簧(3),在滑块(1)上开设有斜槽(4),与斜槽(4)相配的设置有斜楔子(5),在滑块(1)上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下端与凸轮(7)的突出部转动连接,凸轮(7)能够带动旋转轴(8)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块往复移动式旋转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构包括可沿轴线滑动的滑块(1),在滑块(I)的一端设置有复位拉杆(2),在复位拉杆(2)外套接有复位弹簧(3),在滑块(I)上开设有斜槽(4),与斜槽(4)相配的设置有斜楔子(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东陶日利包雅南黄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录模塑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