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接触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学反应装置
,具体涉及到气体与液体进行化学反应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气液传质反应过程中,物质由一相穿过界面向另一相的传递过程,既与两相流体间的流动状况有关,又与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相际之间的平衡关系有关,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广泛应用的双膜理论认为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停滞膜,分别为液膜和气膜,相界面两侧的传质阻力全部集中于这两个停滞膜内,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二膜层由气相主体进入液相主体。对于某些易溶解的气体的反应吸收,例如用碱性溶液来吸收酸性气体属于这类反应,气膜阻力控制整个吸收过程的速率,吸收总推动力的绝大部分用于克服气膜阻力,称为“气膜控制”。对于气膜控制的气液反应,提高传质速率的措施主要有提高气体流速,或者加强气相湍流程度。对于接触反应器而言,气体的流速和塔内部件的型式有关,不能为了克服气膜阻力而单纯地追求增大气速或气体的湍流度,会对接触反应器中的气液反应造成其他的不利影响,比如液体被气速过快的气体带出反应装置,气速过高导致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而造成的反应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接触反应装置,在反应器(1)的上端设置有液体进口管(2),反应器(1)的上部右侧设置有尾气出口管(3),反应器(1)的下端设置有气体进口管(7),反应器(1)的下部左侧设置有液体出口管(8),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1)内壁上设置有反应筒支撑块(6),反应筒支撑块(6)上设置内插满纤维管(5)的反应筒(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接触反应装置,在反应器(I)的上端设置有液体进口管(2),反应器(I)的上部右侧设置有尾气出口管(3 ),反应器(I)的下端设置有气体进口管(7 ),反应器(I)的下部左侧设置有液体出口管(8),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I)内壁上设置有反应筒支撑块(6),反应筒支撑块(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永红,武思拓,刘彦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