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足下垂防治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张足下垂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足下垂是指病人坐位,两下肢自然悬垂,如见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则为足下垂。目前足下垂很大一部分的发病原因是中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长期卧于床上,下肢得不到充分运动,当治疗完毕,下床后出现该现象。当出现足下垂现象后在后期的康复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痛苦,需经过长期锻炼刺激才能有所好转,因此在卧床治疗期间就要加强下肢的运动以防止足下垂现象的出现。目前中风病人在床期间,其下肢运动主要依靠护理人员采用按摩、伸拉等动作带动下肢运动,其劳动强度大,下肢运动时间短,足下垂现象往往得不到预防。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中风病人在床期间下肢得不到充分运动导致足下垂现象的出现,本技术提供一种足下垂防治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足下垂防治装置,包括一横卧的U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的内部设有一足腔体,足腔体通过铰接轴与U型架底部横梁铰接;在U型架底部横梁外侧固定一电机,电机轴上设有一转盘,连杆的一端与足腔体底部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转盘偏心铰接。所述的足腔体上设有足部束缚带。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电机带动足腔体做前后往复运动从而使病人下肢得到充分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足下垂现象的出现。该足下垂防治装置结构合理、安装简便,在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通过运动刺激病人的神经系统,有利于中风病人及早康复。【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U型架,2、底部横梁,3、足腔体,4、铰接轴,5、电机,6、转盘、7、连杆,8、足部束缚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 ...
【技术保护点】
足下垂防治装置,包括一横卧的U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的内部设有一足腔体,足腔体通过铰接轴与U型架底部横梁铰接;在U型架底部横梁外侧固定一电机,电机轴上设有一转盘,连杆的一端与足腔体底部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转盘偏心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足下垂防治装置,包括一横卧的U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的内部设有一足腔体,足腔体通过铰接轴与U型架底部横梁铰接;在U型架底部横梁外侧固定一电机,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