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浪平专利>正文

足下垂防治专用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750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足下垂防治专用枕,包括枕本体,枕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两条用于对患者足掌部定位的容置槽,两条容置槽平行设于侧面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使用舒适、不易发生压疮、便于观察皮肤情况、可大大提高护理效率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足下垂的专用枕。
技术介绍
昏迷、下肢瘫痪、肌力二级以下、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及由于神经根(腓总神经、脚神经、坐骨神经腰骶神经根、大脑神经)长期严重受压,神经根表面压力持续2min超过50mmHg即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超过IOOmmHg即可导致脚周围神经损伤、脊髓运动神经损伤、肌营养不良和关节屈曲畸形等,进而会增加僵硬度和使关节周围的肌肉结构发生活化而产生生物力学变化,以上患者是发生足下垂的高危人群。神经外科(I⑶)因昏迷、下肢瘫痪、肌力二级以下的患者较多,因此是发生足下垂的高风险科室。足下垂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自我形象及生存质量,且治疗、恢复时间长,治疗经费较贵,严重者,治疗效果欠佳。目前,一般使用足踝托或丁字鞋来预防足下垂的发生,然而这两种器具在使用时都存在诸多的缺点。首先,患者使用足踝托预防足下垂时,1、由于足踝托的材质较硬且不透气,患者足底部及小腿后部被包裹,会导致不舒适、容易出汗等问题;2、不方便护士对被包裹部位皮肤的观察,易发生压疮;3、当要观察皮肤情况或为患者洗足时需将足踝托脱掉,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还会降低护士对患者皮肤观察的执行力,进而增加压疮的风险。其次,患者使用丁字鞋预防足下垂时,1、足底部被包裹后不透气,容易出汗,使患者不舒适,且不方便护士对被包裹部位皮肤的观察,易发生压疮;2、丁字鞋的鞋跟太深时包裹踝关节更易发生压疮,而鞋跟不深时又容易滑脱;3、观察皮肤情况及为患者洗足时需脱掉丁字鞋,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还会降低护士对皮肤观察的执行力,进而增加压疮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使用舒适、不易发生压疮、便于观察皮肤情况、可大大提高护理效率的足下垂防治专用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足下垂防治专用枕,包括枕本体,所述枕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两条用于对患者足掌部定位的容置槽,所述两条容置槽平行设于所述侧面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条容置槽相邻边缘之间的间距为IOOmm 140mm。 所述容置槽为弧形凹槽。所述枕本体整体呈长方体状。所述枕本体为由高密度聚氨酯海绵制成的软枕。所述软枕的外表面包裹有棉布套。所述棉布套上连接有用于固定枕本体的绑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足下垂防治专用枕,在枕本体的侧面上设有两条容置槽,使患者足掌部置于容置槽中并与容置槽的底部相抵即可形成定位,从而防止足下垂的发生,并且具有使用舒适度高、透气性更好、不容易出汗、不易发生压疮、便于护理人员进行观察、可大大提高护理效率等优点;两条容置槽可使患者的双足均保持在正确的位置,防止脚踢床板,减少患者碰到硬物而受伤,同时将患者的双足分别放置于两条容置槽内可将患者的双腿适当分开,可减少两腿之间的摩擦,避免双腿交叉放置长期压迫而造成损伤,尤其是针对需要实施尿管引流的患者,患者双腿分开后,能使腿避开引流袋与尿管接口处,避免压伤;该足下垂防治专用枕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棉布套上连接有绑带,可通过绑带将枕本体绑束固定在病床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 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枕本体;2、容置槽;3、绑带;4、棉布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足下垂防治专用枕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枕本体1,枕本体I整体呈长方体状,其可放置于床上,在枕本体I的一侧面上设有两条用于对患者足掌部定位的容置槽2,两条容置槽2平行设于枕本体I侧面的左右两侧。使用时,患者双足的足掌部分别置于对应的容置槽2中并与容置槽2的底部相抵即可形成定位,从而防止足下垂的发生;对于因动脉瘤、脑出血等进行了颅脑手术的患者,术后会处于昏迷状态,伴有无意识躁动,治疗时间长,双足都会引起足下垂,采用本技术对双足固定,可防止患者在无意识躁动中乱踢,以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在需要时,还可再采用绳带将患者的双足绑束固定在病床上。本技术具有使用舒适度高、透气性更好、不容易出汗、不易发生压疮、便于护理人员进行观察、可大大提高护理效率等优点,护理人员需要观察足部皮肤情况时,不会增加工作量,容易落实到位;设置两条容置槽2可使患者的双足均保持在正确的位置,防止脚踢床板,减少患者碰到硬物而受伤,同时两条容置槽2将患者的双腿适当分开,可减少两腿之间的摩擦,避免双腿交叉放置长期压迫而造成损伤,尤其是针对需要实施尿管引流的患者,患者双腿分开后,能使腿避开引流袋与尿管接口处,避免压伤;该足下垂防治专用枕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两条容置槽2相邻边缘之间的间距D为IOOmm 140mm,优选为110mm。各容置槽2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开口处的宽度L约为120mm,深度H约为60_,其尺寸大小还可根据病人的胖瘦适当调整。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置槽2也可以为适宜放置足掌部的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枕本体I包括软枕,软枕的外表面包裹有棉布套4,棉布套4采用含棉量为100%的棉布制成,该棉布套4可拆卸下来进行清洗。软枕由高密度聚氨酯海绵制成,其使用舒适度高、不会发生压疮,该软枕也可以采用其他软质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足下垂防治专用枕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枕本体I的绑带3,通过绑带3可将枕本体I绑束固定在病床上,防止其掉落,该绑带3可缝接在棉布套4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提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足下垂防治专用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本体(1),所述枕本体(1)的一侧面上设有两条用于对患者足掌部定位的容置槽(2),所述两条容置槽(2)平行设于所述侧面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下垂防治专用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本体(1),所述枕本体(I)的一侧面上设有两条用于对患者足掌部定位的容置槽(2),所述两条容置槽(2)平行设于所述侧面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下垂防治专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容置槽(2)相邻边缘之间的间距(D)为100_ 14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下垂防治专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2)为弧形凹槽。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浪平肖芳
申请(专利权)人:曹浪平肖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